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06年8月底,我因為急性闌尾炎住進了醫院。血檢顯示白細胞急劇上升,需盡快將病變的闌尾切除。為我主刀的大夫名叫劉克,是院方一位有名的外科醫生,年紀雖不大,只有28歲(與我同齡),但刀法嫻熟,經過不到一個小時的手術,順利為我摘除了病灶。不想,術后當天,在一次攀談中,當他得知我的職業是一名私家心理師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先是向我問了一連串的問題,最后告訴我,過去有段時間,他也曾想過做一名心理醫生。
“記得是上初中的時候吧。當時看了一部電影,名字還記得,叫《沉默的羔羊》。里面霍普金斯所扮演的心理醫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解釋說。
“你現在仍是名醫生,也算是殊途同歸。”我開玩笑。
劉克笑了:“聽你介紹,你的專業是專門治療恐懼癥的,平時像這樣的患者,多嗎?”
從對方瞬間閃過的眼神里,我隱約能感覺到,他的這番發問顯然另有目的。這種敏銳的職業嗅覺使我意識到,接下來自己有必要掌控談話節奏,保持主動性了。
“嚴格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懼癥。因為人到了一定年齡,難免會經歷一些不愉快的事,而每樁事件過后,都會給人留下某種程度的心理障礙。恐懼癥大多也是這樣形成的,只不過有些人明顯,有些人較輕罷了。”為形象闡明自己的觀點,我打了個比方,“好比人身上的傷疤,人在成長中不可避免會留下。不同的是,有的隨時間消退了,有的還沒有。但無論怎樣,只要它們不影響我們的生活,恐懼癥未嘗不是件好事。”
“恐懼癥也是好事?”
“人為什么會有恐懼感?歸根結底是為保護自己,遠離那些可能傷及自身的事物。本質上講,恐懼也是天賦于人最好的自我防護機制。前提是,只要它不妨礙我們的正常生活。”
“那,如果是這樣,我可不可以問問,你生活中有沒有這方面的情況?”劉克道:“我是說——無害的恐懼癥。”
“當然有。”
他兩眼放光,一臉驚異。
“比如手機恐懼癥。”我實話實說,“我有手機恐懼癥,這也是為什么我平時身上不帶手機,而且從不記手機號的原因。”
談話更深入一步,牽涉到了生活隱私,氣氛也變得敏感起來。劉克話一出口,便意識到了這點,不免有些尷尬。我佯裝沒去在意這些。
接著,輪到我發問了。
“經驗告訴我,對我們這些人感興趣的,永遠只有一種人,”我賣了會兒關子,試探著倒出謎底,“就是有困惑,需要幫助的人。”
“我本以為再鋪墊一會兒,才有機會進入主題,看來這些都可以省了。”劉克自嘲道。
隨后,經他介紹我才了解,原來,他眼下便在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離奇事件所困擾。不知為什么,近來他發現自己對月亮十分敏感,特別是月夜朗朗的晚上,置身其中,總是會產生一種無以言喻的恐怖感。
最早發現這一情況,還是三周前的一個晚上。當時經人介紹,他結識了現在的女友。這也是他幾年來第一次戀愛,對女方差不多是一見鐘情。兩人認識的第二天,一向靦腆的他,下班后主動邀女孩去看電影。電影散場時,已是夜里九點多鐘,劉克送女孩回公司所在的宿舍。需交代的是,在影院和女孩的住地間,有兩條路可供選擇。抄近走,需穿過一條商業街,此刻那里燈火輝煌,正值人流高峰期;第二條路相對要遠一些,也較為僻靜,途經一處公園,兩人沒準還可以在公園多逗留一會兒。
那天是個星期一,陰歷的七月十四,月亮早早升到了夜空。女孩果然依了劉克,隨他去了偏僻的路線。不久,兩人進入公園。一路上劉克不斷計算著行程,盤算怎么才能讓對方停下來。眼看即將到達盡頭,劉克意識到,自己再這么沉默下去,勢必將錯失良機。他決心抓住這最后機會,借故交流下兩人下次見面的事宜。決心下定,他只覺得頭腦一陣昏脹,同時聽到自己打破沉默,叫出女孩的名字。對方聞聲回頭,等待著下文。這時。劉克剛好一眼看到女孩頭頂上方那輪又大又圓的月亮,頓時莫大的恐怖感沒任何征兆,排山倒海地向他襲來。劉克怪叫一聲,本能地撇下女孩,拔腿就跑
當晚事情的結果是,在經過一番追逐、解勸和安慰后,失魂落魄的劉克好不容易才被女孩安撫下來,然后在她的護送下,先回了住處。
兩人初次見面,竟以這種方式收場,很是讓劉克心情抑郁、羞愧不已。雖說這對兩人后來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并沒產生多少影響,卻在他心里留下了陰影。而且他發現,此后他不但變得對月亮十分敏感。接下來的數天,甚至再也無法正常工作了,因為每當手握手術刀時,他下意識地便會憶起當時的情景,感到不寒而栗。
如今,令劉克憂心的已不只是這些,還有唯恐這突發的月亮恐懼癥,會對他這份感情造成傷害。因為在他看來,兩人在交往初期便遇到這種事,顯然既非偶然又非吉兆。隨著兩人關系的持續發展,他的這種預感也愈來愈強,以至于一度不堪重負、違心地產生放棄的念頭……
伴隨他的講述,我的腦袋里慢慢浮現出五個字:愛情恐懼癥。雖然劉克一再回避這點,反復強調他和女友見面當晚發生的驚心動魄的經歷,但我隱約覺得,這才是他目前急于解決的棘手問題。
我不希望談話一開始就顯得沉重,所以選了個輕松話題:“我發現,你和我談了這么久,一直沒提女友的名字。如果不介意,方便在這里透露嗎?”
