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將出臺的通用機場建設標準彰顯了中國深化通航改革的決心。那么,通用機場如何發展才能造福地方?本刊邀請德事隆中國區總裁林明揚撰文,為各界熱議的話題提供一些參考。
不難看出,在旅客吞吐量較大的國際大都市的樞紐機場計劃航班的數量大致相同,但北京和上海100千米以內的公用機場數難以匹敵其他國際大都市,通用機場的發展更是望塵莫及。
通用機場如何發展才能造福地方?我們接下來看兩個鮮活的實例。洛杉磯以北20公里處有一個名為范奈斯的機場(KVNY),是當地重要的通用機場。這個機場擁有兩條平行跑道,長度分別為1200米和2430米。駐場飛機包括大型噴氣飛機在內共668架。整個機場只有通用航空飛行,每年可起降503000架次,每天約有1380架次,數量略低于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機場的發展成就了5大主要的FBO(固定基地運營商),主營業務包括飛機存儲和停放、航空燃油、飛機銷售、飛行指導、飛機租賃、飛機維護、航空電子和飛機內飾。機場內企業眾多,在100家企業中約有8所飛行學校。機場的年收入非??捎^,高達13億美元,并為當地創造了12300多個直接和間接的就業機會。除了私人和公務飛行,機場還解決了當地公共服務運營的需要,為消防、警察、空中救護和搜救提供了運營的基地;為社會穩定、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帶您看完了通用機場的個案,我們再放眼通用機場發達的美國弗吉尼亞州,該州位于美國東海岸,擁有800萬人口,面積為110785平方公里,略小于中國福建省。該州有66個公用機場,其中9個商業機場、57個通用機場。這57個通用機場均勻分布在弗吉尼亞州的各個地方,帶來的經濟貢獻不容小覷:7.3億美元的年收入,5200個就業機會。以2010年為例,所有通用機場的飛機起降架次達到了100萬,而每次起降帶來的經濟收益為722美元。不難看出,小額投資的通用機場不僅為居民出行提供了方便,還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如果把地方經濟比作一架高速飛行的“噴氣公務機”,通用機場就是動力強勁的“驅動機”。只要發展得當,它就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創造就業機會、改善民生以及推進偏遠地區對外開放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