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城市發展的腳步橫掃一切舊日的模樣,當經濟的浪潮淹沒一切往昔的景色,有一抹綠在默默地為歷史拾荒,這一抹綠便是著名軍旅收藏家張新寬。張新寬系濟南軍區某部原副師長,80年代初,當他帶領部隊幫地方修公路時,發現散落在民間的漢畫像磚受到嚴重的破壞,這些珍貴的漢畫像磚被農民用在牛棚上、豬圈上、茅坑上,甚至砸了填坑修路。從那時起,張新寬就開始了他的收藏之旅,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從搶救性地收藏和保護漢畫像磚,到研究性地收藏漢畫像磚,張新寬目前已經做到了全國三個第一:一是數量5000多塊為全國第一;二是精品磚成規模、成系列為全國第一:三是收藏的地域范圍之廣為全國第一。因此張新寬成為著名軍旅收藏家,中國漢畫像磚收藏第一人。三十年來,張新寬還始終堅守三個一:一塊不賣:一塊不送人;一塊不交換。為了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張新寬又于2007年自費建立了青島崇漢軒漢畫像磚博物館。
2011年7月20日,在上海市虹口區的朱屺瞻藝術館舉辦了“崇漢軒中國漢畫像磚精拓展”,130多幅從二千多年前的漢畫像磚上精拓出的拓片被更多的人觀賞和傳揚。目前,青島崇漢軒漢畫像磚博物館正在籌備參加2012年1月17日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古代字畫展,讓更多的人了解漢畫像磚,了解歷史的痕跡。
如果說一開始張新寬的收藏是不被認可的偏執的話,那么他長年的堅持打動了無數的人,和他道加入歷史的拾荒的道路,他們為文化的前進做出貢獻,也為歷史的沉淀努力。這偏執終于從個人的義舉變成可持續發展的收藏。終于,多年后的孩子們還能知道,在遙遠的從前,人們是如何生活,且又如何美化自己的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