劉克疑惑地凝視我許久,不好意思地說:“代文倩。”
“好名字。”我說,話音一轉,“你不會是真打算,就這么草率地結束這份感情吧?”
“我也不想,但我始終在為擔心失去她而焦慮不堪。”他有些辭不達意了。“今天下午我們本來約好的出去散心,可我目前還拿不準主意去還是不去。”
“為什么不去呢?”
他面露難色。
我說:“你既擔心失去她,又想和她分手,你不覺得這很矛盾?”
“是啊。所以我時常夾在當中不知怎么辦才好。”
“戀愛本該是件甜蜜的事。”
“可我現在感覺到的越來越少了。”
“你覺得問題出在誰的身上,你——還是她?”
“還是我自己吧。”
我想了想,直視他的雙眼,說:“那我現在問一個嚴肅的問題,希望你能慎重回答。你眼下對女友仍然像最初那樣覺得滿意嗎?”
劉克不假思索地點點頭。
“要是這樣,那我奉勸你,無論將來發生什么,不要輕言放棄。至于你提到的問題,下來我們可以共同解決。你看怎么樣?”
劉克有點激動:“那太謝謝了。”
我沖他笑笑,忽然想到另一件事,再次轉移話題:“剛才你提到,這是你幾年來第一次戀愛。我想問問,這幾年有多長時間了?”
劉克不曉得我為什么突然對這個話題感興趣,表情迷茫,閃躲開目光:“讓我想想。”
看來,是有些年頭了。
“上次應該還是上大學時,剛上大二不久。”他沉思后說。
“也就是說,離現在差不多有七八年了?當時的那份感情維持了多久?”
“很短,前后大概一個來月吧。”
“在這之前呢,還談過幾次?”我打破砂鍋地問,并沒顧及他的尷尬。
“高中時應該還有過一次,高一下半年。”
“那次又持續了多長時間?”
“和第二次差不多。”
“除此之外呢?”
“除此之外?沒有了,就這些。”他像鼓起很大勇氣,說道。
“那你有沒有發現,自己這前后三次戀愛,有什么相似之處?”我換個提問方式。
劉克想了很久,說:“也許,有些地方是有點像。”
“比如?”
“比如……”見無處逃遁,他只有集中思緒總結,“事情最開始時,都挺順利的,但過了一段時間,等彼此的關系更深一些,不知為什么,我就開始打退堂鼓,最終雙方不歡而散。”
“還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提醒他,“前兩次的戀愛,都持續了—個月左右。”
我話音甫落,劉克一驚,臉色驟變:“你的意思是。我這次不會也……”
“假如我說你不僅有月亮恐懼癥,還有愛情恐懼癥。你同意我的觀點嗎?”
“怎么會這樣?”
“我還想知道,在你前兩次戀愛中有沒有過相同的經歷,對月亮敏感?”
“沒有!”劉克回答,“這是頭一次。”他的思路仍停囿在剛才的震驚中,倉皇失措,無所適從。忽然,他頭轉向我,直通通地表白:“說實話,我其實很喜歡現在的這個女友,并不想和她分手。我知道,那樣的話將來我肯定會后悔的。”
“換句話說,這是你三份感情里最珍視的,我可以這樣理解嗎?”
“是的。”
“甚至超過高一那次?”
劉克再次毫不猶豫地給了肯定回答。
情況復雜了。因為照常理看,一般人都會在這個問題上選擇前者,畢竟對于我們大多數人,初戀往往是最令人緬懷和難忘的,即便予以否定,也不會像劉克這么決斷。我另外想起什么,改口問:“你剛才說,你對現在的女友是一見鐘情,能想起當時她哪方面吸引的你嗎?”
