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南邊第一個窗臺上,每天早晨總會有一瓶溫熱的黑糖水。起初,我們誰也沒留意。只是昨天趙老師講課時用手摸了一下,才引起了我的注意:“這是誰放的,為什么要擱在這兒?”
我開始了自己的推理。首先,我觀察到離這瓶黑糖水最近的地方坐著小胖和東東,所以很可能是他倆其中一個人的。再者,黑糖水是用來暖肚子的。他倆誰會用呢?我對他倆的生活習慣不甚了解,就無從推測。
本來我是可以直接詢問小胖的,但我覺得靠自己的觀察和分析得出答案來更有成就感。可是下午的語文課我上得太投入了,再抬眼時,黑糖水的瓶子已經沒了蹤影。
第二天,我早早地來到教室,專門候在樓梯口,結果看見學校門口小賣部的習爺爺用胳肢窩夾著個瓶子匆匆上樓來,把瓶子放在窗臺上,就悄悄離開了。
原來,黑糖水是習爺爺送來的。第一個疑問解決了。
那習爺爺為何每天要送一瓶黑糖水來呢?我用一個紅富士蘋果跟小胖套近乎,小胖便說出了事情的原委。原來,習爺爺每天早上都要給小胖送一包溫熱的牛奶,沒料想這小子胖歸胖,可肚子不好使,喝牛奶消化不好,因此他只好改送溫熱的黑糖水了。
“可是習爺爺跟小胖又是什么關系呢?怎么不見小胖的父母來照顧他呢?習爺爺為什么要給小胖送黑糖水呢?”我承認自己簡直太好奇了。
我決定采取迂回作戰,秘密走訪跟小胖要好的朋友——習江浩和習明奇。起初他倆還不愿說出實情,說這是小胖的“隱私”,但經不起我的“花言巧語”不斷套問,他倆終于坦白了——
小胖的父母離異好幾年了,且常年在外地打工,習爺爺和王奶奶很同情他的遭遇,便收養了他,無微不至地照料他。每天晚上都陪他睡覺,輪流送早點到教室給他。
到此,“黑糖水案”終于真相大白了!我對習爺爺和王奶奶更多了一份敬意,對小胖也多了一份關注——以后,我也要盡自己的努力在學習和生活中多關心、幫助他。
【點評】
本來是一件很普通的小事兒,可是小作者采用了偵探劇的寫作形式:先從教室窗臺上的一瓶黑糖水起筆設疑,接著寫了自己的推理及觀察到的情況。待第一個疑團解決后,小作者又設置了第二個疑團,誘使讀者讀下去。等讀者搞清楚習爺爺送黑糖水緣由后,又接著設置了第三個疑團。小作者就是這樣逐層設疑,誘導讀者一步一步地去讀文章。這樣一來,就使文章變得波瀾起伏,讀來也感覺蠻有趣味兒,事情過程也被敘述得清清楚楚了。
(指導教師 趙學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