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西海岸的著名城市舊金山,是一個百去不厭的地方。雖然之前已經去過多次,但每一次去都能看到一些之前未曾見過的景象。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來每一處風景都不簡單。
這一次,我攜帶了尼康最新上市的專業級數碼單反相機——D4,以及三支定焦鏡頭(28mm/F1.8、50mm/F1.8、85mm/F1.4)和一支變焦鏡頭(AF-S 70-300mmG VR),基本上可以滿足各種光線和各種拍攝距離的需求。
6月份的舊金山,通常的天氣是晴朗而涼爽,氣溫在10℃到20℃之間,幾乎不下雨。如果不穿件外套,在早晚時段海風吹過的時候,經常會凍得打哆嗦。
清晨5點多,因時差,早已經醒來的我蜷縮在酒店房間里,從窗戶看到了這樣的景色:金色的光芒從云縫中噴薄而出,而整座城市還在沉睡。出現在鏡頭中的大橋并非金門大橋,而是更早修建而成的舊金山灣大橋。
過了日出的黃金時刻,整座城市的立刻變成了另一種風格:明亮、刺眼、藍天白云。我不禁感嘆:這空氣質量怎么就這么好啊?PM2.5指數目測也就10以內。
提起唐人街,或許大家第一時間想起來的是紐約或者洛杉磯的唐山街,其實在美國的較大城市里,幾乎都有一條唐人街(China town)。舊金山的唐人街面積不大,前后也就幾個街區,但味道卻是絲毫不差,各種商鋪、飯店齊全,甚至菜市場都跟國內如出一轍。
金門大橋,舊金山的標志性建筑。此前每次前來,都只是在橋頭稍作停留,甚至是因為濃霧天氣,只能在橋上坐車過一趟,而未見其真容。這一次,天氣出奇的好,驅車爬上橋西北側的山頂,終于看到了一個更加完整的金門大橋,整個城區也與大橋出現在了一個畫面里。
每一個旅行團,都會帶游客去舊金山的一個著名景點:九曲花街。這一次,我選擇了一個游客罕至的地方:馬賽克臺階(Tiled Steps)。這個臺階位于Moraga街東側末端,第15大道和16大道之間陡峭的山坡上。整個臺階的圖案由藝術家設計,并得到了周圍居民的捐助和義工支持。在臺階的每一塊圖案上,都刻有捐助人的名字(大都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馬賽克臺階并非一個公共景點,并且也不希望吸引游客,因此很少有相關的資料提起這個地方。
在下面的網址,你可以了解到關于這個地方的詳細信息(英文):
http://www.tiledsteps.org/
在舊金山市區北側約20公里遠的地方,有一處罕見的紅杉森林公園——Muir Wood,是多年來強烈地震后僅存的未被破壞的紅杉林,樹干高度可達100米以上。電影《猩球崛起》的劇情所在地就在于此。清晨,在這樣的森林里面徒步,呼吸著濕潤而充滿木草氣息的空氣,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勁兒了。
舊金山,在大約11公里×11公里的區域之內,匯集了各種不同的文化、膚色、建筑和風景。從飛機的舷窗看下去,整座城市整潔而生機盎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在飛機上昏睡了不知多久,醒過來打開遮陽板往外一看,居然是這般冰天雪地的景象。看看時間,估計是在阿拉斯加上空。北美洲最高峰麥金利峰,是否就藏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