“這個,具體的我也說不上來。反正第一次見面,我總覺得她很熟悉,好像在哪兒見過似的。這種感覺我以前從沒有過,如果不是親身經歷,也不會相信。”
“聽你這么介紹,我倒很想見見她了。以后有機會,能不能幫我引薦一下?”
“當然可以。”
“那就這么說定了。”我說,并伸出手去。
劉克探身和我握了握。從他的神色中不難看出,他的情感天平在向我所期待的一端傾斜,這是個良好的開端。
“好吧,今天就聊到這。”我見好就收,“明天下午咱們再繼續。”
談話漸人佳境,劉克顯然有些意猶未盡。
“要知道,理論永遠是為實踐服務的。”我說,“我不想因為咱們這樣談下去,耽誤了你下午的正事。”
“沒關系,時間還來得及。”劉克明白過來,說。
“那樣的話,途中不妨去趟花店,別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
今天是農歷的七月七,民俗中的“七夕”佳節。劉克當然心知肚明,應聲而起:“那好,我馬上動身。感謝你的提醒!”
“希望你們下午過得愉快。”
“你也一樣。”
二
第二天下午,劉克下班后準時到訪。
“昨晚我做了個夢。”沒等我開口詢問,他先主動匯報道,“記得以前在哪看過,說人的夢往往是他近期生活的一個縮影,所以我還特意把它記了下來,想讓你幫著分析一下。”
什么夢值得這么大驚小怪?我不禁有些奇怪。
“而且夢里的內容,我當時感覺很熟悉,事后才想起來,這也是我第二次做同一個夢了。上次是三周前,我和女友初次會面的那晚。”
我馬上意識到,這將是條非常有價值的線索。因為按弗洛伊德所開創的精神分析流派的觀點,來訪者在接受咨詢期間所做的每個夢,都有分析價值,而且越是重復出現的,其分析的價值也越大。何況,這個夢還是在兩個關鍵的日子里反復出現。
“能回憶下夢里的情形嗎?”
劉克搔搔頭:“現在想起來,夢時斷時續的,許多零碎的情節我都記不清了。印象最深的是后面那段。我和一個女孩相約去一座山的山腳下捕蝴蝶,我記得那里漫山遍野都是野花,萬紫千紅。印象里,我周圍的許多人當時好像都在捕蝴蝶。那也正是蝴蝶成長的季節。但除去我倆,似乎誰都不知道有這么個所在。可是,雖然這里有最好看的花和蝴蝶,據說也是蛇常出沒的地方。果然沒多久,正當我們結伴走在花叢中時,突然一條巨大的黑蟒從天而降,女孩被它一口吞了下去。我想營救,已然來不及了。我給嚇壞了,夢就在這時結束,我醒了過來。”
“這個夢給你的感受是什么?”我問。因為一般情況下,我們做夢,即使是最普通的夢,多少都會有情感的投注在里面,而了解這層情感本身,對釋夢工作非常重要。
“罪惡感。”劉克說。為強調這種感受,他將自己的話又重復了一遍,“一種強烈的罪惡感。”
“為什么?因為沒能保護好那個女孩?”
“可能吧,我也不確定。那種情況下我本該做些什么的,但什么也沒做。”
“除此之外呢?難道沒有覺得恐慌?”
“沒有。更多的是一種自責,像是自己將女孩送入了蟒腹。”
這可是值得令人玩味的細節。
“對了,我發現夢里的女孩和我現在的女友很像,只是年齡上要小得多。”
我想了想,問:“夢里的情形還能讓你聯想到現實中的其他情況嗎?比如里面的一些場景,或是某個片段。”
劉克搜尋了一遍記憶:“其他的我一時想不起來了。不過我倒有個感覺,山下的那片花地,和我跟文倩當晚經過的公園有些相似。”
“蝴蝶呢?當晚你有沒有接觸到和蝴蝶有關的東西?”
“蝴蝶?”他的思維卡在了這個詞匯上,半天不明所以。
“既然這個形象在你的夢里頻繁出現過,肯定有它的來歷。當然,蝴蝶的定義很寬泛,不一定非那么具體……”
“哦,我記起來了!但不知道符不符合你的要求,我想到了一段音樂——《梁祝》。”劉克說,“當晚我們從影院出來,本來一開始,我很為選哪條路送她回去為難。就我個人而言,當然是希望繞遠,但又擔心會被拒絕。就在這時,公園方向傳來了《梁祝》的小提琴協奏曲——后來我才知道,聲音來自公園附近廣場里的音樂噴泉。當時我一下有了勇氣,果斷做出決定。我想她當晚沒拒絕我,也是不想破壞當時的氛圍。”
我立刻接受了他的說法。因為這個解釋剛好和我揣測中的相吻合。蝴蝶,在夢里顯然具有愛情的象征意義,而家喻戶曉的《梁祝》中的男女主人公,最后也是幻化成了蝴蝶。
“那巨蟒呢?這又能讓你聯想到什么?”
