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藝術設計過程中存在著種種系統關系:消費者與設計師的關系,設計師與企業的關系,企業與社會的關系,設計師與評論家的關系,設計理念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設計理念與社會環境的關系,設計理念與消費者生活習俗、生活方式的關系,種種關系形成一個復雜關系網——現代設計關系網。設計系統管理目的在協調和解決設計中各種關系問題,創造良好的設計環境,從而提升設計品質和效率。
關鍵詞:藝術設計 設計抽象 設計效果
“設計系統管理”是在1996年英國royal society of arts首次設立設計系統管理獎項之后成為人們關注課題在
歐美流行起來的,同年,“設計系統管理”概念由英國設計師Michael farry首次概括:“設計系統管理是在界定設計問題,尋找合適設計師,且盡可能地使設計師在既定的預算內及時解決設計問題。”目前中國最常見到描述“設計系統管理”的定義是:“根據使用者的需求,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研究與開發管理活動。有效地積極調動設計師的開發創造性思維,把市場與消費者的認識轉換在新產品中,以新的更合理、更科學的方式影響和改變人們的生活,并為企業獲得最大限度的利潤而進行的一系列設計策略與設計活動的管理。”顧名思義,“設計系統管理”由“設計”和“管理”組成,其范疇可大可小,大到國家項目的宏觀調控,小到一件產品的設計行為。隨著數字信息化時代到來,設計不再是設計師隨心所欲的個性追求,也不是某個消費者的個性需要,設計越來越成為一項有目的、負責任、有計劃、與各學科、各部門相互協作的組織行為,設計資源全球共享,產品需要深層理念上的設計而不僅僅是外表呈現,如何挖掘產品深層文化價值是設計的首要任務。而設計系統管理旨在為設計創造一個良性環境,整合設計資源、協調設計活動,提高產品設計和生產效率。設計系統管理不僅是關乎某件產品的問題,而是關乎企業形象、企業運作和企業效益的事情。作為設計系統管理行業后起之秀的日韓,其產品能在國際中占據重要地位,靠的就是嚴謹有序的設計系統管理,他們強調對設計部門的管理,具體而言就是將設計部門業務系統化、制度化、組織化,如此一來大大提高了設計效率和品質,提高了產品在國際的競爭力。
藝術設計系統管理也不僅是對產品外觀的打造,更是一種文化價值和生活方式的體現。功能至上就其本性來說是以生活世界的結構和交往世界的環境為體現。因此,不同設計團體或設計者的計劃和行動在歷史時間中、在社會空間內都通過不同語言表述而相互交織在一起,目的可能一致,但現實可行性和實際效果肯定千差萬別。通過設計系統管理可以使設計主客體在設計語言中達成一致。在這個復雜的過程中,包括了對設計理念的管理、對設計團隊的管理、對設計程序的管理、對設計品質的管理、對設計成本的管理、對設計日程的管理、對設計評估的管理、對知識產權的管理。針對這些內容,現代管理者不可能是單個人,而是一個職責明確的管理團隊,這個團隊不但要懂得管理,還要精通設計,更要有創新意識和跨學科經驗,設計系統管理團隊是設計團隊的一部分,如同指揮家與樂隊的關系。設計系統管理內部人員首先要明確管理職責、掌握管理方法、熟悉設計團隊、明確設計任務、了解市場和用戶,及時發現問題,快速協商調解矛盾,凈化設計環境。設計系統管理團隊重視每一個成員,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優化設計結構,自我控制與他人監督相結合,鼓勵創新,允許失敗,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力,創造一個開放、積極、健康的設計環境。
