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伴隨著iPhone、iPad及Android設備出貨量的迅猛增長,移動應用程序徹底改變了智能手機。現在,面向Mac和Windows PC的應用程序商店在改變著我們在筆記本電腦和桌面PC上的工作方式,這種改變有好有壞。
蘋果在2008年推出iPhone應用程序商店時,很少有人認識到它帶來了多徹底的變化。四年后,大家都能明白應用程序商店顛覆了軟件行業,掀起了波及范圍遠不止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序熱潮。
現在,應用程序商店模式正在席卷桌面PC。蘋果在2011年1月推出了Mac應用程序商店,這個市場的下載量已經超過了1億人次。等到今年晚些時候發布Windows 8后,微軟也將推出Windows商店,這是該公司為桌面和平板電腦應用程序開設的第一個集中式地方。
為了弄清楚應用程序商店在如何改變桌面軟件,《PCWorld》雜志采訪了軟件開發商和研究分析公司。許多開發人員對應用程序商店提供的易于分發、簡化結算這個優點滿懷熱情,這不足為奇;不過這些商店也帶來了挑戰——有些挑戰是桌面PC特有的,而另一些挑戰自iPhone應用程序商店問世以來就困擾著智能手機。
桌面應用程序VS移動應用程序:相同的模式,不同的口味
雖然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商店帶來了占用資源少、一次性使用的程序,但是開發人員并未準備放棄桌面應用程序。我采訪過的開發人員認為,功能完備的軟件遠未銷聲匿跡;它們在桌面應用程序商店仍然會有一席之地。
語音識別軟件公司Nuance Communications的產品經理Bill Taylor認為,體積小巧、功能有限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是技術局限性(如早期手機上的處理器功能弱、存儲容量小)的產物。他表示,功能更強的設備配備了功能更強的微處理器和更大內存,因而會帶來功能更強的應用程序。
Taylor說:“我認為,從用戶的角度來看,有一種更無縫的體驗大有意義。”他表示,為了完成一項任務,比如編輯圖像或更新電子表格,就需要在你的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上換用五個應用程序,這根本就不是多出色的體驗。
到目前為此,Taylor的直覺似乎是正確的。在Mac筆記本電腦和桌面PC上,用戶們愿意為出色的軟件掏更多錢。據市場研究公司Distimo聲稱,在Mac應用程序商店的前100款應用程序中,平均售價是22.54美元。這比前100款iPhone應用程序的平均價格高出20美元左右。Mac應用程序商店相當于大受歡迎的iOS設備應用程序商店的桌面版,旨在簡化Mac用戶查找和購買適合自身電腦的應用程序的方式。
雖然“免費增值”(freemium)商業模式在iOS上大獲成功,但在Mac應用程序商店上銷售程序的Mac開發人員還沒有追捧免費增值這種大行其道的銷售方式。“免費增值”這個術語有點專業,指免費的應用程序通過應用程序內購買(in-app purchase),吸引你掏錢來發掘更多的功能。收入最高的Mac應用程序中只有4%采用“免費增值”模式,而移動應用程序商店中有50%采用這種模式。
雖然懷疑應用程序商店的人士老是對這些商店嗤之以鼻,覺得它們銷售的是無聊的消遣類程序,而不是專業的桌面軟件,但是這種污名主要與手機和全尺寸PC之間的差異有關,而不是與應用程序商店的商業模式有關。據Distimo和AppFigures的市場研究人員給出的數據顯示,在iPhone上,游戲是一類主要的應用程序。不過在 Mac應用程序商店,實用程序最受歡迎,辦公應用程序是三大類別之一(不過公平地說,游戲和娛樂類應用程序也很受歡迎)。數據表明,在桌面PC上,無聊的應用程序及其他消遣類應用程序就不是很熱門。
“人們喜歡安裝軟件”
這倒不是說,更小巧、更便宜、一次性使用的應用程序在桌面應用程序商店中不會扮演角色。但它們會吸引用戶遠離開放的互聯網,而不是蠶食比較龐大的應用程序。
OfficeDrop公司的營銷副總裁Healy Jones在他公司為文檔掃描服務發布了移動和桌面應用程序后,立即注意到遠離互聯網的這種轉變。
Jones強調,專門提供可搜索云存儲服務的OfficeDrop表示,用戶通過其應用程序來參與的幾率是通過Web瀏覽器來參與的七倍。自從2011年發布首批應用程序以來,OfficeDrop的用戶群已從7000個增加到了140000個。
Jones說:“我們之前認為,人們不想安裝軟件;云計算意味著,人們可能會使用瀏覽器與軟件進行交互,根本沒必要安裝什么軟件。我們大錯特錯。人們喜歡安裝軟件。”
Inrix公司的消費者和移動應用程序副總裁Kevin Foreman想在遠離互聯網的這種轉變中大發其財。過去這家公司把其流量數據賣給MapQuest等互聯網服務商;但是面對Windows 8,Inrix將發布第一批原生的桌面應用程序,幫助人們在上車前避免道路堵塞。
軟件歸來:互聯網過時了
Foreman說:“我們過去置身于應用程序中;全世界告訴我們,別再下載應用程序,因為會感染病毒之類的東西,我們都遷移到了互聯網上。我們兜了個大圈,回到了原處。現在,我們又回到了以應用程序為主的世界。”
