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學中,十幾年來,我一直在探討尋找,都沒有找到一個絕對的好方法。直到2011年的新開學,鎮郵局送報紙的同志郵來一個信封,我拆開一看,樂了,暗自慶幸路子找對啦!里面是一張輔導獲獎證書。
靜下心來,回顧以往,我才發現所有的付出均有所值,更有動力。原來,我們并不是一無所獲,只是沒有到達應該到達的程度,而是迫于外界的忙碌半途而廢了。
一、寫作教學不僅僅是傳授技巧,更應該是培養習慣
要想培養學生的寫作習慣,要求學生每天都堅持寫作。因此,自己就要做到天天寫作,體驗寫作的酸甜苦辣。漸漸的,越來越想寫了,所寫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了,感情就像涓涓細流,隨著筆尖的移動而輕輕流淌。學生也一樣,只要堅持寫就會越寫越好。結合個人教學經歷,我覺得養成學生的寫作習慣需從以下幾點準備:
1.培養學生養成善于觀察、勤于積累的習慣
借用魯迅先生的話:“靜默觀察,爛熟于心,然后凝神如思,一揮而就?!笨梢?,要使寫作真實、具體、生動、形象,學會觀察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徑,所以在作文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留心觀察事物,洞察入微,善于從生活長河中捕捉具有深刻意義的浪花,并通過這朵浪花,把具有普通意義的內容深刻地表現出來。無論看、聽、訪、做、讀,都要動腦分析、比較,并記下有意義的東西和自己的感受,長此以往,學生作文的材料就會變得十分豐富。
2.寫作前構思整理的習慣
在作文教學中,我經常發現這樣的情況,老師布置作業后,學生拿起筆來就寫,然而一節課過去了,學生的本子上卻只有寥寥數語,原因之一就是學生作文前沒有經過認真的構思。在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時,教師必須要求學生作文前編列寫作提綱,做到胸有成竹并通過反復的訓練,養成學生編列提綱的習慣,提高學生編列提綱的能力,指導學生有條理地作文。
3.進行鼓勵教育,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
根據生活中或社會上的新鮮事確定主題,對學生進行鼓勵性的教育。在班里進行讀書演講活動,學生根據自己的讀書心得,從不同的角度和視點進行了演講,掀起了不大不小的一股讀書熱潮。黑板報和學習園地放手交給學生去布置,讓學生自己構思,自己創造。
二、適當引路,放低標準
1.作家肖復興在指導兒子寫作方面是很成功的
肖舉一個例子說,一位小學語文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學生寫‘偽作文’怎么辦?比如說,有個學生寫了一篇《媽媽,我恨你》,說媽媽打麻將,他很憤怒。老師看了嚇了一跳,忙跟家長溝通,才發現原來孩子是為了使文章沖突激烈些虛構出來的”。有時大可不必立即點出??梢韵茸寣W生修改習作,在相互的評論中發現、辨別,因為小學生評作文的過程中會說出自己的心里話。
2.小學生寫作常見的無非寫一個人、一件事、一種動植物或一篇讀后感
比如,通過一件事來寫人,通常是表現人物的一種品質或性格的一個方面。為了刻畫人物,對所寫人物必須進行必要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可能行不通也不現實。但是,學生從以事寫人這個角度來說,最好是選擇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方面的事,并把這件事寫好。所以,對小學生來說,選擇典型事例,要著眼于小事,選擇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義的小事。這樣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事件其中蘊涵著深刻的意義,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小中見大”,反而更有利于學生寫作成功。
三、要有韌性和恒性
作為一線教師首先要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備課、上課、教育輔導學生、批改作業,還要面對學校其他的工作安排和研討、上級的培訓和檢查。忙確實是忙,但絕不能成為影響我們輔導學生寫作的理由,所以,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韌性和恒性。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去做呢?
1.輔導措施的選擇
由于多種原因,學生個體存在著很多這樣或那樣的差異,因此我們就要去幫助那些優秀的學生更優秀,幫助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克服困難迎頭趕上。我們可以采取“抓兩頭,帶中間”的方式,力求做好學優生、學困生的輔導工作,鼓勵優秀生的自主學習。他們遇到問題和困難,有時也會出現一些錯誤,我們要經常給予鼓勵和肯定,培養他們大膽實踐,不怕出錯的習慣,增強他們的信心。組織成績好的學生在課外開展提高性的自學小組,讓學生互相討論,互相啟發,適當作一些指導。對于學困生,可以采取課外輔導。一有時間就叫他們了解情況,課堂上創造機會讓學困生多表現,讓他們多動腦、動口、動手,體驗作文學習不僅僅是在進行簡單的字詞句段使用,還是體驗樂趣,從而使他們愛上寫作。
2.積極利用校外資源
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從個人的生活中提出問題,并分析和解決問題。指導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自然環境、社區環境,利用好身邊的環境,進入自然、走進社會。結合習作活動的需要,宣傳學習的內涵對學生發展的作用,爭取社會人士的幫助和支持??梢云刚堄嘘P人員為指導教師,尤其是利用好學生家庭資源,包括家庭人員、家庭環境等。學生生活在家庭中,而家庭往往因家長的職業、愛好、性格、經歷的不同而各具特色,每一個學生家庭就是一個生活的集體,每一個家庭的資源可以進行互相的交流、利用。因此,家庭是課程資源的一個重要中間力量,其作用不可忽視,我們也能主動邀請部分家長,參加學生的習作講評活動,讓家長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為孩子的創造性成果感到高興和自豪。
以上所述,僅是我個人的一些所得,今后,我相信還會有更多的進步。我堅信雖然幫助學生寫好作文是一個耗費心力的大工程,但如果教師能長久地保持一顆對學生認真負責的心,一份永不退卻的熱情,一點陶淵明似的“采菊東籬下”那樣的憧憬與美好,學生就不愁寫不出好作文。
(作者單位 山東省微山縣馬坡鎮石里小學教導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