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點,對于任何一個做投資的人來說,幾乎決定成敗。
2011年,眾多的藝術品基金出世,它們穿著金融的外衣跑馬圈地。
但藝術品基金不是神話,更無需高貴化,只是藝術市場中的一個買家或者賣家。
藝術品基金
藝術品投資基金通常是指根據風險共擔和收益共享的基本原則,將投資者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運作,以藝術品投資組合的方式進行投資和獨立核算,以獲得投資收益的藝術品理財服務。藝術品投資基金的主要特點是獨立托管、專業管理、組合投資、獨立核算、風險共擔和收益共享。
北京二環內,寶辰飯店四層,民生銀行藝術理財產品背后的投資顧問隱秘于此。
它叫北京邦文當代藝術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邦文”),是黃宇杰二次創業的產物,黃的第一次創業,打造了北京傳是拍賣。
黃是財務出身,2007年趕上了股市6000點的火爆,邦文成長在飄紅的股市下,他說這是運氣,踏上了節奏。
時點,對于任何一個做投資的人來說,幾乎決定成敗。2007年,當大多數小作坊似的藝術私募者還在民間玩著買賣游戲時,邦文已占據了藝術市場里一個買家和賣家的名額。
邦文第一炮
邦文旗下,出落了不少藝術品基金。
最近的一次是2011年8月,西安信托與邦文推出“西安信托·藝術品投資基金集合信托基金”,共募集資金8150萬元。期限2年,預計年收益率為9.5%至10%。近現代書畫,華人二十世紀油畫大師作品、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中國古代繪畫和書法名家作品均可能會成為池中物。
退出機制方面,拍賣及協議轉讓都是較為常見的退出渠道。必要時,邦文還須履行到期滯銷藝術品回購義務。
至此,這已是邦文同信托公司合作推出的第二支與藝術品掛鉤的信托產品。
第一支是今年4月,借助中融信托推出的邦文傳家寶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預期最高收益率10%,所籌資金投資于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等書畫大師的作品。
西安信托也好,中融信托也罷,它們提供的僅是融資平臺,而能對資金收益產生最直接作用的卻是邦文旗下的藝術品基金團隊,它扮演的角色正是信托產品投資顧問。
能稱之為顧問的邦文,曾與民生銀行、渤海銀行進行過多次藝術理財產品的對接。
最早一次,是2007年,中國股市一片大紅。邦文與民生銀行合作的“非凡理財——藝術品投資計劃1號”落地,成為中國第一個以藝術品為投資標的的理財產品,并將投資主旋律鎖定于中國書畫及中國當代藝術。截至2009年7月20日,年化收益12.75%,絕對收益率達25.5%。
“投資標的和我們的優勢有關,邦文在中國書畫方面具有自身的優勢,對近現代名家的書畫作品都進行過系統研究,”邦文董事長黃宇杰說。
因收益頗豐,邦文與民生續緣,“非凡理財——藝術品投資計劃2號”呼之欲出,2億元的融資規模,僅在8小時內完成了募集。2011年4月,邦文又同華西集團以有限合伙形式組建了國內第一支破億元的藝術品私募基金——華西藝術基金。
“藝術品投資也是多元化的,不會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黃宇杰闡述著邦文的投資模式:基金投資不單同自身資源進行匹配,亦根據市場情況,在適當的時候設立專項基金。同時,80%的投資標的來源于一級市場,只有20%左右來自于拍賣。
藝術基金跑馬圈地
穿著金融外衣,藝術品基金跑馬圈地。
2008年10月,“和君咨詢”聯手西岸圣堡國際藝術品投資有限公司,發起“和君西岸”藝術品基金,第一階段的投資方向聚焦在西方經典油畫。
2009年,泰瑞藝術基金以有限合作的形式發起藝術品私募基金紅珊瑚一期,吸引了17名投資者,2010年7月,紅珊瑚二期正式成立。兩只基金籌集2500萬元,盡管還處于封閉期,但泰瑞藝術基金運營總監王凱預測,投資收益至少是15%。
“2010年我國藝術品市場的整體規模繼續呈現快速增長,市場交易總額達到1694億元,比2009年增長41%,”在文化部的統計里,藝術品市場正在噴發。
這一年,也被摩帝富稱為“中國藝術品基金元年”,此時的藝術品基金,亦是藝術品市場中一員活躍的猛將。
在南方,深圳杏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杏石投資”),于2010年6月發行了總規模為2億元的杏石系列藝術品基金,預計年化收益率為20%至30%。同年12月,杏石作為投資顧問與中信信托合作成立了“中信文道·中國書畫投資基金集合資金信托1期”,募集資金4000萬元。
是年,德美藝嘉藝術品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下稱“德美藝嘉”)首發兩款基金產品,規模為3000~5000萬元。一支投資標的為國內頂級國畫和油畫藝術家的代表作品;另一支選了偏為冷門的明清時期龍袍及皇家絲織品。