設計管理過程是:委托方確立設計理念并制定設計規劃書給設計團隊(或公司),設計團隊根據委托方的設計規劃書進行初步設計,委托方對初步設計方案審核后,設計團隊做出最終設計方案提交委托方,委托方根據設計最終方案進行生產。在生產過程和用戶使用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設計團隊都負責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改。整個過程受到設計系統管理者的嚴密監督。設計進行管理時還建立了許多管理機制,包括項目機制、組織機制、協調機制、控制機制、評估機制,根據這些機制有針對地規劃設計、協調設計過程中的各種關系以及所發生的費用,使設計過程順利進行。比如芬蘭阿旺特(Avarte)中國分公司環境及品牌設計系統管理項目,其公司的主要產品理念是:自然環保、以人為本、功能與美感相統一。基于芬蘭阿旺特總公司的設定理念,我們重點對阿旺特中國分公司的設計團隊進行重新整合,其次幫助建立阿旺特在中國的品牌文化。
我們遵循著逐步導入原則,制定設計方案之前的大量工作目的是確立設計目標,設計師和設計團隊的其他成員通過同類競爭產品的比較、市場調查、產品技術可行性實驗等步驟,確立設計目標、制定設計方案。設計方案制定后進入實施階段,在這個階段設計師是主角,設計系統管理者負責將設計理念逐步傳達給設計師。設計結束后,由專門人員進入市場調查消費者滿意度從而對設計效果綜合評估。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我們設計系統管理者負責掌握設計方向,協調設計過程的各種關系,為阿旺特中國研發中心設計團隊創造了良好的品牌環境。
藝術設計系統關系的主體是作為世界上唯一具有主觀意識的人。“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不僅要保護使用者利益,還要尊重設計師和整個設計團隊的勞動價值。人與人的道德水準、知識文化素養、審美價值觀、哲學宗教信仰的不同造成設計過程種種矛盾的存在,馬克·第亞尼說:“設計者從根本上改變了設計的著眼點,從強調產品外形的傳統方式轉換到強調產品與用戶之間的更靈活的關系上。”① 信息普及化使設計主客體,也就是設計師和消費者,形成了一種相互牽制的韌性關系。設計師和消費者相互理解成為設計核心問題。如同互動裝置作品,只有在觀眾與作品產生交流時才能產生意義,設計從來如此,只不過,在信息普及化時代尤為如此。那么,設計主客體組成的這種不穩定結構是產生各種矛盾的隱患,如何駕馭這種不穩定結構是設計系統管理者要解決的問題。創意產業之父約翰·霍金斯解釋了這種管理者的重要性:“創新,其實主要是如何管理那些能產生好點子的創意人才,然后使得這些點子能被大家認同并且產生效益。”設計系統管理者如同指揮家,負責調配資源、協調關系、掌控進程。
芬蘭阿旺特中國分公司環境及品牌設計系統管理案例中涉及到品牌管理課題。品牌是商品的符號,是企業文化的符號,是企業社會價值的體現。所以,品牌文化管理成為設計系統管理的重要內容。
藝術設計系統管理專業品質直接影響品牌文化價值,抽象品牌文化通過具象設計延伸。具象設計中每個符號語言都是品牌文化的注解。設計屬于藝術創造中所使用的符號,這種看似普通的符號都具有一定意義,這些意義以及負載著這些意義的意象組成了藝術品。設計符號不是表現性形式,卻傳達著超出自身的意義,設計符號可以是一種包含著某種思想的形象,卻需要按照一定規則組織,并受到各方面制約,限制美學就是在設計中產生的。所以,我們在做品牌管理時應結合科學中的抽象和藝術中的抽象,要明白設計中的抽象與科學、數學或邏輯學中的抽象相同卻與藝術中的抽象不同,然而所有這些抽象都是對某種結構關系和形式的認識,設計抽象與藝術抽象的本質區別就在于認識方法的不同,認識方法的不同主要取決于經驗的不同。經驗中存在的各種關系中可以提取出一些元素,這些元素可能是同類素,可能是相似素,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元素。設計管理核心是對這些元素的可能性重新組合,將這些抽象看不見的元素轉化為可見的東西,這需要管理者理性的專業管控。藝術設計系統管理旨在解決這些從微觀到宏觀一系列矛盾,協調設計中的種種關系、創造良性設計系統環境。
① 馬克·第亞尼:《非物質社會:后工業世界的設計文化與技術》,滕守堯譯,四川出版集團1998年版。
作 者:陳烈勝,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藝術設計學系統方法和設計系統管理,主張“藝術設計與系統方法融合,與市場營銷、工程技術融合”設計教育理念。
編 輯:康 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