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的一種傳統食品,“蜜餞”是一種以果蔬等為原料,經用糖或蜂蜜腌制而得的休閑食品,在北方稱為果脯,南方名為涼果。坊間傳說蜜餞源于明朝宮廷御膳房。不過,近年來這“御用”食品卻是連連遭遇產品質量問題,讓大家談“蜜餞”色變。那么,蜜餞市場現狀如何,它的加工生產過程對其品質以及消費者身體健康的影響又有哪些?為此,本刊記者采訪了中國農業大學范志紅教授。
事件背景
2012年4月24日晚,央視二套曝光了山東臨沂等地的垃圾蜜餞制作過程,在沒有生產許可證的蜜餞加工廠內,原材料即使腐爛生蛆也不舍得扔,依然用來加工蜜餞;生產環境污穢不堪,蜜餞浸泡池內竟堆滿垃圾、雜物,甚至蒼蠅蛆蟲;工人在添加食品添加劑焦亞硫酸鈉時,按照經驗決定用量。幾乎每家這樣的加工廠里都會用水泥池泡制蜜餞,好壞果肉全混在一起進行加工,而食品安全標志則可隨意貼。而就是這樣生產出來的半成品桃肉隨后被源源不斷地運往江浙、廣東等地的一些蜜餞加工企業。
通過對沃爾瑪、世紀聯華超市、家樂福和上海來伊份的專賣店購買了標稱為杭州超達食品有限公司、杭州靈鑫食品有限公司、杭州百怡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個廠家生產的多個品種的蜜餞,送往北京市理化分析測驗中心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甜蜜素、糖精鈉等甜味劑,胭脂紅、莧菜紅、亮藍等著色劑以及用作漂白劑和防腐劑的二氧化硫都超過了國家標準限制的最大使用量,有的甚至超過國家標準要求的三倍多。
添加劑濫用危害大
蜜餞食品其實來源于為了保藏那些容易腐敗的蔬菜水果,使它們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腐爛變質而采取的一種處理方法,最終的目的是延長它們的貯存期。后來為了增加它們的口感和視覺美感,使人們更有食欲,通過加工工藝的不斷調整,形成現在種類繁多、風味多樣的蜜餞類產品。
經過讓人眼花繚亂的加工過程,再經過包裝處理,最終成為擺在貨架上光鮮亮麗的蜜餞。想要知道蜜餞是不是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就需要了解這些具體的生產過程。
鹽腌
鹽腌是用一些食品添加劑來腌制不同的水果,用的最多的添加劑為食鹽,或配有少量明礬或石灰,腌制后得到的初產品稱為鹽胚。鹽胚只作為南方涼果制品的原料用。
其中,所用的添加劑中有一種為明礬。這是一種含有結晶水的硫酸鉀和硫酸鋁的鹽,使用它的作用主要作用是提高櫻桃、草莓、青梅的染色效果。然而這其中就會存在很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明礬被人食用后,不能排出體外,會永遠沉積在人體內。明礬可以殺死腦細胞,使人提前出現腦萎縮、癡呆等癥狀,影響人們的智力。
硫處理
這個加工過程主要使用二氧化硫及其制劑。因為二氧化硫具有防止變色的作用,可以防止水果因氧化而發生的顏色變化,保證獲得色澤清淡、半透明的產品。
漂白劑:食品中使用漂白劑聽起來似乎有些恐怖呢。不過,漂白劑的作用還是很重要的,它用來抑制或破壞食品中不美觀的有色物質,或者避免食品因為發生褐變反應而影響品相,來提高食品感官品質。
不過,二氧化硫本身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在國標允許限量下使用是安全的,過量則產生各種毒害作用。比如吸入過量的二氧化硫可對人的呼吸道及口腔有刺激作用,甚至導致死亡,其制劑亞硫酸鹽可導致一些對亞硫酸鹽敏感人群中引起威脅生命的反應,如加重哮喘病的發生;殘留的二氧化硫在人體內可以氧化成強酸性物質,會破壞人體酸堿平衡并對人體造成損害。
另外,由于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很多不法食品生產者把其作為造假的手段,將本來劣質的食物經過漂白,變成可以食用的食物,使劣質食物當中存在的健康危險因子被隱藏,造成食品安全隱患。如一些表面看起來非常晶瑩剔透,色澤鮮艷的果脯蜜餞很可能是利用二氧化硫熏制出來的,因此也是建議大家在購買果脯蜜餞這類食品的時候,不能只挑外表好看的來買。
