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一門具有高智力價值的學科,是培養思維能力的基礎課,數學教學活動中蘊含著無窮的創造因素。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那么,如何結合小學數學學科特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筆者談一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創新激情
數學知識中的概念既平淡又枯燥,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造意志呢?課堂教學興趣有賴于教師創設情境激發誘導,例如,筆者在教學分數的意義,建立整體“1”的概念時,由于這是個重要的基本概念,但又很枯燥,學生不易理解,便一改過去用線段圖的教法,而是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擬人手法,把3個梨、一堆小黃瓜、一個紅蘋果、幾支鉛筆給予命名,在討論中,將枯燥的分數意義中的重要概念整體“1”可表示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東西,也可表示一個整體的容易混淆之處講得明明白白。
又如在低年級進行10以內數的認識、加減法及百以內數加減法教學中,創設了手腦并用的手勢表示法:用手勢表示0~99所有的數,也可以表示計算的結果。由于一年級的計算不借助計算工具,不表述計算方法,而是直接通過計算得數,因而更需要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筆者在講清算理的基礎上,通過對學生的手勢訓練,協調眼、手、腦、口,做到眼觀題目,心想方法,手演程序,口說思路,準中求快,使計算速度達到一定要求,從而促進其思維發展。
此外,筆者還創設了用手勢表示選擇題序號、判斷題正誤及數之間大小關系的3種符號,再輔以猜謎游戲、腦筋急轉彎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有趣的活動中獲得新知。
二、鼓勵質疑問難,激勵創新勇氣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現代創造教學觀認為,知識的學習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手段,是認識科學本質,訓練思維能力,掌握學習方法的手段。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的思維活動,總是由問題開始,又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
在數學教學中,要根據兒童的好奇、好問,求知欲望強等特性,努力為學生創造寬松、自由、開放式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創新的勇氣,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問為什么。如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有位學生問:為什么要零除外,如果包括零,可以嗎?又如學生掌握了“圓柱體的表面積求法”后,有位學生問: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時,能不能也用側面積加上底面的面積來求它們的表面積。像這樣的問題提得好,教師應給予肯定,給予鼓勵。
三、培養思維能力,喚起創新欲望
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不但要使學生學習知識,還要教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創新,歸根結底是要使學生學會思維。教學中,教師要在遵循學生認識過程的思維規律性,在引導學生理解掌握知識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喚起創新欲望。教師應激勵學生突發奇想,發現新問題,提出新問題,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使學生能夠根據問題提供的信息,尋求變化,獲得多種答案。
例如,王師傅計劃加工一批零件,每小時加工28個,5小時可以完成任務。如果要4小時完成任務,每小時要多加工幾個零件?根據題意,學生一般列式為28×5÷4-28=7(個)。也有的同學直接列式為28÷4=7(個),堅持后一種解法的同學認為,把原來每小時要加工的28個零件,平均分配到4小時里面,就是每小時要多加工的零件數。
四、鼓勵質疑問難,保持創新積極性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睂W生學習過程永遠是一種對未知的探求創造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從有疑到無疑,再產生新疑,是不斷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在同中求異,在異中求同,使學生疑中生奇、奇中生趣,不被表象所迷惑,不被“一般”所束縛,讓學生通過質疑、討論、釋疑,尋找知識關鍵所在,抓住知識重難點,加深對知識理解,學會學習方法,不斷強化創新意識,提高學習能力。
五、引導探索學習,誘發創新靈感
皮亞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學生自己獲得,或由他重新發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傳遞給他?!币虼?,在教學中,教師不應急于把結論告訴學生,而應當為學生創設探索學習的機會,獲得比較廣泛的活動空間,培養學生的發現意識和創新靈感。
比如,在教倒數的概念時,首先設計這樣一組題:6/7×○=8×○=3/4×○=1,這一問題激起了學生的好奇,紛紛躍躍欲試,學生嘗試計算之后,筆者又補充說:“誰會出這類題,你隨時出完,我隨時填完?!睂W生爭著出題,全班學生達到了參與高潮:“老師,為什么填得這么快呢?”這又進一步激發了學生求知的心理。這時,小組討論、觀察計算,最后終于得出:每組數的乘積都等于1,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以及倒數的求法。所以,在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抽象的結論,更要側重引導學生參與概念的形成過程、解題思路的探索過程、幾何知識教學中的表象形成過程、計量單位教學中的單位觀念的建立過程以及知識的遷移過程。讓學生了解所學數學知識的現實背景,感知知識的發生過程,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知道思路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發現意識,提高探索學習的能力。
總之,創新教育是教學的主旋律。在優化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增強創新意識,努力營造創新教育的氛圍,為每一個學生提供表現探索欲、發展創造力的機會,使每一個學生的創造力不斷發展。
作者單位:河南省新安縣北冶鎮劉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