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市的Gonzaga私立高中,是該州最古老的高等教育學校。學校于1821年由Anthony Kohlmann教父創建,開始對當地的男學生開放。因為Kohlmann的天主教背景,學校最初被稱為“華盛頓神學院”,并由喬治城大學負責運營。
彼時的Gonzaga私立高中由于在圣帕特里克教堂附近的一棟建筑物里教學,迅速受到當地天主教家庭的歡迎,場地也因此變得擁擠起來,火熱的程度甚至吸引到了美國的第六任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前來視察并測試男孩們拉丁語和希臘語的學習成果。1871年,Gonzaga私立高中移至一棟1859年建造的建筑——現在的Kohlmann禮堂,后來被登記載入美國國家歷史建筑名冊。19世紀末,學校重新整修一新,1896年新建了戲院,1912年投入使用大型教室建筑,共同形成了現在的Gonzaga私立高中的雛形。
成立近200年至今,Gonzaga私立高中依然只對男學生開放,并對想要入讀的男學生們設立了很高的申請標準。即使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如果缺少某些成功的必要元素,學校也會拒絕對方的入學請求。因此,Gonzaga私立高中長期以來僅保有1/3的錄取率。
雖然一直沒有舍去天主教的背景,但Gonzaga私立高中對于學生的宗教信仰沒有硬性規定,更因其悠久的歷史和嚴謹的教學吸引許多家長將適齡男孩送往該校入讀。Gonzaga私立高中的校訓很簡單,“做為了他人的人”,蘊含的卻是無比廣闊的胸襟和人生的真諦。將此校訓運用于學校教學中,不僅對學生來說是種考驗,對學校的教育實施也是一項個重大挑戰。
進入Gonzaga私立高中的學生,除了接受那些常規課程的訓練和學習外,還要接受學校為他們另外安排的一些社會公益服務。尤其對畢業班的學生,學校有硬性規定,至少要讓這些學生參加40小時以上的社會實踐。Gonzaga私立高中會把那些針對無家可歸流浪者的服務內容遷移至校內,在從學校一角所設的救濟站里,經常能看到忙來忙去的志愿者們,正是在這所學校就讀的十幾歲的孩子們。本被父母視為寶貝的他們,這時就成了“為了他人的人”。學校刻意安排此類活動,也會讓剛剛開始理解社會的這群孩子,不至于對社會產生認識僵滯,以達到讓幼小心靈可蕩起一種回應的目的。為了成為“為了他人的人”,這些曾經受寵有加的孩子,都能接受社會對他們的挑戰。
Gonzaga私立高中的學生們可說非富即貴,也使得這所學校成為名副其實的貴族高中。然而當學生們入讀Gonzaga學校后,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看似平步青云的人生路途、名牌跑車、高檔會所等等都必須拋棄。一位Gonzaga私立高中的中國留學生曾經撰文,提到入讀Gonzaga教會他的第一節課,便是“不想變成窮人首先要認識貧窮”。這所學校學生們富有的出生決定了他們容易片面地認識現實社會,Gonzaga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認知補充完整。對于那些生長于優越環境的孩子們來說,對社會最欠缺的認知便是貧窮。
Gonzaga私立高中的教學模式不只局限于書本知識,很多時候,學校都通過對社會的模擬實踐來讓學生們提前體驗步入社會后面臨的種種情況,包括賺錢之道——擺脫貧窮的唯一出路。學生入學后,學校會迅速為每位學生建立虛擬的個人賬戶,并獲得一定數額的校內虛擬幣啟動資金,接下來學生們要做的,就是如何用這筆錢去創造更多財富。有的學生會選擇存入銀行賺利息,有的學生會選擇炒股票,也有的學生投資自己認為賺錢的商品等等。每個月末,學校會盤點每位學生的資產后并推出財富排行榜,公布當月名列前十的“富翁”和倒數十名的“窮人”。這種虛擬的財富競爭,不僅讓學生們從實踐中學到了理財之道,更讓他們通過體驗不同的社會角色而全面認知整個社會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