染色
這個加工生產過程會涉及大量的著色劑,也就是色素的使用。色素包括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兩大類。食用合成色素主要指用人工合成方法制成的有機色素。食用天然色素一般較為安全,食用合成色素相對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因成本低廉,色澤鮮艷,著色力強,色調多樣而被廣泛應用。
著色劑:現在,我國規定只許用莧菜紅、胭脂紅、檸檬黃、靛藍、和蘇丹黃這五種化學合成色素在食品生產中使用;南方涼果類制品中,多數用檸檬黃染色,紅色果品用胭脂紅或莧菜紅素染色;而常常食用的綠色蜜餞,其顏色是用化學著色劑檸檬黃和靛藍按6:4比例調配的。
以最常用的色素為例來說說色素的安全性能。莧菜紅為紅棕色至暗紅色粉末或顆粒,它在胃腸道還原物為亞胺類致癌物;檸檬黃為橙黃色粉末或顆粒,其主要問題是致敏性,過敏癥狀包括風疹、哮喘和血管浮腫等。
檸檬黃、莧菜紅等色素都是通過有機反應化合而成,與其他合成食用添加劑一樣,不僅毫無營養,還會消耗身體本身的解毒物質,加重解毒臟器肝臟、腎臟的負擔。如超量、超范圍長期食用更會加快這種毒害作用的生成。
糖制
這個加工生產過程會涉及到大量甜味劑的使用。
甜味劑:甜味劑是大家最為熟悉的食品添加劑,甚至是家里的白糖、紅糖等也可以稱為甜味劑,用途很廣泛。不過,甜味劑也分為不同的種類,一般分為兩大類:天然甜味劑和不產生熱量的人工合成甜味劑。天然甜味劑中的蔗糖、果糖、葡萄糖等都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屬于食品原料,不限制使用。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劑如糖精鈉、甜蜜素、香蘭素等甜味劑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劑中最敏感也是最具爭議的。
以糖精舉例。糖精是世界各國廣泛使用的一種人工合成甜味劑,使用最廣泛的是其鈉鹽糖精鈉。糖精鈉又稱為可溶性糖精,是糖精的鈉鹽。糖精在體內不能被利用,大部分從尿中排出但不損害腎功能,并規定不允許在嬰兒食品中使用。
糖精鈉是食品添加劑而不是食品,除了在味覺上引起甜的感覺外,對人體無任何營養價值。相反,當食用較多的糖精時,會影響腸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食欲減退。另外,一些糖精因為工藝粗糙、工序不完全等原因而含有重金屬、氨化合物、砷等雜物。它們在人體中長期存留、積累,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體的健康。
甜蜜素是另外一種很重要的甜味劑,它在體內可轉化為有較強毒性的物質,能夠致癌。甜蜜素過量食用也存在健康隱患,目前在美國不允許使用。但日常使用量范圍內的擔心可以免除。
貯藏
防潮和防霉是所有食品貯藏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會涉及到大量的防腐劑的使用。
防腐劑:防腐劑的作用就如它的名字一樣——防腐抗菌,主要是用來防止食品因為一些原因而發生的腐敗現象,其在保證食品安全性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最常見的防腐劑為苯甲酸和苯甲酸鈉,它們被廣泛用于食品防腐,比如果汁、碳酸飲料,腌菜和泡菜等都會使用這種防腐劑。食品中少量的苯甲酸和苯甲酸鈉對人體其實幾乎沒有毒害,不會蓄積,也無致畸、致癌、致突變作用。但長期大量攝入這類防腐劑會對人體的肝臟造成解讀負擔,帶來損傷。
真相告知
