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是筆記本電腦還是臺式機,當我們的計算平臺進入了多核時代以后,其實影響系統整體性能的關鍵部件就在于硬盤。傳統的機械結構硬盤以轉速、磁頭技術以及磁盤密度的提升來獲得性能的改善,但是這并不是無止境的。受制于機械結構,目前硬盤的轉速普遍在7200rpm,而高端的10000rpm硬盤都是應用在服務器領域。對于普通家用或者商用計算機,目前想要提升性能最簡便的方法就是使用SSD(固態硬盤)。阻礙SSD普及的主要因素還是在其成本,目前128GB的主流SSD硬盤價格在800元左右。對于已經習慣了海量數據存儲的用戶,128GB稱得上是極為可憐的容量,我們必須在使用時候精打細算。如果你需要更為海量的高速數據存儲空間,那么Kingmax最新推出的這款480GB容量的SMP35ClientSSD硬盤是目前少數可選的產品。
SSD可以看做是NAND閃存加上控制器的結合體,在摒棄了傳統的磁介質數據記錄方式以后,SSD采用的半導體存儲介質擁有更好的數據傳輸性能。由于沒有機械運動的部件,因此SSD不但沒有尋道時間、延遲,而且在安全性上也更為出色,可以更為抗震。我們目前在很多高端筆記本電腦上都可以看到SSD的身影,尤其對于目前火熱的超極本,SSD無疑是最佳的配備。
在SSD硬盤逐步走入用戶視線以后,用戶可能也發現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品牌的SSD硬盤產品。從SSD的結構來看,這種產品制造門檻要遠遠低于以往的機械結構硬盤,廠商只需要選擇合適的NAND閃存以及控制器就可以組裝出一塊SSD。但是由于閃存、控制器軟硬件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不同SSD產品間還是有性能高低之分。不過對于用戶來說,如果你的計算機是從傳統硬盤升級到SSD,那么就算是較慢的SSD也會給你帶來很大驚喜。我們在基于IntelZ77芯片組的平臺上對KingmaxSMP35Client480GB進行了簡單的測試。使用ASSSSD測得其持續數據讀取速率為490Mbps,持續數據寫入速率為237Mbps,雖然不是我們測試過的SSD中的最好成績,但是也屬于中上水平。
在采購SSD時,我希望您還是選擇一些大品牌的產品為好,因為SSD不同于傳統的磁記錄硬盤,如果一塊SSD壞了,那么存儲在其中的數據就是徹徹底底的損失掉了,不像磁記錄硬盤還有一些數據恢復方法。我給自己的MacbookPro、臺式機乃至老舊的UMPC都配備了SSD,其中有Intel、Kingmax以及三星的SSD,也有淘寶上買的國內品牌。從使用效果來看,我在工作、游戲應用中感覺不出幾款產品的性能差異,但是那個很便宜的國內品牌只活了2個月!
您可能也知道,SSD的寫入壽命有限,一般在1W到10W次。聽起來似乎SSD用不了多久,但是由于SSD控制器都會對用戶的數據操作進行優化,并不是說每一次數據操作都是一次寫入,目前的大廠SSD基本都可以保證100萬小時的無故障時間,以目前計算機平臺的更新速度來說,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