Foreman表示,現在區別在于,生態系統落到了蘋果、谷歌和微軟這少數幾家大廠商的手里,所以應用程序開發人員有更大的機會被發現。軟件開發商現在必須考慮對應用程序商店進行優化,以便讓自己引起注意,而不是致力于搜索引擎優化。
我不想加入原生應用程序與開放式互聯網孰優孰劣的爭論。另外許多媒體就這個話題展開了大量的討論。但是從開發人員實際發現的結果來看,我們發現許多用戶嚷著需要原生桌面應用程序,之前他們卻認為互聯網應用程序就夠了。
受監管者控制
密切關注過蘋果嚴加看管iOS應用程序一貫做法的人知道,應用程序商店并不是向所有開發人員敞開大門。軟件開發商乃至用戶完全由控制應用程序商店的廠商說了算。出于安全或經濟上的考慮,這些監管者可能對上架軟件的類型有所限制,它們可能隨時改變規定。
只要問一下對蘋果新的沙箱要求有了解的開發人員,這個安全措施限制了應用程序可訪問的系統資源。在Mac應用程序商店,一些應用程序現在落后于直接下載的對應應用程序,因為開發人員在努力添加沙盒技術,等蘋果審批通過。
Opera Web瀏覽器的產品經理Arnstein Teigene說:“我們最近提交的這款應用程序就遇到了一些問題,這歸因于蘋果要采用一套更嚴格的流程,它要求所有應用程序都采用沙盒技術。”其最新版的瀏覽器還沒有獲得蘋果的審批。“對我們來說,讓所有不同的插件可以正常運行變得難度相當大,因為我們需要與第三方軟件進行聯系。”
與大多數移動應用程序商店不同的是,開發人員及用戶在桌面端有一個替代辦法:他們可以發布自己的應用程序,以便通過互聯網直接下載,完全繞開限制重重的應用程序商店。
但是走直接下載這條路也有其缺點。比如說,微軟的Windows商店將是唯一讓用戶可以找到Metro類應用程序的地方。略過這個商店的開發人員無法充分發揮Windows 8的獨特功能,比如并行運行的應用程序、通用的應用程序內搜索或是共享內容的charms欄。而在Mac上,只有來自應用程序商店的軟件才能夠使用iCloud在諸設備之間同步數據。
應用程序更新讓人疲乏
有了集中式應用程序商店,用戶們不僅只需到一個地方去查找和購買應用程序,還有了便于更新應用程序的一站式商店。雖然如果你有幾十個應用程序要重新下載,這種方案會帶來一些棘手問題,但是這也意味著啟動時彈出來或塞滿任務欄的通知會比較少,可能會加快新功能和修正版的分發。
Inrix的Kevin Foreman表示,他驚訝地發現,用戶在移動設備上經常點擊“更新所有”,而不是厭惡那么多的更新。現在他預計,這股趨勢在桌面軟件領域會繼續下去;他認為,用戶愿意更新很大程度上出于信任和方便。他說:“他們知道,應用程序得到了監管者的審批,不會給自己帶來危害,所以何不獲得最新最好的應用程序?”
OfficeDrop的Healy Jones很高興把更多的更新分發到桌面用戶,因為新版本帶來了用戶的進一步互動。他說:“應用程序商店讓人們知道‘你剛才試用的那個應用程序其實已得到了改進,’然后它會提示你再試一下。所以發布應用程序,然后逐漸改進,這個策略實際上是一種成功的營銷策略。”
不過在桌面端,一些開發人員習慣于啟動付費的更新。遺憾的是,Mac應用程序商店和即將發布的Windows商店都沒有取代這種做法的機制。開發人員想對大幅改進的應用程序收費,就得發布另一個版本的軟件,或者以應用程序內購買的方式銷售額外功能。
Bjango的主管兼首席設計師Marc Edwards表示,這兩種方法并非在所有情況下都行得通。這家公司在Mac應用程序商店之外的地方銷售大受歡迎的iStat Menus。他指出:“版本2與版本1常常沒多少相似之處。如果我們希望某個重大更新以應用程序內購買的方式出現,可能得把應用程序的兩個版本納入到一個程序中。這有點笨拙,不適合我們的工作方式。”
這又回到了監管者問題。如果開發人員想獲得應用程序商店帶來的大范圍分發,他們就要調整商業計劃,符合應用程序商店的規定。Edwards認為應用程序商店模式“很棒”,預計在合適的情況下,將來Mac產品都將完全來自蘋果的應用程序商店。
不是另一場孤立的革命
iPhone應用程序商店一發布就震撼了技術行業,因為它使得移動軟件更容易購買,用起來更有趣。它還充分發揮了智能手機硬件(方向感應器、圖形處理器和攝像頭)的優勢,這是互聯網應用程序所無力企及的。又由于應用程序商店是唯一下載新iPhone軟件的地方,它更容易成為一種矚目的現象。
桌面應用程序商店不會給我們使用軟件的方式迅速帶來一樣巨大的影響。Mac應用程序商店一直很受歡迎,但是由于人們已經在其他地方可獲得它的諸多優點,比如數字分發和全面訪問設備硬件,它本身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計算。桌面應用程序商店只不過以集中結算和分發的形式增添了便利性。
我們使用軟件方面的下一個巨變將來自在線服務,它們將充當粘合劑,負責把所有這些新的應用程序和平臺結合起來。正如Inrix的Kevin Foreman所說:“在2012年,只有我和我的服務商。如果你想一想Netflix和Pandora,或者甚至電力,我其實并不關心誰來供電,我只希望把設備的電源插頭插到墻壁上后,就可以使用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