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運動員退役后選擇從商,但能像提里亞克這樣做到一國首富的,還真是屈指可數。
五月的馬德里成為所有人討論的焦點——盡管并非全是利好的一面,但他們的藍土球場確實話題性十足,也讓馬德里大師賽的名堂再次打響。伊翁-提里亞克,正是這一切的幕后推手。已經年過七十的提里亞克是馬德里大師賽的實際擁有者,這位來自羅馬尼亞的超級富豪不僅是普通的賽事總監,擁有傳奇人生的他同時也是精明的商人,年輕時更曾贏得大滿貫冠軍。
自2002年起,馬德里大師賽已經在西班牙的首都馬德里扎根十年。從昔日的室內硬地到如今的室外泥地,馬德里大師賽的歷史雖不悠久,但名堂卻是足夠響亮。尤其是提里亞克接手成為聯合賽事總監兼賽事的真正擁有者后,馬德里更是時有驚人創舉,今年劃時代的藍土球場使用,就足以讓馬德里成為網壇歷史上不能忽視的一站比賽。與之相比,過去有關模特球童的爭議頓時顯得不足道哉。
用高于傳統紅土球場數倍的代價,建成被德約科維奇、納達爾等巨頭唾棄的藍土球場,這樣的付出是否真正值得?堅稱為提高轉播效果而啟用藍土的提里亞克,搏得ATP前主席赫爾芬特的點頭,可見他手腕之高。這其實不過是提里亞克把個人多年的商場積累用作牛刀小試罷了。在1990年羅馬尼亞共產主義解體后,提里亞克就大力發展個人商業帝國,不僅開辦羅馬尼亞首間私人銀行,同時還涉足零售、保險、汽車租賃、汽車經銷和航空等多個行業,并最終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富豪。在2010年時,更有財富雜志稱提里亞克為“羅馬尼亞最為富有的人。”
如此一位成功的商人,最終涉足到職業網壇也是緣于他年輕時的生活經歷。以冰球運動員身份參加過冬奧會后,提里亞克轉而投身職業網壇。盡管起步慢于旁人,但提里亞克在職業網壇也有不錯的收獲。提里亞克的最高單打世界排名一度來到55位,而在雙打方面他的表現更為出色。在1970年時他和同胞納斯塔塞合作贏得法網男雙冠軍——這也是他在職業網壇斬獲的22個雙打冠軍中最有分量的一座獎杯。
退役后提里亞克并沒有遠離網球圈子,在1980年代時他成為著名的網球經紀人,更一度為當時的德國金童貝克爾處理事務。而在1998年時,提里亞克被任命為羅馬尼亞奧委會主席,來到了他體育生涯的巔峰。近年來通過馬德里大師賽,提里亞克再次重返職業網球圈子的核心。盡管已經年過70,但這位羅馬尼亞超級富豪卻不甘沉寂。藍色馬德里正是他的代表作,且不論德約科維奇等人如何抨擊,但能讓全世界的人都在討論著馬德里,難道就不是提里亞克制造的又一個奇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