劉克原本愉悅的表情消失殆盡。這次,他想了好長時間,毫無頭緒。我打斷他的思考:“這個問題我們不妨擱置起來。現在。把注意力重新放到你的夢里。你提到夢里的女孩要比現在的女友年輕,那還能想起你們當時大概是在什么年齡嗎?”
“捕蝴蝶肯定是小時候才干的事。”劉克說,“至于年齡,我沒特別印象了,我想還在上學吧。我記得夢里周圍許多和我一樣捕蝴蝶的人,好像都是我曾經的同學。”
“哪個時候的同學?”
“小學中學大學,各個時期的都有。”
“那他們有誰在你的夢里出現過?”
“在我上面提到的場景里好像都沒有。這之前的有些零碎片段和他們有關,不過,細節我記不大清了。”
“能記起他們中一些人的名字嗎?”
劉克的神情使我覺得自己是在強人所難。但這是問題的關鍵,不容我有半點馬虎。
此時,屋子里鴉雀無聲,我倆大眼瞅小眼地相視無言。突然,劉克的冥想有了結果。
“我想起了一張臉。”他說。
“男生還是女生?”我迫不及待地問。
“男的!但名字我想不起來了,我記得中學時我們好像坐過一段時間的同桌,應該是在初中三年級。”
“后來你們還有交往嗎?”
“沒有,升入高中后就再沒見過面。”
這個答案令我失望。
“另外呢,你還能想到誰?”我繼續問。
五分鐘過去了,劉克什么也沒想起來。
我決定先放棄對這個夢的盤問了。擔心一味究根問底,不但所獲甚微,反而影響對方正常的思想判斷。我想到另一條線索,有意放緩語速問:“你知道‘鬼節’嗎?”
“‘鬼節’?”劉克很詫異。“倒是聽說過。”
“那你知道‘鬼節’是哪一天嗎?”
他疑惑地搖頭。
“‘鬼節’的來歷什么的呢?”
“不知道。我們這里好像不怎么過這個節日。這和我的夢有聯系嗎?”
“嗯,北方人一般不過‘鬼節’,但在南方,尤其沿海一帶比較流行。是這樣的。昨天你提到你和女友初次見面的日子,是陰歷的七月十四。”我瞥了他一眼,“那天晚上就是‘鬼節’。”
聞言,劉克的表情頓時變了。
“當然,也不排除是個巧合。”我說,“即便有關系,也是有關這個日子的一些傳說過去影響過你。總的來說,這只是我的一個猜測,剛才你也作了回答,如果屬實,這個假設完全可以排除。”
劉克的顧慮卻很重:“今年好像是陰歷閏七月的!”
“對,今天是第二個陰歷的七月八日,還有幾天又是‘鬼節’。”
“也是我們交往一個月的日子。”劉克緊張道。
局勢瞬間突變。我當然理解這句話對敏感的劉克意味著什么!
“也是我出院的日子。”我附和。病房里此時安謐異常,猶如空氣被抽空一般。“希望到時候,你能和女友一起來為我送行。”
因為這句話,緊張的氣氛出現了戲劇性變化,原本滯重的場合頃刻舒緩下來。劉克一言不發,充滿信任地朝我伸過手來,用力地握了握。
“好吧,今天我們就聊到這里。”我適可而止,“最后總結下談話成果,為咱們下一步的工作做準備。”
“事情越來越比我預想的要復雜了。”對方有感而發。
“凡事都需要一個過程。”我脫口道。隨后領悟他的話里另有含意,“你看這樣好不好,在開始下一個話題前,我有個建議,希望在以后的這段時間里,你暫時把自己拆開來,當兩個人看待。”
劉克惑然。
我說:“一個是希望克服眼前的困境,最終和女友走到一起的自己;另一個,是不時打退堂鼓說喪氣話,為躲避困難甘愿放棄一切的自己。未來的日子里,這兩個你也將不斷變換身份主導你的生活。但你要切記,情愿放棄的那個你,假如在這次博弈中占據上風的話,日后他也會變本加厲變得越來越強大。”
“我理解。”
“至于這個消極的你為什么產生,又是什么時候產生的,現在我們正在查找原因,眼下也有了些眉目,就是你提到的那個夢。雖然我還不能十分斷定這個夢所包含的具體內涵,但我們不妨先從這里人手,逐步進行調查。”
“可以。”
我喘口氣,回到正題:“就目前的情況看,對那個夢我初步有了個推測。像你前面說的那樣,假設將夢里的情節還原到現實生活中,不難看出,它在某種程度上也的確是你當前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表明你對眼下的這份感情仍心存顧慮,擔心失去對方,缺乏某種安全感。這反映在夢中,就是你眼睜睜看著身邊的女孩被黑蟒吞食,卻無能為力。而產生這種矛盾心情的原因,我認為可能源于你早期的生活。當前,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出事件的源頭,解開疑惑。”
“從哪兒開始呢?”
