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的文文和大多同齡孩子一樣,是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和其他同學不同的是,即便文文再怎么認真完成語文老師布置的習字作業,寫出來的字依然會超出田字格。“我看到的田字格有兩個。”文文是這樣告訴老師和家長的,然而7歲孩子誠實的話語非但沒有得到老師和家長的信任,反而承受著對于一個幼小心靈來說過于沉重的懲罰和壓力。直到接受北京光彩明天兒童眼科醫院來學校的義務診察之后,文文被確診為弱視,聯想到此前對這孩子的不公,文文的父母潸然淚下。
這是北京光彩明天兒童眼科醫院院長李志升告訴《私人飛機》的真實故事,而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眼睛看到的任何事物都有兩個,因此導致的跌倒、東西拿不到等問題是弱視患者普遍的癥狀。”李志升說。弱視對兒童的影響很大,僅僅因為看到的世界與普通人不一樣,就會改變其一生的命運,因此治療弱視,為社會的當務之急。
本刊來到光彩明天兒童眼科醫院時,李志升正在巡視病房。即使這家醫院已經集結了8位眼科專家,身為院長的李志升依然親力親為,堅持每天門診。趕在前來就醫的人們還沒有排長隊時,李志升抽空接受了《私人飛機》的采訪,向《私人飛機》講述了弱視這種病癥和構成的社會問題,以及光彩明天兒童眼科醫院在救治弱視兒童的行動上的進程。
弱視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疾病,并有著較高的發病率。據國外調查報告顯示,弱視的發病率在2%~2.5%之間;在我國,發病率要更高,在2%~4%之間。如果按照中國12億人口的基數來算,兒童人口約為3億,3億兒童的4%即1200萬。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據,同時也震撼了許多人的內心。患有弱視的兒童們會長大,但是隨著他們的長大,新的患者還會繼續增加。假如不將新增加的弱視兒童患者統計在內,以目前的救治速度計算,僅全部救治當前的弱視患者就需要上萬年的時間。
2002年,伴隨著“中國安康弱視兒童基金會”成立的光彩明天兒童眼科醫院便擔起了這樣一項使命。醫院成立的另一契機和李志升少不了關系,這位眼科醫生自行研制的電腦自動調頻激光弱視治療儀發明專利和全新的兒童弱視治療方法,不僅成為醫院遵循其宗旨的得力助手,最重要的是,成千上萬的弱視兒童通過治療重新獲得了光彩的明天。
醫院曾和多個基金會聯手,共同出資到各地義診,并采取認養的方式,吸引更多愛心人士參與其中,認養弱視兒童,其中不乏成龍、甄子丹這樣的影視巨星。2011年5月,由圣約翰爵士香港兒童弱視基金會發起,北京市婦聯、北京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和北京光彩明天兒童眼科醫院聯合舉辦的“獻愛心投資千萬 送兒童光彩明天”——北京地區義診10萬、救治千人的大型公益活動正式啟動。截至到現在,已有約4萬人接受了診察,診察過程中,實際上的患病人數遠超預估人數這一事實再次震撼了所有人。即便北京這樣醫療條件較好的地區,有些城區的弱視兒童患病率竟超過4%,“老少邊貧”地區的患病率可想而知。
因為醫療條件落后,設備簡陋等原因,兒童弱視發現診治不及時,有些地區的弱視患病率甚至高達8%。為此,光彩明天兒童眼科醫院成立兩個醫療隊,每年會出行17~18次,平均每次5~20天不等,到“老少邊貧”地區——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義務診察和救助當地患有弱視的兒童。這些地區的人的生活狀況,對于生長在城市里的人們來說有時是無法想象的,然而光彩明天兒童眼科醫院的醫療隊隊員們沒有被困難所嚇倒,滿懷熱情地為當地兒童們送去他們渴望的、清楚看世界的明亮眼睛,送去了溫暖和真情。
醫院成立10年間,光彩明天兒童眼科醫院已經遠赴26個省市的多達414個縣,救助了約5500名兒童。雖然救治的行動會一直繼續下去,然而,即使再頻繁地到各個地區出行診察都也只是杯水車薪。李志升表示,解決問題的根本是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和關注。他曾多次呼吁過相關機構或關心此類問題的人士,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弱勢兒童患病率居高不下的問題,就要在每個地區都設立專治兒童弱視的醫療機構并培訓相關人員,對相關知識進行普及,盡量避免耽誤患者診治的最佳時期,而北京光彩明天兒童眼科醫院將為其義務提供所有技術支持。
事實上,光彩明天兒童眼科醫院正在通過自身的壯大而為更多弱視兒童帶去福音。李志升透露,新疆光彩明天兒童眼科醫院目前正在籌備階段,而在此之前,武漢、長沙、福州光彩明天兒童眼科醫院的分支機構已經成立,并在為弱視兒童“找回”眼睛而不遺余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