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府做出的任何決策都應以最廣大人民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國民幸福指數開始進入決策者的視野,為政府作出科學合理的決策提供更為全面的依據。本文從影響國民幸福指數的因素分析入手,認為政府在決策時,經濟發展和民生應成為最為關鍵的問題。
[關鍵詞]政府決策 國民生產總值(GDP) 國民幸??傊?(GNH) 國民幸福指數(NHI)
[中圖分類號]F1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623(2012)01-0110-03
[作者簡介]唐安杰(1963—),湖南永州人, 湖南省郴州市強旺新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評標專家,中國城市研究院特邀專家,中國未來研究學會會員,研究方向:宏觀經濟分析、戰略規劃、城市經濟和體制改革。
長期以來,國家將國民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作為衡量一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隨著我國社會發展步入新的歷史階段,大多數民眾已經擺脫了基本生存需求的制約,而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即精神上的滿足,人際關系的融洽,社會環境的和諧及自我價值的實現等。追求生活質量的全面提升,開始成為多數人的一種客觀需求。因此政府應逐漸把以追求國民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為目標,轉變為以提高國民幸??傊担℅NH)作為社會宏觀決策的主要依據。
一、GDP與GNH的內涵
經濟學常用國民生產總值(GDP)衡量一國或地區國民經濟發展的綜合水平。GDP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政府以提高GDP為目標,加速地方的經濟發展。但是,不少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長,以犧牲人們生活的環境為代價或者沒有兼顧社會公平,以致地方GDP得到提高,卻沒有使居民感到幸福,甚至居民生活質量總體還有所下降。如果政府政策沒有考慮良性經濟增長和社會環境和諧發展,那么單純追求GDP則不能達到政府為民著想,為民幸福的目標。
國民幸??傊担℅NH)最早由不丹王國的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于1972年提出,他認為政策應該關注人民幸福,并以實現人民的幸福為目標。他提出,人生基本的問題是如何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平衡。在這種執政理念的指導下,不丹王國創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經濟增長、文化發展和環境保護四項內容組成的“國民幸??傊担℅NH)”,強調社會經濟應該是可持續的、均衡的發展。
GNH所核算的是國民幸福總值,而幸福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很難用一個像衡量產出水平那樣的GDP指標來度量,因此可以用一種傳遞和替代的辦法,從社會健康、福利、文化和環保的角度定義幸福,通過設置一些相關的社會指標間接計量。它反映人們的幸福,主要包括人們對生活總體以及主要生活領域的滿意感、在現實生活中體驗的快樂感、由于潛能實現而獲得的價值感。河南平頂山測算居民幸福指數(NHI)①包括與民生有關的收入水平、消費結構、科教文衛體、生存狀況、節能減排(生活環境)及可持續發展五大領域的16個指標。陜西省在抽樣調查的基礎上編制幸福指數,包括從身心健康、社會幸福(社會保障、社會環境)、經濟收入、自我價值實現、家庭幸福和人際關系等多維度構建了指標體系。
二、影響國民幸福指數的因素分析
國外對幸福指數的研究起步較早,側重于微觀。幸福指數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國經濟學家保羅· 薩繆爾森(Paul A.Samuelson),他認為幸福=效用/欲望,效用越大,欲望越小就越幸福。他列出影響效用的因素有:物質財富、健康狀況、生活環境、社會公平、人的尊嚴和自由的實現;影響欲望的因素有:人的個性、人生觀、忍耐力、內在修養等。
我國學者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幸福指數。北京大學劉偉教授認為,影響國民幸福指數的因素主要包括政治自由、經濟機會、社會機會、安全保障、文化價值觀、環境保護6類。中國社科院邢占軍教授認為幸福指數測量的是人們的幸福感,反映的是國民主觀生活質量,影響幸福指數的因素主要包括社會發展水平、歷史文化背景、個人所在社會階層、個人生存狀況和改善預期及現實程度等。
從國內外學者對幸福指數的研究看來,影響幸福指數的因素固然很多,但經濟無疑是最根本的因素之一。沒有一定物質財富的積累和國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就根本談不上國民的幸福感。而在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后,一些非物質因素對人們幸福感的影響會越來越大。馬斯洛(Maslow)認為人的需求可依次分為生理、安全、愛和歸屬、尊重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個體的生存和發展與這些需求的滿足有關。當人們對基本生活需要的滿足感和充裕感達到后,便開始尋求社會生活的安定感和公平感、人際交往中獲得的愛與歸屬感、自我價值的體驗與實現等,人們對公共教育、醫療衛生、就業、社會安全保障以及社會公平等經濟因素的需求就會越來越強烈。另外,由于幸福與人們的主觀感受分不開,因此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乃至不同的文化教育、宗教信仰也會影響人們對幸福的感受。
三、政府決策的依據
政府職能是多方位的,其效果也是多方面的。政策決策是否科學,是否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是否形成服務型政府,其指標不僅僅表現在經濟上,還應表現為多個方面的綜合。今天幸福指數已經開始進入各級決策者的視野,并成為一種重要的政策目標。國民幸福指數的上升,是考察政府決策是否科學的重要尺碼。將幸福指數作為一種決策指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是衡量社會發展進步監測社會良性運轉的重要指標,是社會政策調整的重要依據,是完善政府政策評價指標體系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國內生產總值指標的不足。將提高國民幸福指數納入政府政策評價體系,作為評價地方領導干部的重要標準之一,能促使地方政府既重視發展速度,又重視發展質量,彌補了以經濟增長為主要考核內容的缺陷,使政府的考核體系更加科學合理。
四、提高國民幸福指數的途徑