“我提議從你的第一份感情著手,然后依次往后推。昨天你也提到。前兩次戀愛都持續了一個月左右,這是個很好的依據,說明這種影響從很早就開始了。希望你能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詳細回憶下高中時的那次初戀經歷,下次談話,這也是咱們主要的分析內容。”
“那我的月亮恐懼癥和這有沒有關系呢?”
我斟酌后說:“僅從目前來看,恐怕還看不出有什么直接關系。可以斷定的是,你的愛情恐懼癥在先,月亮恐懼癥是新近才出現的。我覺得你最好還是將后者放一放,先解決前一個問題。”
“好吧。”劉克站了起來,向我告辭。
我目送他拉開門,走出去。
翌日,劉克并沒如約來找我談話。這天上午,一位護士在給我量體溫時捎話,說他已經請假回郊區老家了,明天才能回來。我自然能猜到他此行的目的,多半是回家發掘取證去了。
三
再次見到劉克,是我術后的第三天中午。
經過兩天的調養,我的病情已有了很大改善,刀口愈合得很快,我已能夠料理生活中的一些瑣碎事。藥雖沒停下,但營養液已撤除,所以輸液對我來講不再是一樁負擔。按照護士小姐的意思,第四天,也就是明天,我甚至可以申請回家休養,只要在第七天,回來拆除刀口縫線就可以了。這個消息令我振奮。
劉克來看我時,我正躺在床上看杜侖馬特的《法官和他的劊子手》。看到他,我合上小說。“什么時候回來的?”
“剛下的車,吃過午飯就過來了。”劉克說,見我想坐起身,忙上前制止。
“沒關系,現在好多了,護士說明天就能出院。”
劉克幫我完成起身動作,在對面坐下。
“這次回家,有什么收獲?”我直截了當問。談話沒多余的客套,就這樣進入正題。劉克講起他回家的經過來。
自從上次聽了我的建議,他回去后隨即著手調查起高一下半年的那次戀愛經歷來。為此,他特意向單位請了假,回老家查尋高中時保存的一本日記。劉克說,整個高中三年,他一直有記日記的習慣,至今記得當時使用的是一冊在那個年代很流行的封口帶黃銅鎖的匣式本子。雖每天將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記下來,看似是件很繁瑣的事,但當時他卻做得不亦樂乎。
劉克是前天連夜回的家,當晚便從老家儲藏室將仍保存完好的幾只多年前儲存書本的紙箱子翻出。在其中一只箱子里,他找到了封皮已發霉的日記。第二天,花去一天時間,全身心地投入到對這本日記的研讀中。
簡言之,十多年前的劉克初中畢業后,在父母的資助下升入了市重點高中。也是從那時起,開始了他后來稱之為“近乎嚴酷的三年校園生活”。一方面,新環境的一切都是陌生和新奇的。另一方面,因客觀條件限制,他不得不從此選擇住校,時間一長,嶄新的生活方式慢慢使他養成一種孤僻的性格。
高中生活是單調乏味的,重點高中尤其如此。因生活中幾乎沒什么朋友,他漸漸喜歡上了獨來獨往。他的成績在班里雖談不上突出,可也不壞。但不知為什么,那段時間他卻對自己否定得厲害,內心充滿了自卑情結,以至很多年后的現在,如果不是被人提及,他也不愿回首那段迷惘的歲月。本來這次回家,他也是抱著復雜的心態打量過去的生活的。但當他終于翻看那時的照片時才發現,事實上并非如此,當時的他,遠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不堪。
當時的劉克正處在金色年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從照片上看甚至可說他長得非常英俊。這樣的男生不論什么時候,都容易成為班級里女生傾慕的對象。劉克也確實能回憶起,當年曾收到過一些女生的字條,但一概被他毅然決然地冷處理了。現在想來,連他本人也覺得不可思議。
一番感慨過后,劉克遂談到他高一第二學期的那次初戀。相比對高中生活的那通緬懷,這次他的心情要平靜得多,敘述也相當簡短,近乎無動于衷。
劉克回憶說,他的那次戀愛就是在這種極度自閉的情況下發生的。對方是班上的英語課代表。老實講,那個女孩也很可愛,不過劉克和她來往卻不是因為這個,而是當時他的英語成績較差,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提高自己的成績。不過事情并沒按他事先預想的發展下去。兩人相處的日子,他根本無暇顧及學習,如此一個月后,動了分手的念頭。當時也恰值期中考試,劉克的英語成績不升反降,女孩的功課也有所下滑,劉克以此為借口,打著為雙方學習著想的名義,和女孩分了手。
從這簡略的回憶中,我實在找不到任何可能導致他后來愛情恐懼癥的有價值的線索。這樣一個再平常不過的經歷,至今在校園里仍司空見慣。照我之前的計劃,本想就此告一段落,調查工作從更早些時候抓起,但這次回家卻似乎讓劉克感觸良多,他沒停下來的意思,滔滔不絕地講下去。我隱約感覺到,這個話題對他的重要性,于是改變思路,打算繼續聊下去。
既然原來的思路已阻斷,自己不妨另謀出路,沒準由此能通向迷宮的另一個出口。
等他講完,我問:“那大學時的那次戀愛呢,能談談嗎?”
