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宇佐 1985/2/8
關鍵詞:探索
王宇佐出生在阿劃白半島上最大的沙漠之國沙特阿拉伯,這使得他天生就不畏高溫天氣。年少成名的他曾在2001年澳網、美網男單青少年組賽場上拿下亞軍,同年的溫網上也闖進了四強。2008年,他卻遭遇了手腕受傷,當時差點讓他萌生退意。在經歷多年的傷病痛楚之后,王宇佐終于宣告回歸!與當年初出茅廬時相比,現在的他仍保持年輕的心態和無窮的動力。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不一樣,他努力改變自己去適應每一個階段,王宇佐說:“我還在探索,每個階段我都有很多要學,眼下我只是想好好享受當網球選手的感覺。”
2楊宗樺
1991/3/29
關鍵詞:開朗
“我是楊宗樺,我喜歡網球,網球是我的全部。我正為我的夢想而努力著。”這是楊宗樺在微博上的自我介紹,簡單而感人。大家都叫他“小胖”,據海碩運動創意總監爆料,其實他以前有“豬頭肉”的綽號。小時候身材圓滾滾,為了減肥他才開始學網球,9歲拿起球拍的“小胖”就已所向披靡。2008年,他在澳網拿下青少年單打亞軍,又在法網搶下青少年單打冠軍。轉入職業后,楊宗樺靠著毅力一步一步地努力著,成為臺灣第二男單。場上的他充滿爆發力,場下的他開朗活潑,不拘小節,惹人喜愛。
3李欣翰
關鍵詞:誠懇
李欣翰的身材更像是一個棒球運動員,強壯的體魄和驚人的爆發力讓他在臺灣網壇占有一席之地。“要在網壇出人頭地,一定要有侵略性的球風。”這是李欣翰從學球開始就已根深蒂固的網球信念。自2004年轉職業以來,李欣翰憑借比賽中極具渲染力的表現,在單雙打的舞臺上穩步提升。在2011年的深圳l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他為中華臺北斬落2全1銅。李欣翰說自己沒有什么“心機”,是一個老實人,場下的他有著獨特的人格魅力,是臺灣男子網球選手中的人氣王,每一個人都能被他的激情感染到。
在臺灣男子網球選手中,盧彥勛的成功是一個個案,他們中的大部分還在努力攀登屬于自己的巔峰。盡管他們并不被球迷所熟知,卻憑借樂觀且熱忱的態度,描繪著寶島網球夢。
4謝政鵬
1991/9/22
關鍵詞:霸氣
謝政鵬有個名氣響當當的姐姐謝淑薇,但這并沒有讓他感到任何壓力,“霸氣”一詞是他毫不猶豫就用來形容自己的。謝家共有七個兄弟姐妹,在父親謝子龍的調教下,有六個孩子都走上了網球之路,排行老五的謝政鵬在雙打道路上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2008年與楊宗樺拿下澳網、溫網青少年雙打冠軍,次年除成功衛冕澳網外,還奪得了美網青少年雙打冠軍。轉入職業后,謝政鵬的雙打事業依舊有亮眼表現,2011年與李欣翰配對拿下深圳大運會的雙打金牌,穩定的表現持續將個人雙打排名推向生涯新高。
5彭賢尹
1989/12/22
關鍵詞:安靜
外號“小毛”的彭賢尹不善言辭卻很有禮貌,極具偶像氣質的外表讓人容易覺得他是混跡在臺灣演藝圈的藝人。青少年時期排名曾高居亞洲第一的他,在2009年突然決定暫離網壇,但這段插曲讓他更加意識到什么是自己想要的,那正是網球。去年年底復出即拿下“東方表杯”單打冠軍,在今年希望賽上表現也較為出色,使他站穩復出的第一步。拋開勝負重返球場,彭賢尹更享受網球比賽,現在的他不是為了網球而打球,而為重拾自己最初的夢想。問起有什么人生規劃,小毛簡簡單單地回答了四個字“把球打好”。
6易楚寰
1987/8/31
關鍵詞:率真
有一張娃娃臉的易楚寰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小寶”,這次在自己家鄉高雄舉辦的挑戰賽也讓他倍感自豪。左手持拍,鐘愛發球上網的易楚寰在雙打賽場上如魚得水,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與李欣翰搭檔獲得男雙銅牌,現多與“小胖”楊宗樺搭檔征戰雙打。易楚寰平時就很注重自己的形象,無論在哪里者B習慣抓一抓頭發,當問起打網球是否有助于戀愛運時,小寶率真地回答說:“大家都說打網球很厲害,又是國手,會很羨慕或怎樣,所以我覺得網球手追女孩子的話是比一般人有點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