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是生命之源,安全與否直接關系到人身健康。在目前中國居民用水安全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飲水安全是杜絕病從口入的關鍵,家庭健康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飲水健康。作為女性,每天更需要多飲用水,關注家人的飲水安全。
在網上輸入“凈水器”、“砷超標”和致癌等關鍵詞,立刻就會跳出64萬余條相關結果。市民王先生近日上網時就偶然看到了“凈水器濾芯砷超標易致癌”這條消息,不禁心中一涼,想到自己在裝修新家時安裝的那臺價值2900元的凈水器,雖然才使用了一個多月,但健康大事馬虎不得,他趕緊給電視臺記者打了電話,希望能現場查驗一下他家的凈水器是不是如網上說的那樣“臟”。現場拆驗凈水器變“臟水器”
在王先生位于萬科城市花園的家中,他當著記者的面拆下了那臺剛使用了一個月的凈水器。將凈水器及濾芯一拆開,濾芯和倒出來的水都呈紅銹色,水里居然還有蟲!。“想到每天喝的水都是從那么臟的地方流出來,太惡心了!”王先生對此非常憤怒:“當初購買時,銷售人員說從這臺機器里面出來的水完全是干凈的,打開水龍頭就可以直接飲用!”
王先生表示,自己最早關注凈水器,是因為發現使用凈水器后家里的水費比平時多了近一倍,于是上網查找相關信息,想看看是為什么。搜索結果卻讓他大吃一驚,原來凈水器不僅會讓約一半的水白白流掉,而且知道其濾芯還會造成二次污染,甚至可能致癌。王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再也不會使用凈水器了。
虛假實驗 電解水實驗只是騙人把戲
王先生回憶,當初他是看了凈水器銷售商做的“電解水實驗”后才選擇購買凈水器的。“在那個實驗里,自來水和礦泉水被電解后就會馬上變黑,產生絮狀物,銷售人員說這些都是有害物質,用了他們的凈水器就可以完全將這些東西過濾掉,變成干凈的水,我才立刻決定買一臺。”
這種電解水實驗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記者特別找到了華西公共衛生學院的譚建三教授對此進行了解答:“用電解水實驗證明水質純粹是不法商販騙人的‘魔術’。自來水和礦泉水中都合有礦物質,當電解器插入水中通電后,就會發生電解效應,水中的氫離子通過化學反應生成氫氣,并產生大量氣泡,陽極的鐵棒失去電子變成鐵離子溶解到水中,隨后又生成含鐵化合物,這就導致水變得渾濁。這些都是正常的化學反應,以此來判斷水質是否對人體健康有影響,根本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
凈水器存在致癌風險
浪費水、濾芯易造成二次污染、虛假宣傳……凈水器市場存在著諸多問題,但其中最讓人恐慌的還是濾芯砷超標會致癌的問題。
2011年6月,衛生部就發布公告稱8家企業共11個型號的凈水器在衛生安全抽樣檢查存在砷超標、菌落總數超標以及有機物去除率不合格等問題。檢測機構專家及相關業內人士均認為,在這些材料中最有可能導致砷超標的是活性炭,因為活性炭的原材料或制作工藝過程中都可能受到污染,含有微量的砷。另外,凈水器的合金材料也可能是砷超標的根源所在(砷可用于制造硬質合金),眾所周知,無機砷是致癌物質,過量攝入會引發皮膚、心血管、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癌變。
除此之外,業內專家還對凈水器在凈化過程中的安全性存在質疑。“凈水器采用簡單的物理過濾方法,根本去除不了水中的氯氣、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質,以及抗生素等藥物殘留和有毒重金屬離子。長期飲用,相當于用你用自己的身體充當了水的過濾器,有毒物質長期在身體內沉積,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綜合《成都晚報>、成都電視臺報道)
TIPS健康飲水小知識
究竟怎樣喝水才又安全又健康呢?中國醫促會健康飲水專委會主任李復興教授認為,最好是分質用水,如洗衣、洗澡和拖地等日常用水使用自來水,而飲用、做飯和燒湯等要進入人體內的水則選擇更安全而健康的桶裝礦泉水。這種理念在歐美國家和我國沿海發達地區非常盛行,是一種科學、安全和健康的用水模式。
對于一些媒體曾披露桶裝礦泉水使用后期也容易導致污染的現象,李復興認為:“桶裝水本身很安全,很健康,唯一的軟肋是飲水機容易滋生細菌,最近幾年很多家庭選擇的無內膽直熱式飲水機就杜絕了此類污染和‘千滾水’的問題。”因此,桶裝礦泉水是當前最安全健康的家庭飲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