實際上,食品添加劑本身可不是食品,因為它們不是食品本身原有的成分,而是為了提高食品的色香味,或為了延長食品的儲藏時間而在食品的制造、加工、調制、處理、裝填、包裝、運輸以及保藏過程中有意加入的天然物質或者化學合成物質。就現在的食品企業生產來說,天然添加劑成本太高,絕大多數企業所使用的添加劑都是化學合成物質,一旦沒有按照規范使用,很容易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即使沒有超標,以上所有種類的合成食品添加劑通過食物攝入人體后會,都會大量消耗體內解毒物質,干擾人體正常代謝功能并直接作用人體器官。長期或過量食用會引起組織的炎癥反應、哮喘和風疹以及產生致癌作用,尤其會可加劇幼小兒童的多動癥。
通過對蜜餞制品加工過程的大致了解,我們很容易看出,即使蜜餞類食品在整個加工過程中不存在超標和生產工藝的問題,也不能算做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有糖尿病的人、血糖高的人不適宜。它不是新鮮的水果蔬菜,而是添加了很多食品添加劑的加工食品,不宜多吃。
衛生安全狀況堪憂
蜜餞的質量安全問題由來已久,雖然經過了媒體曝光、相關政府部門的抽檢和整頓,蜜餞產品市場依然魚龍混雜,蜜餞產品所涉及的問題顯而易見:
部分無生產許可證的小作坊骯臟不堪,導致所生產的蜜餞產品微生物指標不合格,更有有毒有害物質的產生。另外,一些生產加工企業沒有按照食品標簽的要求標識產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產品標準、生產日期及儲藏指南、生產者及經銷者的名稱、地址、聯系電話等信息,使消費者不能準確了解產品信息,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其中,微生物超標問題也是蜜餞類食品普遍存在的比較嚴重的問題之一。那么,微生物指標超標會導致哪些健康威脅?
微生物指標超標
無論什么食品,微生物對其腐敗變質的影響都是不容忽視的。比如家中的剩菜剩飯要放入冰箱,就是為了避開溫暖適宜的室溫下那些漂浮在空氣中的細菌,它們以飯菜為家,使飯菜營養價值降低,發餿發臭,甚至腐敗變質無法食用。對于蜜餞類食品來說,由于其本身高糖高鹽,不適合細菌生長,不易腐敗變質,但對于一些濕潤的蜜餞來說,是細菌生存的“天堂”,很容易引起感染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另外,細菌代謝也會產生一些毒素以及油脂酸敗后的產物都會造成消費者的食物中毒。因此,及時鑒別食品的腐敗可有效降低食品腐敗變質對人體的危害。其中,檢測食品中的菌類總數和大腸菌群數是較為有效的方法,也是至關重要的指標。
菌落總數: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如需氧情況、營養條件、pH、培養溫度和時間等)每克(每毫升)檢樣所生長出來的細菌菌落總數。食品的細菌總數不一定代表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但反映了食品的衛生質量,食品清潔狀態的標志。菌落總數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食品衛生質量的優劣。
大腸菌群:食品中存在大腸菌群實在是件很不衛生的事情。不過,大腸菌群是糞便污染指標菌,主要是以該菌群的檢出情況來表示食品中有否糞便污染。由于大腸菌群常常伴隨有生長有致病菌,因此檢測此項不僅可以判斷食品是否收到溫血動物糞便的污染,還可以間接判斷是有有腸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因此,這也是評價食品衛生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三看一聞”鑒別蜜餞
不過,蜜餞食品作為休閑食品很受大眾的歡迎,尤其是過年過節更是大家餐桌上的休閑佳品。果脯蜜餞加工要經過多道程序,如果把關不嚴,極易出現不合格產品,一些非法生產企業更是在污水橫流、骯臟不堪的簡陋生產加工廠房進行蜜餞生產。那么,消費者到底該如何選擇果脯蜜餞類食品呢?
