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品,顧名思義,是不能做正餐的東西,自然也不用顧忌營養或者其他一些禁錮我們口味偏好的規矩之類,只要好吃全部都可以成為點心。名副其實的點心還要恰如其分地點在心頭,所謂心水之物就是這個意思了。甜品和女人的關系,就像美酒之于男人。女人天生愛甜品,就像她們天生喜歡甜言蜜語。
戚風蛋糕
戚風蛋糕,是典型的亞洲明星糕點,在日本和韓國,流行程度如同提拉米蘇在意大利般不可替代。云朵般細致的口感,被厚厚的新鮮純白奶油包裹,細微的綠茶粉是對味道和色彩的點綴,完全不需要多余的裝飾,就是最純粹的一款蛋糕。戚風那種內在的細密組織也許是蛋糕的最佳境界。戚風蛋糕60年前從美國傳出,席卷歐美,隨后徹底征服了日韓,成為亞洲人最喜歡的糕點。戚風,是英文單詞“Chiffon”的音譯,原是法文,是一種質地輕柔的雪紡薄紗,戚風蛋糕因為質感輕柔綿軟,便因此為名。經常有人把戚風蛋糕與海綿蛋糕混淆,覺得非常相似,戚風蛋糕是用植物油做的,而海綿蛋糕則是用的動物油脂。戚風蛋糕與海綿蛋糕最大的不同是戚風的做法是將蛋黃和蛋白分開攪拌,先把蛋白部分攪拌的很蓬松、很柔軟,再拌入蛋黃面糊,以獲得更加輕柔的口感。
蘇芙厘
蘇芙厘又叫蛋奶酥,是道很講究的法國甜點,它并不常見,不會出現在成品糕點柜臺,但如果有人肯為你做一只蘇芙厘吃,那他一定很喜歡你,或者你一定是他很重視的客人,因為這道甜點是最難做的。蘇芙厘一般只出現在現吃現點的餐廳和專業的甜品店,因為它制作的程序對糕點師有著嚴格的時間要求,前期的準備非常繁瑣不說,一切材料準備好,送進220攝氏度的烤箱烤制7分30秒,等糕點完全從小烤杯中站起來,撒上糖粉就要立刻上桌吃掉,否則過一會蛋糕有可能又會慢慢落回杯子里塌下去。
好吃的蘇芙厘非常有彈性,不是很甜但有著濃濃的蛋白香味,有人喜歡用小勺子在上面挖一個小洞,把新鮮的奶油從小洞注進去,再用小勺挖著吃,而最最受歡迎的一款是香橙蘇芙厘,總是在小說里看到德才俱佳的女主角親手為情人做蘇芙厘吃,而吃到的人總是如中頭獎般領情。
提拉米蘇
提拉米蘇是意大利甜點中的鉆石,但這顆鉆石屬于全世界。這個意文單詞原意是“帶我走”,因為吃到真正好吃的提拉米蘇,一定會被它迷住。提拉米蘇屬于慕司類的蛋糕,是歐洲所有餅房廚師的必修課,因為制作這款蛋糕一定要用新鮮的馬斯卡彭奶酪,所以成本相當高,如果你吃到非常便宜的提拉米蘇,那很可能用的是廉價的奶油奶酪代替。
其實它需要的制作工具并不復雜,甚至不需要烤箱,只需要有一個冰箱。好的提拉米蘇會分成三種基本層次,最底層是用甜酒和咖啡浸泡過的手指餅干,有的地方也用海綿蛋糕托,上面是用馬斯卡彭奶酪攪拌制作的松軟慕司,如果是大型甜點,就會按照這個順序再碼放一輪,然后冷藏在冰箱里一夜,吃的時候在最上面撒上一層純的可可粉。幾乎所有的西餐廳都會有這道甜點,提拉米蘇口感輕柔,配紅茶和卡布奇諾咖啡都非常棒。
馬卡龍
這一季不能錯過的糕餅就是馬卡龍蛋白餅——熱門電影《瑪麗皇后》中頻頻出現的甜餅主角,是瑪麗皇后的最愛。蛋白餅,這個起源于14世紀意大利,經法國人之手而愈發精美誘人的古老甜餅,幾個世紀以來一直風靡面點界,當然各個年代的用法就不盡相同了。早年間它曾是法國皇室的御用甜點,是18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傳奇王后瑪麗安東尼每餐必不可少的壓軸戲,這位紅顏美人也因小小的糕餅而香消玉殞。傳說當大臣告知瑪麗皇后人民饑不裹腹,正在享用美味的瑪麗皇后卻天真得近乎無知地順口說了一句,“那他們干嗎不吃蛋糕?”,這蛋糕指的就是蛋白餅。她因此激怒了饑民,最終被送上了斷頭臺。
如今,蛋白餅不僅僅是佐餐點心,最時髦的吃法是用蛋白餅貼在蛋糕的外圍,代替奶油作為蛋糕的嵌邊。它外殼薄脆,與蛋糕的松軟形成對比;內里的夾心柔軟香甜,一口咬下去,濕濕軟軟的感覺讓人難忘。 因為蛋白餅很甜,用來配不加糖的意大利濃縮咖啡最合適不過。
乳酪蛋糕
乳酪蛋糕是典型的美國甜點,最常出現在年輕人的咖啡桌上,他們總是喜歡大塊大塊地切開厚重的乳酪蛋糕,用來配大杯的黑咖啡,有時候上面還鋪一層甜膩的藍莓醬,下面襯上硬餅托,非常扎實的感覺。乳酪蛋糕是甜點中的平民,可以以任何形式出現,比如咖啡館的冷凍甜點柜,或者超市里的食品保鮮柜,但這并不影響年輕人對它的喜愛,因為它的確味道不錯,而且一點也不嬌貴。乳酪蛋糕基本上分為輕乳酪蛋糕和重乳酪蛋糕,前者的乳酪和油脂用量比較少,有一點類似海綿蛋糕的口感,后者則用大量乳酪制成,入口非常濃郁掛舌,最典型的就是紐約乳酪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