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癡迷是一種情感,就好像魚兒戀水,鳥兒戀云的依賴、不離;一直認為,癡迷是一種心境,就好似日升日落,雨過云舒的執著、不悔。浩浩蒼穹,茫茫天地,瞬息萬變,唯有癡迷,毅然挺立,執著不逝。
癡迷,究竟是何物?它既不像柴米油鹽一般每天可用,亦不像花草樹木一般每天可見,可它卻一直陪伴在身側,它是抽象的,只有慢慢領悟,細細體會,才會得到真諦。
這就是癡迷。從前有個村莊。總會有一座山擋住人們出去的路。一個老頭忽然有了把它搬走的決心,鼓動村里的年輕人,每天天不亮便扛著鋤頭挖山,把土石投到北海岸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數風雨澆灌洗禮,無數“智者”嘲笑阻攔,可他,他們仍然癡迷,執著不悔,終于有一天,他們打動了天上的神明,神明移走了山石,完成了他們的心愿。他被稱為愚公。愚公雖愚、雖癡,但這癡迷成了他最終成功的必備法寶。
這就是癡迷。曾有那么一個人,他才華橫溢,能力非凡,他擁有治國之技,輔君之策。他不愿出仕,是因為他不屑那些達貴權勢,終有一天,他遇到了他的知己——那個肯為他三顧茅廬的君主,從此,他對這個國家便癡迷一生,即使前途渺茫,領兵無望,他仍以聰明才智打出無數勝仗,創出一隅天下。即使時光飛逝,昔華不再,即使故友離去,帝王更替,他仍癡迷不悔,堅持揮師北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的癡迷,隨著他的羽扇,化作白雪,飄落在這一時代的土地上。孔明雖癡、雖死,但這癡迷成為了他永垂青史的偉大豐碑!
這就是癡迷,霍金為了他一生的事業,身殘志堅,僅剩兩根完好的手指仍堅持工作。愛迪生為了他的發明,受無數挫折而水不育敗。居里夫人為了她的成果,即使腐蝕雙手依然潛心研究……
這就是癡迷。我們坐在教室,不畏酷暑,不畏疲憊,只為檢測自己努力的成果十二年寒窗苦讀,堅持不悔,只要細心留意,這抽象的癡迷,會在我們身邊漸漸顯現。只要慢慢領悟,細細體會,我們一定會體會到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