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繁華的北京王府井地區,傳統的四合院已越來越少,而在王府半島酒店里卻有一一家參照北京貴族庭院的傳統風格進行設計的粵式中餐廳——“凰庭”。
擁有中國傳統建筑風格的凰庭設計來自于香港Chhada Siembieda and Associates公司。主要采用了灰磚墻、板石地面、松樹、象牙白及藍色絲綢等傳統的中國裝飾材料,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點綴其間的清朝古器收藏(1644年~1911年)。
凰庭的墻磚都來自于北京各個城區被拆除的有幾百年歷史的老房子,餐廳內擺放的桌椅參照明朝(1368年至1644年)家具的傳統設計,使用黃樺梨木制作,餐廳內其它木制品則全部是懷舊的產物。松木板及房梁(來自于臨近上海的蘇州一棟大宅院),厚重的前門以及鐵門環都有200年以上的歷史。凰庭也是是王府半島酒店耗資2700萬美元的戰略性裝修改造工程中的最后一個項目。
凰庭在菜式選擇上以粵菜為主,其特色菜包括了湘蓮鮮竹煮淮山、紅參川貝燉水鴨、人參銀杏炒玉帶、佛手豆豉雞。凰庭廚師長黃應強先生現年36歲。曾于香港多間知名食府及會所工作,亦是利苑酒家屢獲米其林星級餐廳的大廚。由于有感國內的地大物博,食材豐富所以吸引了他的目光,毅然決定離開工作7年的利苑到國內發展,期間因為酒店委任他到上海,成都和溫州做廚房管理,從而見識各地都有的食材和了解當地的飲食文化。
黃應強加入王府半島酒店的團隊后,獲得了更大平臺去發揮正統粵菜。本著“食以味為先”的理念,摒棄繁復的裝盤和擺設,他致力于將食物原味做最大程度的呈現,所以每天清早就會到公司去驗貨收貨,以確保食材有好的質量和新鮮度。黃應強認為,現今飲食競爭劇烈,猶如逆水行舟,所以每日必須自我增值,自我反省方有立足之地。
凰庭的名字與已有的半島酒店集團旗下的各酒店的中餐廳如出一轍。均選用中國傳統瑞獸的名稱,例如:嘉麟樓(香港半島酒店)、環龍閣(九龍酒店)、起鳳臺(淺水灣)、引鹿亭 (即將于2007年開業的東京半島酒店)。
餐廳可同時容納140人用餐,被有效地劃分為兩個區域即入口的茶室和餐廳本身。此外,餐廳內還擁有四個單間。最大的一間既可同時容納25人用餐,也可被巧妙分割為兩個區域,分別用作雞尾酒會和正餐。刺繡圖案是清朝的皇家長袍,一邊是金色另一邊是藍色裝飾在墻上,木屏風已有100年的歷史。維妙維肖兩個小單間可以分別容納10-12人,1920年的一塊四方翡翠屏風上通過對小鳥穿梭于竹林以及菊花梅花競相綻放地維妙維肖的繪制,描述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餐廳里有水流和瀑布的裝飾,與其相呼應的是在餐廳里就可觀賞到室外的噴泉。
茶室中最為引人注意的是一個從山西淘還來的有200年歷史精雕細刻的古董陳列架,現在用以擺放凰庭的上好茶葉。精致的木格子窗是1800年的產物,按照凰庭的尺寸重新加工過,雕刻精細的現代屏風距今也有100年歷史。
除此之外,餐廳還擁有來自山西的有幾百年歷史巨大的竹子鳥籠及石窗;凰庭的入口處安放了一組刻有獅子的石柱。這四個石柱也是從山西的一個有200年歷史的大宅門里挑選來的,據說是為當時騎馬的人準備的拴馬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