看品牌:雖然大型超市銷售的知名企業生產的產品也出現過問題,但比起小作坊生產的產品概率要小得多,所以,盡量挑選口碑好的品牌。
看包裝、看顏色:包裝上清晰標注產品名稱、配料表、制造者或經銷商的名稱和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不要購買包裝簡陋特別是顏色異常鮮艷的產品。
看狀態:好的果脯蜜餞肉質細膩,糖分分布均勻,沒有破裂、殘損,表面干濕程度基本一致;劣質則相反。
聞氣味:打開包裝后產品不能有異味。
購買提示
購買蜜餞食品時,要注意觀察看它的外包裝標志是否齊全,是否有企業食品生產許可QS標識;察看產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購買散裝,蜜餞食品時要特別注意盛放其的容器或玻璃隔板上有沒有標注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單位等信息。建議大家購買食品以后,主動索要發票或購物清單,并保存好購物憑證,如果發現購買到假冒偽劣、過期或者變質食品的話,可以要求商家進行退換貨,或及時向各地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進行投訴。
另外,喜歡吃腌臘制品的人一次性不要吃太多,因為成人體內自身有排毒功能,隔些日子吃一些,危害小一些;購買腌臘制品時要盡量挑色澤自然,而不要挑新鮮得可疑的、保質期特別長的。特別要注意的是保留超市購物的電腦小票,發現有問題可以追究生產廠家責任,或立即購買一包同樣的食品,送交消費者協會或有關部門檢測,以維護自己的權益。
巧克力或有助于防止中風
巧克力雖然不能讓你苗條,甚至不是最健康的東西,然而瑞典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巧克力可能有防止中風的功效。研究人員認為,巧克力的抗中風有益功效可能同類黃酮成分有關,類黃酮因為有抗氧化、抗凝血和消炎功效,所以對心血管疾病有預防功效,另外巧克力中的類黃酮還可能減少血液中不良膽固醇的濃度,降低血壓。不過研究人員和中風聯合會的沃爾頓博士說,研究雖然表明適當使用巧克力對健康有益,但不能作為多吃巧克力的借口,因為巧克力含高糖和脂肪,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上述研究不能作為吃巧克力取代定期健身的借口。
瑞典科學家:
2050人類食物短缺恐將被迫吃素
瑞典科學家日前表示,由于人口膨脹與食物短缺的影響,在2050年之前,全球人類或將被迫吃素,來維持那時90億人的生存,否則無法度過糧食危機的難關。人們從動物身上獲取約20%的蛋白質,而到2050年,隨著人口的增加,這一數據將下降至5%。專家指出,食用動物蛋白的人消耗的水是素食者的5倍到10倍。因此,改變飲食習慣、成為素食主義者有助于節約用水。斯德哥爾摩國際水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Wat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在會中指出,如果按照目前西方的飲食趨勢,到了2050年我們將沒有足夠水資源用以灌溉農田并生產糧食,以滿足那時90億人口的需求。
科學新發現:“浩克”蛋白質能調節人體肌肉生長
近日,《美國實驗生物學會聯合會期刊》(The FASEB Journal)有文章顯示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特殊的蛋白質,阻斷該種蛋白質的功能后,機體的肌肉生長與體重增加效果顯著,該發現有望使人們不用去健身房,便可擁有健美的身材。這項研究對肌肉萎縮癥、第二型糖尿病和肌肉發炎引發的問題都有重要意義。由于肌肉再生和修復過程與肌肉首次形成的方式類似,因此這些結果未來或許能運用在改變肌肉生長和加快傷愈過程的方面。
