江蘇省村民李某來信咨詢:2001年,我與東郊村某村民小組簽訂農業承包合同,承包了該村民小組部分土地,承包期限30年,當地政府給我發放了《土地承包經營權證》。2008年,我家遷往鄰村居住,并轉為非農業戶。我家遷出后,東郊村某村民小組將我家原來承包的土地調整給其他村民。2009年2月,東郊村某村民小組部分土地被征收,其中包括我家原來承包的土地在內。東郊村某村民小組按比例將補償款分發給被征收土地的村民,但未分給我家。請問我能否要求分得相應補償?
江蘇省連云港市新浦區律師所李德勇答:《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6條第2、3款規定:“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小城鎮落戶的,應當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允許其依法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的,應當將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發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發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同時,《土地管理法》第14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30年。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經營土地的農民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在土地承包經營期限內,對個別承包經營者之間承包的土地進行適當調整的,必須經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6條第1款規定:“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因此,在承包期內,你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應受到保護,未經法律程序不得隨意剝奪。其次,你家的戶口雖然遷離東郊村并轉為非農業戶,但不是遷往設區的市和小城鎮。依據法律規定,在此期間,你家在東郊村承包的土地,應當按照你的意愿保留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依法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既然你仍然享有合法土地承包經營權,所以,你要求獲得征地補償款符合法律規定,應當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