從影響人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影響國民幸福指數的主要因素分析可以看出人的幸福受一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自然等客觀大環境的影響,同時,也受個人的家庭、教育、健康、職業狀況等微觀環境影響。因此,提高國民的幸福指數,政府政策要考慮到這兩大方面的影響,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及生態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及“兩型”社會,切實讓人民對生活感到滿意和幸福。
一要大力發展經濟,不斷增加物質財富。GDP不是全面衡量社會發展的唯一標準,但卻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對仍處于發展中的中國來說,GDP的增長,對于提升一國的綜合實力發揮著重要作用,人民會因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物質上的(如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精神上的(如因中國的富強而感到自豪)富足而倍感幸福。反之,如果一國經濟不發達,國家不富強,在國際中的地位卑微,那么該國國民的收入必將偏低,也將缺乏國家自豪感。因此,夯實一國的經濟實力,是提升國民幸福指數的必要途徑。
二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最關注的是民生問題,而民生問題也是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問題,是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提高國民幸福指數的關鍵。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需要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教育、醫療、衛生、住房、就業、社會保障和收入分配等民生問題,努力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享受。加強全民健身的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和改善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同努力創建和諧社會,以提高國民的幸福感。
不論是GDP還是幸福指數,都不是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而是社會運行方向與態勢在數學形式上的反映,各級政府與決策者應以務實之心,關注百姓幸福,注重物質和精神的平衡發展,近期和遠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與自然的協調發展,讓國民幸福指數真正指向百姓幸福。
[參考文獻]
[1] Lyonpo jigmi Y. and Thinley.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and Human .Development-Searching for Common Ground[R].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Discussion Papers,Centre for Bhutan Studies,1999,(3):123-126.
[2]邢占軍.測量幸福-主觀幸福感測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孫風.和諧社會主觀幸福感[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4]康君.幸福含義與度量要素[J].中國統計,2006,(9):29-32.
[5]馬士龍,單之卉.北京先行試算國民幸福指數[J].數據,2006,(8):19-22.
[6]藺豐奇.新標尺——國民幸福指數[J].中國國情國力,2006,(7):27-29.
[7]林 洪,李玉萍.國民幸福總值( GNH)的啟示與國民幸福研究 [J],當代財經,2007,(5):31-34 .
[8]孫風.和諧社會主觀幸福感[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From GDP to GNH: Decision Makers’ Criteria Change
Tang Anjie
(Chen 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Qiang Wang New Metal Materials Co., Ltd. Hunan Chenzhou 423037)
Abstract: Under the interest of people first condition of the country, every decision made by government is starting and basing on the interests for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Today, with the leading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he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index are entering into the decision maker's view, bringing more comprehensive basis for our government to making out mor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cision. This thesis is start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ing the GNH, ending with the conclusion of the key point which is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the livelihood issues are people's most concerned questions when the government are making decisions for promoting the GNH index.
Keywords: Government Decisio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GNH)
(收稿日期: 2011-12-05 責任編輯: 垠 喜)
①北京工商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季鑄教授認為,國民幸福指數(National Happiness Index,簡稱NHI)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生態環境、政府管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居民生活與幸福水平的指標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