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依賴各種藥物和先進的儀器撐到八九十歲,另一些人,在純天然甚至是艱苦的環境里,自然而然地活到90歲、100歲,這兩種狀況下,生命的質量是有本質區別的。
105歲,獨居,洗衣,做飯,吃肉,愛美……在廣西桂林市永福縣的蘇橋鎮,生活著一位百歲老人莫三妹。她從小就在蘇橋鎮生活,所住的村被當地人叫做“掛鳥樹”。
居住:住老房子因為“不舍得”
來到蘇橋鎮后,行走了十幾分鐘,筆者找到了莫三妹老人的住處。一進院子,撲鼻而來的就是濃郁的玉蘭花香,院子里鋪滿了鵝卯石,整個院子顯得涼爽幽靜。莫三妹住的是一間很大的舊式木樓,對面的一間很大的房子長期沒人用,已經被鎖了起來。
剛進屋的時候,莫三妹正在廚房擇菜。老人一米五的個頭,微微有些駝背,但是精神很好。看到筆者,老人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活,和我們聊了起來。
莫三妹說,自己是地道的蘇橋鎮人,結婚的時候才從旁邊的村搬到了這里。她笑著說,如今自己五代同堂,叫她“奶奶”的人越來越少,大多人都是叫她“太太(太奶奶)”。
莫三妹得意地說,自己的老房子有70多年的歷史,冬暖夏涼,比城市的房子好很多。“我1959年搬去南寧,和兒子一起住,快2000年才搬回來的。”在老房子住了幾十年,有感情,所以她一個人又搬回來住。“我孫子一個月來看我一次,旁邊也有侄孫照顧,我自己也能煮飯、洗衣服,生活沒問題。”
飲食:一餐吃四兩米
筆者詢問莫三妹胃口怎樣,她說自己一頓飯吃四兩米,“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莫三妹說,剛結婚時她住在對面廢棄的房子里,那時候17個人一起住,由于最年輕,吃飯的時候輪到自己,幾乎沒剩什么了。“我們吃飯的時候,17個人排隊盛飯,到我的時候,就只能吃鍋巴了,菜也不多。”
現在,生活水平好了,莫三妹每個月肉錢是100元,主要買豬肉和魚。莫三妹表示,自己特別喜歡吃米飯,一餐要吃四兩米,一些年輕人也趕不上。有時候,她還會用自己種的黃豆煨骨頭吃。“現在又不缺錢,不受氣,天天有飯吃,米也大把,油也大把,就多吃點。”
在永福,曾有專家對百歲老人進行調研,大部分百歲老人都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與常人無異。數據顯示,人體每天至少需要攝取1500卡的熱量,而永福的長壽老人,年輕時大多生活貧窮,吃過很多苦,飲食習慣偏清淡,很少吃肉。他們的日平均攝入熱量只有1440卡,專家表示基本達到了收支平衡。
身體:90歲后,醫院不給她開藥
在永福,凡是百歲老人每年都能享受免費的上門體檢。前一個月,莫三妹剛做完檢查,身體整體不錯,就是因為老毛病風濕病,需要堅持用藥。筆者發現,莫三妹的手指關節因為多年的風濕,已經出現變形,變得很腫。
莫三妹說,自己的身體一直很好,很少去醫院,但因為風濕病,有時候一兩個月要去衛生院拿點藥,可是從幾年前開始,衛生院已經“不敢”給她看病、開藥了。“醫院說我年紀大了,不敢隨便給我看病、開藥,怕出問題,把我給醫死了。”所以這幾年,都是莫三妹的孫子從南寧帶風濕藥給她,效果也不錯。
莫三妹郁悶地說:“我才不求醫院給我開藥。”說話時,口氣頗像個孩子。
心態:年輕“受氣”現在看得開
在對永福百歲老人的研究中發現,一些負面的經歷雖給老人們帶來了悲傷的回憶,但也讓他們認識到活下去的意義。如生活艱難、感情不順,導致老人不追求物質生活,只要能吃飽穿暖就心滿意足了,可以做到知足常樂。
莫三妹年輕的時候,除了每天干農活之外,用她的話說就是“吃也沒有吃,穿也沒有穿,還很受氣”。原來,莫三妹的老伴脾氣很差,三天兩頭打她,下手還很重,經常打得她眼冒金星。“我公公對我很好,勸我老公別打,最后他就關起門打我。而且他還出去耍女人。”
談起這一段遭遇,莫三妹并沒有顯得情緒低落,反而很灑脫。筆者問當時是否想過分開,莫三妹笑著說:“娃都有了,離什么婚喲,把孩子帶大,我就可以享福了。”
愛美:105歲依然會打扮自己
雖然已經是105歲高齡,但莫三妹依然很“臭美”。在筆者采訪時,莫三妹戴著一條水晶項鏈,耳朵上戴著銀耳環,手腕上除了手表外,還有一個玉鐲和銀鐲,手指上有一枚戒指,可謂是一樣都不落。莫三妹笑著說,這些首飾大部分是兒子和孫子送的,自己很喜歡戴。當筆者贊嘆漂亮時,老人羞澀地笑了起來。
人老心不老,或許也是莫三妹長壽的原因之一。這種心態,讓筆者想起了調研永福百歲老人的專家的一句話:“一些人,依賴各種藥物和先進的儀器撐到八九十歲,另一些人,在純天然甚至是艱苦的環境里,自然而然地活到90歲、100歲,這兩種狀況下生命的質量是有本質區別的。”
新聞:有人出500元買老人飯碗
從幾年前開始,全國各地經常有人來看望莫三妹,探訪百歲老人的生活,取取“長壽經”。曾經有一位50多歲的北京女性來看望莫三妹,走之前,她特別希望老人能將吃飯的碗送給她,沾沾福氣。
莫三妹人很樸實,愿意送她其它紀念品,但不愿送碗。“你把碗拿走了,我拿什么吃飯呢?”于是,這位女性表示,自己愿意出500元買老人的碗,莫三妹依然不愿意。最后,這位女性去集市上買了兩個碗,共8元錢,跟老人換。莫三妹便同意了,還很高興地說:“這碗是最新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