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山頂的瞭望臺上,俯瞰山下華燈初上的城市——小小的,如模型一般。晚風習
習,吹拂著我因登山而熱燙
的臉頰。
心跳漸趨平緩,耳中的嗡
嗡聲也已漸漸平息。父親一串低沉的咳嗽聲拉回了我的視線。我想,這應該是高考之前的最后一次登山了吧。每一次,當我被不可名狀的壓力和低落的情緒困擾時,父親總能敏銳地覺察到,然后邀我來登方山。他不顧腿上的骨刺,不顧醫生“不能過度運動”的叮囑,執意攜我徒步從山腳開始攀登。父女倆有一句沒一句地搭著話,甩開手臂,闊步向前,任憑蛋黃般的夕陽被火紅的云彩一口口吞下。天邊寧靜的月亮睜著明凈的眼眸觀望著人間的一切。
我在父親的帶領下,又一次完成了登臨。
夜晚山間無燈,幽幽的月光似一層熒光粉,夢幻般地灑滿了黝黑的山林,映出一種淡淡的詩意的白。
父親清了清嗓子,說:“怎么樣,最近一切還順利嗎?你知道,高考將近,學習上的困難我們是幫不了你的,只有你自己去克服。”我的目光掠過他的眼睛,落在他的鬢間——斑白的,不知是由于月光還是時光。
我懂的。我懂得父親帶我一次次地登臨這背后的意義。這個不善言辭、性格溫厚的男人希望我從每一次的登臨中梳理心情,抹去煩惱,重新找回前進的勇氣與動力。他一次次地帶我從山腳闊步開始登山,接近山頂時總是故意拖后——讓我獨自享有登臨后的滿目霞光,抑或是滿天星辰,就像他當初送我去外地讀書一樣。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非常怨他。我獨自為一個個原先自己定下的目標努力,獨自面對老師的嘉獎與批評,獨自向老師解釋家長會父母不能參加的原因……我總是認為,我只能孤獨地登臨,孤獨地彳亍于一段段上坡路與下坡路,孤獨地翻過一個個目標之峰,又繼續孤獨地攀登。
然而,我錯了,父親其實一直在我身邊。當我進
入夢鄉,他會偷偷地打來電話詢問照料我的人我的
近況,然后寄來一封封“偶然”切中我心思的郵件。我一直吃不慣味道過淡的飯菜,而當我驚詫于飯菜變
得漸合胃口時,卻沒想到其實是父親悄悄建議的——原來,這個不善言辭的溫厚男人用一種隱身
的方式一直在隨我攀登。
大概這是高考前最后一次登臨方山。在前方不遠,高考這座山已隱約可見,等待我的攀登。背負著父親的目光,我堅信我會像以前一樣成功地登臨。
月光下,我默默地凝視著父親,不禁想起了一首小詩:我的夢想是那雙翅膀,/我的腳步背負著你溫暖目光,/回頭在風中感覺你的眺望,/就不在意吃苦受傷……
點評
本文以虛實結合的手法,寫出了一位慈父在愛女登臨人生高峰時給予的精神上和生活上的關愛。登臨方山時山腳下的攜手闊步、山頂上的故意拖后,都
揭示出父愛的深沉;“我”在異鄉求學時起先的孤獨不適與父親適時地切中“我”心思的郵件以及漸合胃口的飯菜構成對比,凸顯出父愛的細膩入微。文章在一種充滿詩意的意境中展現出了父愛的博大、細膩與深沉。本文語言富有文采,像“我的目光掠過他的眼睛,落在他的鬢間——斑白的,不知是由于月光還是時光”之類的句子,很有韻味,頗耐咀嚼;結尾引用的小詩畫龍點睛,加深了文章的意蘊。
【作者系江蘇省鹽城市景山中學高中部高三(1)班學生,指導并置評:王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