“那是一場游戲。”劉克莞然一笑說,“和朋友打賭,看誰先追上隔壁班的一個女生,最終我贏了。”
“后來為什么分手?”
“說來可笑,其實真正喜歡那個女生的是我的朋友,但他不敢表白,就想了這么個主意。一個月后我退了出來,成全了他們。”
“這么說大學以后你的心情有變化?”
“可以這么說吧。興許是環境變了,人也慢慢變了,不知不覺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不過我覺得,現在的我才更像我自己。”
“那之前呢?你初中時的生活怎么樣?”
“初中?那時應該更天真一些吧,整天無憂無慮的。”
“就是說,苦悶只是高中時才有的事。那你覺得高中那段生活壓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又問。
劉克訝然。他顯然以為自己在剛才的陳述中已將情況交代得很清楚了。
我笑笑說:“說實話,我不大相信你提到的環境的因素。很簡單,當時和你一同升入那所中學的有好幾百人,但像你描述的過著那樣生活的,肯定沒有多少。”
劉克盯著我想反駁,又苦于無言。
“而且,你剛才也提到,覺得壓抑的性格不屬于你。想想看,在前不久還過著無憂無慮的初中生活,怎么可能會在這么短的時間里發生這么大的轉變?”
劉克冷言道:“你認為我在撒謊?”
這還是他頭一次用這種不友善的語氣和我說話。我被這個陌生的腔調給驚了一下。而這,也更加印證了我的推測。
“我當然不是這個意思。”我躲開他的視線,欲擒故縱說,“只不過,我懷疑那段時間還發生過其他事,你一時沒想起來。”
“可是我的日記總不會有錯吧。”劉克感知到自己的失禮,馬上做出調整,換了副清白的表情。
“那你當初上那所重點高中,是出于自愿嗎?”我想起來,劉克前面提到,上那所學校是因為“父母的資助”。
“當然。”
“但你的升學成績可能沒達標,或許只差了那么一點。不過這樣一來想要進入市重點,想必得多花費一筆不菲的開支。”
從劉克的神情中,進一步證實了我的推論。
“你認為是這個對我產生的影響,導致我后來的自閉?”劉克反問。
“當然不是,因為我也知道,跟你一樣情況入學的人也不在少數,并且你在班里的成績還不錯。只是你想過沒有,如果一個人真像你講的那樣,中考后如愿以償地升入自己夢寐以求的學校,學習成績還可以,期間又沒遇到過大的挫折,那你認為僅僅是環境原因,他可能將自己壓抑整整三年嗎?”
“你仍然認為我隱瞞了什么嗎?”
“也許沒有。我是說也許這三年里沒有。但之前呢?還有——”我略作停頓,說,“你知道你關于高中生活的講述使我想到什么?我總覺得你之所以選擇上那所學校,是在逃避什么。”
“我逃避?不可能!我逃避什么?!”
“一個人選擇將自己封閉起來,本身就是種逃避行為。”
“我的日記——”他仍然在力辯。
“你的日記只記載了你高中三年的生活。”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劉克氣急敗壞道。然后,瞪大眼睛:“你是說我的初中?”
我提醒他:“你還記不記得,前天你談到那個夢里曾出現過一位初中同桌?”