專家:90%的心臟病患者攝取的蔬果較少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根據香港醫院的調查,香港近9成的心臟病人有不良的飲食習慣,即每天吃少于5份的蔬果;另外約7成病人缺乏運動,約兩成人吸煙。比例上要比缺乏運動及吸煙者要高,反映飲食與心臟病之間的關系密切。不良的飲食習慣人士比有良好飲食習慣者患上心臟病的機率要高出4成。專家建議,醫院對心臟病人的復健療程及宣傳要提供清晰的指引,包括學習情緒控制及良好生活習慣,例如1份蔬果的意思就是指1碗的熟菜或拳頭大小的水果;或每餐都要吃魚,以吸收更多的健康蛋白質,并且在物理治療師協助下做運動。
嘗試果汁代替脂肪——健康型巧克力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配方巧克力,該種巧克力以果汁代替了脂肪成分,使巧克力的脂肪含量降低了一半,同時保有了巧克力的口感。
研究人員斯特凡·邦(StefanBon)指出,脂肪是巧克力令人“上癮”的原因所在,巧克力口感滑嫩、化于舌尖,具有“脆裂感”。
為了維持這些巧克力的特性,并降低脂肪含量,斯特凡·邦與研究團隊將柳橙、蔓越莓汁這兩種果汁滴入牛奶、黑巧克力及白巧克力中。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方法不會破壞脂肪的晶體結構,這種結構賦予了巧克力較好的光滑度、硬度和入口即化的口感。
然而使用果汁做配料,確實會使巧克力帶有水果味,研究人員稱,如果連巧克力的味道也希望保持原樣,則可以用經過特殊調配的水和維生素C來代替果汁,從而使巧克力的味道也保持不變。
最新研究:細菌或掌控人類情緒和食欲
2012年6月13日在《自然》上發表的兩篇論文中提到,人體內外其實一直生活著多達1萬種以上的不同微生物物種??茖W家認為,這個數據庫可以改變醫生對感染等問題的看法,從“某類細菌致病”的觀點,轉變為“某種因素改變了人體健康微生物生態”。一些疾病被認為和微生物有聯系,比如克羅恩病和肥胖癥等。而某些特殊的細菌甚至能對人腦產生作用,進而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其實,我們一直在細菌的“控制”之下。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細菌專家羅布·科尼特發現,腸道細菌能夠“控制”我們的食欲。肥胖人士的腸道內,擁有與其他人不同的細菌。這些細菌消耗了更多能量,因此會決定我們吃多吃少,甚至會讓我們產生強烈進食零食的愿望;《普通精神病學文獻》中,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發現,女性感染了剛地弓形蟲可能會導致有“自殺”傾向;有科學家在智利北復活島上神秘的摩埃石像附近泥土里發現了一種細菌,能有助于治療腦退化和憂郁癥。
轉基因大米人體試驗 中美雙方各執一詞
(2012年9月1日)
8月31日國內一些網站刊發\"美國一科研機構選取湖南省衡陽市一所小學的學生進行轉基因大米人體試驗\"的報道。美國塔夫茨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公共關系助理主任安德莉亞·格羅斯曼稱,實驗前征得了所有兒童家長的同意。所有參與試驗的兒童都接受了一定形式的維生素A。而湖南衡陽方面卻否認這一說法,稱從來沒有跟美國機構合作過。中國疾控中心也于9月5日晚發表聲明否認了參與組織轉基因“黃金大米”人體試驗的傳聞。
正大集團等多家飼料企業涉案地溝油
(2012年9月3日)
健康元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河南焦作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涉嫌采購地溝油制藥,并“用于生產制藥原料”,以“正常豆油”名義銷售給山西正大有限公司、襄樊正大有限公司等50余家飼料企業。目前正大集團承認曾有豆油摻假。這些購入的豆油主要用于制作抗生素藥物所需的菌落培養的營養源,如果這些地溝油中含有某些易于菌類吸收的重金屬成分,就會增大藥物安全的風險性。
