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從小在女性關 懷中成長起來的球員,往往到了關鍵時刻會掉鏈子。
安迪·穆雷14歲的時候參加歐洲少年錦標賽,他一路過關斬將殺進決賽,結果卻脆敗于對手拍下'與冠軍擦肩而過。對方生猛的球風和純熟的上旋球技術讓穆雷很難受,這對于當時已經被視為英倫三島明日之星的他打擊不小。心有不甘的他賽后找到對手,通過聊天他才知道,對手的陪練是卡洛斯·莫亞,此人正是曾經的法網男單冠軍。而這個擊敗穆雷的小子,就是拉斐爾·納達爾。
穆雷有了強烈的危機感,他找到媽媽兼啟蒙教練朱蒂,抱怨說自己平時只能跟哥哥杰米練球。通過納達爾的牽線搭橋,只有15歲的穆雷毅然前往西班牙學球,他立志要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球員。
每一段激蕩人心的故事,都是因果照應,似乎早有注定。在莫亞的記憶中,當時年僅14歲的納達爾就會在訓練賽時擊敗自己,早早展現出極其可怕的運動天賦。加上有一個無比嚴厲關照成長的叔叔托尼,西班牙小子—開始就與眾不同。
人們在談到教育的時候,總是習慣說,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關于穆雷的一切“杯具”,似乎從他走上網球之路就注定了,在當今職業網壇四巨頭中,穆雷和納達爾是硬幣的陰陽兩面,總能書寫一段最為迥異的故事。納達爾的職業生涯,永遠有幾個關鍵詞一一叔叔、戰斗、意志、勝利。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下,就會發現在職業體育的領域中,一個強勢的男性教練對于球員的成長是有關鍵作用的,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球員,往往攻擊性十足目撐得住大場面,比如納達爾。托尼對納達爾的改造是全方面的,比如要求他用左手打球,要求他永不氣餒,不能隨便發泄和摔拍子,從小就培養強大的氣場。反之一個從小在女性關懷中成長起來的球員,往往到了關鍵時刻會掉鏈子,比如穆雷,比如德約科維奇。只是后者通過自身的 努力,完成了一次進化,但穆雷卻在原 地躊躇徘徊看不到前進的方向。
穆雷的各項技術都不錯,但是他的
發球和關鍵分的把握能力卻比較差。在
ATP2011賽季技術統計中,其他三巨頭一
發進球率和一發二發得分率都遙遙領先, 穆雷則相形見拙。反過來在接發球方面, 他卻數據相當高,連德約都顯得略弱,但 這種打法投機性強且很難贏大滿貫。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穆雷的球風就如 同英國人的性格,保守文藝內斂缺乏進 取。穆雷平時不打球時就呆在家,不喝酒、
不抽煙,喜歡與家人和狗在一起,他的
朋友圈子與15歲時一樣。
穆雷是在寵愛中長大的宅男,他只
相信媽媽,他的心已經容不下任何教練,這跟德約完全不同。塞爾維亞人欲望強
烈,永不知足的性格讓他可以做出任何
改變,所以才會有2011賽季的大爆發。
穆雷想在某個賽季中取得德約的成
就,顯然概率極小。除非他有比如之于德
約的戴維斯杯提升經歷,并且徹底放棄老
媽的指導,找一個能征服他的男性團隊,
否則想要涅榘談何容易。在他的職業生涯
中,可能會奪得一屆澳網冠軍,其他三個
大滿貫賽事,法網不擅長,溫網怕觀眾支
持,美國時又后勁不足。大概只有年初的
澳網,他有留下輝煌一筆的機會,另外還
要祈禱其他三巨頭有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