劉克立刻警覺。同時,我則想起弗洛伊德關于夢的解析的一條重要理論,就是夢的“隱意”往往具有極強的隱蔽性與多重性,它要表達的主題向來不是單一的,好比漢字里的多義字,同樣的夢境具有多重內涵。那么,我之前的解釋是不是也過于偏激呢?這是個不容忽視的關鍵點,也許接下來分析工作的突破口就在這里。我耐心解釋給劉克聽,同樣引起他的疑慮。
“現在能回憶起那位同學的名字嗎?”我問。
他頹然搖頭。
“此外,夢里的黑蟒代表了什么?”
劉克重重地嘆口氣:“這兩天我只顧惦記著日記本的事,竟把這個給忘了。”
“那我們日后只好從這兩條線索著手了。”我說,“最好是先查出你同桌的名字。一般來說,一個人是不會輕易忘掉和自己曾走得這么近的同學的。”
劉克自怨自艾起來:“沒想到,白跑一趟。”
“還是那句話,凡事都需要一個過程。別忘了,我們之前的約定。”
劉克愣怔,馬上醒悟到我的意思,打起精神:“好吧,繼續上路。大不了下午我再請假回家一趟。”
事已至此,看來也只能是這樣了。
四
劉克離開后,我再無心讀小說。本來進展順利的分析工作突生枝節,雖然口頭上我可以給他安慰,但心情難免受到影響。我反復思量這幾天和劉克的對話內容,想從中理出個脈絡,但整個下午過去了,茫無頭緒。
這讓我失望之余,也定下心,與其這樣不著邊際地胡猜亂想,倒不如等劉克回來,看他有什么新發現再說。現在想來,大約便是這個原因,術后的第四天,我的身體各方面雖已大為改善,但并沒急著出院,而是選擇留在病房等劉克的音信。
我原以為他這次回家,最遲也會在第二天下午趕回,可事與愿違,當天劉克非但沒現身,到了第五天中午,仍不見人。而這天我已能跟正常人一樣,可以料理大部分的生活事務了。這天下午,我終于耐不住,辦理了出院手續。
打車回到診所,我的頭一件事,就是打開診所的網頁和電子郵箱,查看診所這些日子里有沒有新消息。幾乎在第一時間,我發現了署名劉克的兩封郵件。
郵件的發送時間分別為昨天下午和今天中午。我逐一瀏覽,內容也都很簡單。第一封表達出他急切想和我交流的意愿,詢問我的聯絡方式。第二封是他將自己的QQ號寫給了我,并留言說今晚八點登陸,希望我收到留言后能屆時守候。
我記起上次見面時對他講過,自己昨天就可以出院的話,想必他以為我已經出來了。我馬上登陸QQ,將他加為好友。
傍晚差十分不到八點,劉克提前上線了。我們打過招呼,立刻改為語音通話。劉克一上來便講起他回家這兩天調查工作的新進展。
和我猜想的一樣,他此次收獲頗豐。而這一連串石破天驚的發現,卻是從一起讓他不可思議的事件開始的。這次回家劉克發現,他原本保存在紙箱子里的一些物品不翼而飛了!
需提及的是,上次劉克講過,他整個中學六年都是在x市度過的,不管初中高中,每每畢業后都會將上學時用過的書本等物品整理起來,保存到一口大紙箱子里。初中時像這樣的箱子有一個,到了高中因學業加重有兩個。這些箱子多年來存放在老家的儲藏室。上次他談到的高中日記本和照片,就是從里面翻出來的。但這次出乎劉克預料,他翻尋初中的箱子時發現,里面的一些東西不見了!
最早發現遺失的是畢業留言冊。這原也是劉克此行的首要目標。要想回顧那個時期的人和事,留言冊無疑是首選。這個發現非同小可。因為照常理講,這么重要的物件,輕易是不會丟失的。他當即將箱子翻個底朝天,仍查無所獲。無奈之下,將查找重心放到相冊上。好在,相冊沒丟。可等他一心想要查看那位同桌的影相,直接翻到相冊最前面的大幅頁面時,不禁再次大失所望,因為畢業合影沒了蹤影!
畢業照的不翼而飛讓劉克百思不得其解,尤使他抓狂的是,翻遍整部影集,不但畢業照不見了,在眾多熟悉的身影中他始終沒見到那位神秘的初三同桌!正當他為此倍感蹊蹺時,不經意發現了另一個怪異現象。就是相冊的前幾頁,原本也是相片分布集中的地方,不但多處留白,有的正反面干脆一張相片也沒有,看上去跟整個相冊的整體布局極不協調。
劉克特意將相冊細查了一遍,像這樣的頁面保守估計有七八處之多!合上相冊,他回頭研究起紙箱的封口來。封口的膠帶已被他損壞,看不出是否被動過的痕跡了。自打初中畢業以來,劉克再沒碰過這口箱子,算來已有十二年了。這十二年里,誰可能會光顧這里?想來想去,他只想到了父母,但隨即否定了這一猜測。因為他們一向尊重他的隱私。況且,父母也沒理由這么做。
可另一方面,東西明明丟了,這又該怎么解釋?令劉克困惑的是,這些丟失的照片背后,又隱藏著什么秘密?此外,除去留言冊和照片外,他還丟失了什么?