各路基金勢頭強勁
北京藝融民生藝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融美1號”、“融美2號”藝術基金,已完成2億元募集計劃;北京同鑫匯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復文藝術品投資”計劃募集資金5億元;中藝達晨藝術基金計劃募集6~8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公開于國內市場的藝術品基金包括,中藝達晨、德美藝嘉、邦文投資、杏石投資等十多家。業內人士估計,公開發行的藝術品基金規模很可能在今年內增長20億元左右,而到2012年,則可能達到50~70億元。這個數字還沒有算上民間尚未公開的私募型基金,它們有的以有限合伙形式存在,有的以會員制……運作較為隱秘。
眾多藝術品基金出世,并未使黃宇杰感到恐慌,他說,其實很多藝術品基金僅2000~3000萬的規模,對于財富人士來說,這僅僅是一幅畫的價格。
藝術品基金不是神話,更無需高貴化,只是藝術市場中的一個買家或者賣家。在黃宇杰看來,“一個如此大的拍賣市場中,藝術品基金的影響微乎其微。”
曾幾何時“大鍋飯”
如果不是2007年民生銀行高調打出的藝術品基金一炮,或許眾多藝術品基金尚停留于小作坊似的私募級別。
原始的“合資買畫”正是藝術品私募基金的雛形。
而在江浙地區的收藏品“投資團”亦是私募基金中的一員。浙江金華人劉乾生2000年開始運作私募基金,向11位親友籌集330萬元資金,收購全國古典家具,待價格飛漲后拋售。
2007年11月,劉以“滾雪球”方式運作的這支準私募,投資收益率已達2200%左右。他說,浙江的“投資團”很多,以前是房地產、礦業,現在,投資于藝術品的“投資團”越來越多。
他們的操作方式很簡單:數人乃至數十人將資金委托給一位懂行并且信任的操盤人,每年春節結算,或分紅或繼續滾動發展,操盤人在收益中抽成。
盡管此種原始方式在江浙一帶流行一時,但在2004年的上海,諸如合資買畫的原始私募基金已經升級。
彼時,香港私募收藏品投資基金每年運作2000萬至1億元資金,他們委托上海華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作為第三方機構,每年提交投資評估報告。
華氏總經理華雨舟說,華氏和藝術基金都有大量投資,集中于經典藝術,即在歷史各個變化時期產生的一些重要藝術家的作品。他們不會帶來暴利,但也不會帶來很大的風險。
邦文之前,許多藝術品基金就這樣慢慢摸索。雖與資金締結,卻沒有找到恰當的金融機構平臺,而是在民間以大鍋飯似的狀態生存著,直到邦文和民生的搭橋,這一切方才改變。
當代近現代受寵
“不要把藝術品基金想象得很神秘,”黃宇杰說,“他們就是藝術品市場上的一個買家或者是一個賣家。”
對于藝術品基金的投資人,黃并不建議其將資產置于一個籃子,20%投資于藝術品即可。而且,黃并不認為藝術品理財能給財富人士的資產配置帶來顛覆性的影響,畢竟藝術品還是小眾市場。
所以作為藝術品基金,游戲規則更為重要。
黃解釋了邦文的風控機制:在一個龐大的數據庫的支撐下,分析市場、分析藝術家,分析過往類似產品的拍賣記錄,鑒定真偽,評估市場價格……以此為基金產品的設計一一把關。
更重要的一環是“保證金”機制,這是投資人以特定價格購買、出售或者抵押藝術品的權利,從而繞開了藝術品估值難的問題。
至于產品設計,邦文將投資對象鎖定于中國近現代書畫和中國當代藝術,因其市場容量可觀,更容易入手,勢必會為基金將來清算提供便利。
邦文如是,其他基金亦如此。杏石投資旗下“杏石盛鼎藝術品投資基金”,在其2000萬元的融資規模下,集中投資于近現代大師的書畫作品,如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傅抱石、李苦禪、潘天壽、于希寧等。
其中人物比如齊白石,中國最偉大的近現代藝術大師,國際市場影響齊名畢加索,未來幾年仍有補漲空間;李苦禪,二十世紀寫意大師,目前市場成交價約7至13萬/平方尺,杏石投資預計,2年內100%回報率。
再如德美藝嘉旗下管理的德美世博藝術基金,將資金投向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世博主題館中國藝術邀請展的藝術家的重要作品,及中國其他重要藝術家的精品。甄選了出生于上世紀40、50、60年代的18位油畫家,7位國畫家的畫作。
“精品”是他們一貫強調的字眼,黃宇杰說,即便今年秋拍的高價不及春拍,但精品還是精品的價,殘件還是殘件的價。順藤摸瓜,邦文旗下所管理的基金,依舊走著精品路線。
摩帝富
摩帝富藝術顧問公司1997年在美國紐約成立,
在全球為藏家和企業提供收藏規劃、藝術咨詢、藝術基金操作等服務。2006年設立亞洲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