我國綠色食品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4%
(2012年9月3日)
經過20多年的發展,綠色食品現已成為政府主導的公共品牌和國內外市場認可的知名品牌,其產品質量倍受關注。據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標志管理處處長余漢新在9月3日于昆明舉行的2012中國商標年會上披露,多年來的監督抽查結果表明,綠色食品產品抽檢合格率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2011年,綠色食品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4%。
青島:豆芽黑窩點被端 臟亂差偷用非法添加劑
(2012年9月3日)
青島萊西市食安辦聯合公安、工商、質監等部門,通過摸排小作坊掌握到線索,打掉了含有非法添加劑“無根豆芽素”的豆芽加工黑窩點3處,查獲有毒有害豆芽300余公斤。執法人員發現部分已經做好的豆芽放在一個大筐里,看上去“賣相”不錯,又白又肥、沒有根。在這三處豆芽加工黑作坊里,執法人員還查獲了非法添加劑“無根豆芽素”110支。
食品添加劑濫用 成都兩家企業抽檢不合格
(2012年9月4日)
成都市質監局、成都市工商局對成都企業生產的蜂產品、膨化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水產加工品、成都市流通環節豆制品市場等食品進行了抽查。其中,由成都市家能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家能大刀牌牛肉絲味膨化食品”以及四川夸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破壁蜂花粉豆”,分別被檢出“甜蜜素”和“檸檬黃”。按照GB276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膨化食品不允許使用甜蜜素,蜂花粉不允許使用檸檬黃。
碧生源廣告欺騙消費者
(2012年9月4日)
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碧生源常潤茶的功能僅為改善便秘;而廣告中,口臭、色斑、痤瘡甚至失眠健忘等,都納入了療效范圍。其主要成分番瀉葉,在醫學專家看來更是需嚴格控制的“瀉藥”。該產品廣告還因嚴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夸大保健功效等原因,上過廣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黑榜\", 2007年至2009年,僅在廣東一地,碧生源就接到了19份公開警告。
原漿酒亂戰:混淆概念 度數雜亂 價格不一
(2012年9月4日)
原漿酒是指糧食通過曲霉發酵成酒,完全是不勾不兌的原始酒液。隨著國內消費升級和白酒競爭加劇,白酒業開始刮起“原漿風”,至少60家酒企推出原漿酒,宣稱“純糧釀造”,定價比同度數其他產品貴一些。由于國家標準的缺失以及行業監管的缺位,原漿酒的價格和品質都由企業說了算,消費者只能糊里糊涂地為所謂的原漿酒買單。
牛初乳產品仍正常銷售 業內指“禁令”解讀有誤
(2012年9月3日)
9月1日起,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制品。相關企業表示并非“牛初乳禁令”,牛初乳產品仍在正常銷售。獨立包裝的純牛初乳粉不受新政影響,按照衛生部文件對質檢總局的答復,基于審慎原則,9月1日以后不得在三類食品中添加牛初乳,它們分別是嬰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
蛋類食品這樣吃
雞蛋、鴨蛋、松花蛋是我們常吃的蛋類,這類食品如何煮、怎樣吃,是有竅門的。吃法得當,能吃出營養,否則,將對健康不利。