事情越琢磨越顯出詭秘的味道。劉克決心一查到底,為此第二天上午,他聯系上了老家附近一位叫李峰的初中同學,想從他那里打聽些線索。
這位李峰同學,劉克也是十多年沒見了。上學時兩人關系很要好,只是初中畢業后才逐漸疏遠。據母親說,李峰初中畢業后便到他父親所在的棉紡廠參加了工作。兩年前工廠倒閉,他失業回家,然后東拼西湊借了筆錢,沿街開了間雜貨鋪。上午,劉克按照母親的指示找到了這間雜貨鋪。老同學相見,客套一番,隨后話題導入到初中的那段生活。
讓劉克驚訝的是,李峰的記憶力驚人,對發生在那段歲月的事情可謂如數家珍。不僅能回憶起班上一個個同學的名字,還能繪聲繪色地講出他們過往的一些瑣事。毫無疑問,那段時光對李峰而言彌足珍貴,因此才會放在心中顯要的位置。打李峰嘴里劉克得知,自己初三時一共有兩個同桌,第一學期的名叫李輝,是個滿臉青春痘的矮個男生;第二學期的叫張軍杰,這人平時的愛好是打籃球,乃學校里的籃球活躍分子。
當劉克聽到“張軍杰”三字時,立刻斷定,自己想找的人便是他了。而關于張軍杰,李峰回憶說,他初中畢業后并沒繼續上學,而是跟當司機的哥哥跑長途運輸去了。現今在B市的一家運輸公司工作,并于兩年前結了婚。當時李峰還曾獲邀,專程前去道賀。劉克隨即便想,這次回來最好能和這個張軍杰見上一面。直覺告訴他,自己的畢業留言冊和相片的丟失似乎和這個人有關。
李峰給他寫了張的住址。在將要離開雜貨鋪時,劉克想起來,問對方還有沒有初中時的畢業合影,他提出借來復印一張的打算。在得到肯定答復后,工夫不大,李峰回家將照片取來了。
劉克拿到相片后的本能反應,就是急切地想從人堆里將張軍杰辨認出來。就在他聚精會神地在一張張面孔中找尋時,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站在人群最前排中央位置的一個女孩,格外醒目地吸引了他的目光!
女生給劉克的直感,便是似曾相識,再看時,倒抽了口涼氣,原來女孩很像一個人,就是他的女友——代文倩。劉克的心被撞了一下,想到自己前些日子重復做的那個夢,更加倍感疑惑!
李峰告訴他,女孩名叫“苗露”,是中考前兩個月才轉學到班里的。傳聞因在另一所學校被幾個男生糾纏,家長擔心影響升學才有此舉。流言的可靠性不得而知,不過從照片上看,女生確實長得漂亮。并且據說成績也優異,所以當時班上也有人打過她的主意。
李峰的嘖嘖贊嘆和有板有眼的描述,無不表明確有其人,可劉克搜腸刮肚,怎么也想不起班里還有這么個女生。兩個月的時間可不算短,就算自己再健忘,也不會健忘到這種程度!再聯想到回家以來相繼發現的一系列反常情況,劉克感到一種迷亂和恐慌。
李峰沒察覺到他的心思。繼續著自己的講述。當他講到后來,苗露果然憑優異的成績考入市重點時,臉上本來蕩漾的笑容不見了。隨后談到另一件對劉克來說,更具爆炸性的消息。也就在中考結束后暑假的—個晚上,悲劇發生了,女孩不幸喪身于一場車禍!
如此突兀而慘烈的結局,令劉克的緒心驟然急轉直下,這次不僅由于恐慌,還有一種由衷的傷感和遺憾。劉克再次試圖搜索有關女孩的記憶未果,便詢問當時女生在班里坐什么位置。不想,讓他驚駭的事實遠沒到此為止,李峰似乎語不驚人死不休地告訴他,在那兩個月期間,女孩始終就坐在他旁邊!
事態愈發變得撲朔迷離了!這個斜刺里冒出的插班生,使得近來發生在他身上的種種不可思議的事件,似乎有了重新被詮釋的可能!(未完待續)
(圖片選自百度)
責任編輯:彭新
投稿郵箱:amy_px@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