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個簡單的道理:跛腳的人一般沒有四肢健全的人跑得快;再說一個簡單的道理:跛腳的人可能善用拐杖或輪椅。說一個不簡單的道理:跛腳的人可能比四肢健全的人在使用拐杖、輪椅方面更出色。
不只是想說一個發揮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的想法,還有一種自信的心態。
當別人鄙視你腿腳的殘疾時,你可以自豪地想,我用拐杖或者輪椅的水平比你高!
在人生中,我們不得不面對各種遭遇,這些遭遇讓我們無可選擇地接受這些不完美變成我們發展中的短板,并且這些短板像我們的腿腳一樣,要天天用到,“揚長避短”談何容易。
從人的缺點和短板來看也是這樣,每個人都可以因為我們曾經克服過自己的缺點,戰勝過自己的短板,而把這種與自我做斗爭的過程提煉升華,把這種教訓變成一種優勢和財富。曾經,我的職業生涯并不是那么如意,所以當我發現了自己的職業走向以及職業價值觀,并志愿做一位優秀的職業規劃師時,我聽到或者感到的最多打擊是:你的職業規劃都那么不順利,你何以幫助別人?
但是我想說的是,如果我是一個腿腳不便的人,其實我的優勢正是去教千千萬萬腿腳不好且不會利用拐杖的人去用拐杖。這是我的優勢!
如果你的時間管理不好,你千萬不要向時間觀念本來就很強的人咨詢怎么做,他們與生俱來的性格練就了他們的行事方式,他們說不出來,你也學不會。我有一個講時間管理、執行力課程的朋友,用MBTI(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工具判斷,他屬于知覺類型行為方式的人,對自己的時間安排本能地缺乏計劃,比較寬松,不夠嚴謹。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學會了使用日計劃、周計劃這些工具,才會知道運用節點管理、朋友監督這些方式來進行自我約束。也只有這樣的人才會教給那些同樣有拖延癥,時間觀念差的人去管理時間,去提高執行力。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和弱點,總會在某個方面“不良于行”。能夠順利地發揮自己的優勢,在特長的方面展示、運用才能固然幸運,然而在“跛腳”的方面經歷了生活的磨練之后,會自如地運用工具未嘗不是一種特殊的優勢。
道理總是簡單的,之所以會有醍醐灌頂的感覺,是因為打通了一種思路,平添了一種生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