雞蛋煮兩分鐘 煮雞蛋時冷水入鍋,熱水入鍋蛋殼容易裂開。煮的時候慢火升溫,水開后煮2分鐘,?;鸷笤俳?分鐘左右即可。這樣煮出的雞蛋溏心,不軟不硬,口感很好。如果煮的時間太長則煮過頭了,蛋白蛋黃都很硬,難吃又不易消化。
蒸蛋用溫開水攪拌 有人愛吃蒸雞蛋,蒸蛋時蛋液里要放些溫開水,然后攪拌均勻,這樣蒸出的蛋軟嫩,水開后蒸8~10分鐘關火,先不要掀鍋蓋,燜上5分鐘左右即可。
吃松花蛋放點醋 松花蛋營養豐富,特別是其蛋白質性質有顯著的變化。每100克松花蛋中,氨基酸總量高達32毫克,為鮮鴨蛋的11倍,而且氨基酸種類多達20種。松花蛋有獨特風味,能刺激消化器官,增進食欲,使營養更容易消化吸收,并有中和胃酸、降低血壓的作用。
由于松花蛋的蛋白和蛋黃中含有大量堿性成分,吃松花蛋時要放點醋,可中和其中的堿,使胃免受刺激。
松花蛋不要放在冰箱里儲存 松花蛋是用堿性物質浸制成的,蛋內包含水分,放在冰箱內儲存,水分就會結冰,影響松花蛋原有的滋味;吃不完的松花蛋,宜放在塑料袋里密封保存,可存3個月風味不變。
咸鴨蛋出油最好與普通鴨蛋相比,咸鴨蛋中部分蛋白質被分解為氨基酸,由于鹽腌,使蛋內鹽分增加,蛋內無機鹽也隨之略增。生蛋黃中的脂肪由于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看不出含有油脂,腌制時間久了,蛋白質會變性,并與脂肪分離,脂肪聚集在一起就成了蛋黃油,蛋黃中帶有紅黃色卵黃素及胡蘿卜素,溶于蛋黃油呈紅黃色,咸蛋油汪汪的,誘人食欲,咸鴨蛋出油則是腌好的標志。
特別提醒:咸鴨蛋中鈣質、鐵質等無機鹽含量豐富,含鈣量、含鐵量比雞蛋、鮮鴨蛋都高,因此是補充鈣、鐵的好食物。但咸鴨蛋含鹽高,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人不宜多吃。
(文章作者:李清燕)
食療緩解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的發生與許多因素相關,比如心理壓力大、精神緊張、情緒波動起伏大、睡眠質量不佳,這些均能引起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內分泌紊亂,導致機體內環境失衡,口腔內細胞免疫力下降,口腔潰瘍也便不請自來了??谇粷兛赏ㄟ^飲食療法緩解。
蘋果療法 取1個蘋果(梨也可以)削成片放至容器內,加入冷水(沒過要煮的蘋果或梨)加熱至沸,待其稍涼后同酒一起含在口中片刻再食用,連用幾天即可治愈。
鮮藕蘿卜飲 生蘿卜數個,鮮藕500克。上述二者搗爛絞取汁液。清熱除煩,生津止渴。每天含漱數次,連用3日。
陳皮蓮肉煲水鴨湯 陳皮6克,去芯蓮子肉30克,薏米30克,懷山藥12,生姜10克,水鴨肉250克。先將水鴨肉用清水洗凈血污,斬件;薏米用鐵鍋炒至微黃;蓮子肉洗凈;懷山藥用水稍浸;陳皮、生姜用水洗凈;將全部用料一同放進湯煲內,什么藥治療口腔潰瘍。插足清水,治口腔潰瘍的偏方。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煲兩小時,出鍋調味即可。
參芪粥 黃芪15克,黨參15克,薏米60克,扁豆15克,紅棗兩個,大米100克。將薏米、扁豆炒至微黃,紅棗去核;用清水洗凈黃芪、黨參放入砂鍋內,加過量清水煎汁;藥汁煎好后,去除汁中的藥渣,將炒薏米、炒扁豆、紅棗肉和大米一同放進藥汁中煮沸,然后再用文火熬煮成粥。
蛋花綠豆湯 綠豆1小把、雞蛋1個、白糖適量。綠豆沖洗干凈,加適量清水浸泡10分鐘。雞蛋打入碗內。將雞蛋打散,打的越散蛋花湯越細膩。泡好的綠豆,瀝干水分,放入鍋內。加入600毫升清水。將綠豆湯煮開鍋。開鍋后再煮5分鐘左右,湯色變綠,就可以。綠色的湯最解暑,去火。取滾燙的綠豆湯,沖入蛋液內。將蛋液與綠豆湯攪拌均勻。加入適量白糖,依據自己口味添加,每日早晚各一次。
參蓮棗飲 玄參90克,丹皮、炒棗仁各30克,柏子仁、蓮子心各9克。用水清洗,入砂鍋中,加水300毫升,小火煎煮30分鐘,去渣。加水再煎,濾取汁液,將兩次所得藥汁歸并,加白糖少許,分3次服用,每日l劑。養明降火;適用于心火過旺,口腔潰瘍,口干舌紅,渴欲飲冷水。
(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