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本場考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858年,瑞典的一個富豪人家生下了一個女兒。然而不久,孩子患了一種無法解釋的癱瘓癥,喪失了走路的能力。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長的太太給孩子講,船長有一只天堂鳥,她被這只鳥的描述迷住了,極想親自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長。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船上的服務生立即帶她去看天堂鳥。那服務生并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顧帶著她一道去看那只美麗的小鳥。奇跡發生了,孩子因為過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務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來。從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女孩子長大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學創作中,最后成為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她就是:茜爾瑪·拉格蘿芙。
請結合材料和自己的體驗與感悟,以“信仰”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標題自擬;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思路引擎:文章可以從正面立意。比如闡述信仰的作用和意義,如信仰是人生的支柱,有了信仰,就有了人生的方向和前進的目標;闡述如何進行信仰教育,針對當前年輕人信仰缺失的現狀,議論教育的得失等。文章也可以從反面立意,如探討信仰的起源,一分為二評說其功過,著重指出其虛幻性、狂熱性及破壞性;闡述錯誤信仰的危害性。
B素材必備
寒春的理想主義
2010年6月8日凌晨,中國綠卡第一人寒春在北京協和醫院逝世,享年89歲。
寒春,本名叫瓊·辛頓,芝加哥大學核子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參加過“曼哈頓工程”,廣島、長崎的災難使她放棄了做純科學家的夢。1948年,她來到延安,次年4月在簡陋的窯洞里與陽早結婚。此后二人輾轉內蒙古草原、渭河平原,最后落腳于北京郊區的農場,一直與奶牛為伴,并且取得了極大的成就。他們先后獲得北京市和機械工業部的科技進步獎、農業部國際合作獎和上海市白玉蘭榮譽獎。他們改良奶牛品種,把年產奶量從不足7000公斤提高到9088公斤、個別超過13000公斤。
改革開放的大潮讓大多數中國人開始努力實現個人價值,然而寒春依然堅守著早年的信仰和追求。一位來訪者曾經估算過她房間里的“不動產”:除電視和冰箱外,所有家具不值2000元。然而她并非貧窮,在中國,她享有副部級待遇,城里有一套很好的房子,但她不去住,為她配備的轎車也一直作為公車使用。她和陽早總是說:“我們沒有感到吃苦,我們在中國感到很幸福!”
2003年圣誕節,陽早病逝,在新華社發布的訃聞中,寒春執意要求加上一句“為全人類的解放事業而奮斗”,她說這是為了表明她和陽早的信仰,“我們在中國待了一輩子,不是為養牛來中國,而是為了信仰”。
股神之子的人生之路
沃倫·巴菲特是全球10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富可敵國的“股神”。其子彼得·巴菲特沒有繼承父親的衣缽成為華爾街金童,而是選擇用音樂譜寫屬于自己的人生,最終贏得了美國電視界最高榮譽“艾美獎”。他在大學只念了三個學期便決定休學,從零開始打造音樂夢,盡管歷經波折,但他終于靠自己的努力,收獲了屬于自己的成功。彼得說:“身為巴菲特之子,這確實有一點不尋常”,但“當父親出現在富豪榜上,我對母親說,我們還是住在一樣的房子里,父親每天自己開車去上班,在家也是穿著同樣的運動褲,我們還是一樣?!惫缮裨硎疽璩鲐敭a,對此,彼得說,他從未想過要繼承父親的財富,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能成功,就能自豪地說,“這是我的事業”。
自稱蔣家第一代的蔣友柏
蔣友柏,蔣介石的曾孫,蔣經國的孫子,生在臺灣第一家庭的他,錦衣玉食,手里就像有個阿拉丁神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12歲那年,蔣經國去世,父親蔣孝勇帶著全家移民加拿大,開始過平民生活。這時,蔣友柏面臨著自己人生的切實問題。父親送給他一句話:“人生的長度是神定的,但寬度是人定的。”他開始思考,要活出比祖輩父輩更自由的人生。他從未學過設計,卻創辦橙果設計公司,并且做得有聲有色。他恪遵父訓,不碰政治,卻成為臺灣年輕人的創業標桿,商場偶像,自有一番影響力。他身高185cm,相貌勝過偶像明星,卻早婚早育,努力在家做好丈夫、好爸爸。他的工作雖與政治無關,卻在博客上大書直抒其政治觀點,引來非議。他把曾祖父和祖父的頭像印在T恤上,拿先人搞創意。他跳出家族的框框,把自己當成普通人,隨心所欲地活著。他是蔣家第四代,可他稱自己為蔣家第一代。
C現場作文一
信仰是人類的燈
□汪如海
信仰是什么?
信仰是浩瀚海洋中指路的明燈,是漫漫黑夜里渴望的黎明;信仰是勇敢者一生一世的追求,是舍生忘死者至死不渝的情懷。
羅曼·羅蘭說:“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定的信仰?!睕]有信仰的生命是殘缺的生命,沒有信仰的人生是無為的人生。有信仰未必能成功,但沒有信仰的人注定將一事無成。
信仰有時表現為一種近乎狂熱的情緒,它披著美麗的外衣,魔鬼般滲進你的血液,山崩海嘯似的摧毀你所有的認知領域,吞噬著美麗的精神家園。這時候的信仰就成了宗教,你越是執著于自己的信仰,你就越發成了狂熱的教徒。當年中國的紅衛兵和今天世界上那些主動請纓的“人體炮彈”,就是這樣的教徒。
信仰不是癡迷,也不是盲從;是對真理的追求,是愚昧的天敵。信仰是引導人類走向光明、走向文明的火炬,而不是通往地獄的魔燈。
智慧的生命選擇紅色的信仰,經典的人生揚起崇高信仰的旗幟。
屈原有信仰,枉遭放逐,為社稷蒼生化作汨羅江邊的千古絕唱;司馬遷有信仰,仗義執言,慘遭陷害,屈辱的淚水融進筆端,寫出光耀萬代的歷史巨著;文天祥有信仰,“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愛國的信念唱出了豪情萬丈的正氣歌。
但是,信仰也常常被玷污。先是統治者為了能實現長久統治而把自己推崇為神圣,讓人們去膜拜;當人們看慣了種種信仰的虛幻之后,虛無主義又應運而生,一些人變得只崇尚金錢和權力,君不見,“我爸是李剛”的論調在中國受到一些人的追捧,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卡耐基說:“你有信仰就年輕,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輕,畏懼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輕,絕望就年老;歲月使你的皮膚起皺,但是失去了熱忱,就損傷了靈魂。”
信仰是一代偉人揮動大筆描繪的宏偉畫卷,也是普通人執著的追求、無私的奉獻;信仰是蒼穹里耀眼的星辰,也是沙土的平淡與真實;信仰是設計師的張張藍圖,更是堅實大廈里的粒粒砂石、塊塊紅磚!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8分+發展等級17分=55分
言之有據:
文章以設問開頭,再用生動的比喻揭示信仰的實質,以及信仰對于人生的意義;然后分析信仰與宗教的關系,指出信仰不是癡迷和盲從;接著指出智慧的生命應當選擇紅色的信仰,并以眾多歷史人物加以證明;在此基礎上指出當今信仰缺失之嚴重,呼吁重建理想。文章內容豐富,層次多變,是一篇較成功的議論文習作。
D現場作文二
留在心底的歌
□金 凡
夏天的夜,帶著溫馨的風,悄悄地走近。
在樹下,翹首仰視,一片柔美光滑的藍色綢緞披蓋了整個夜空。星星眨著慵懶的眼睛,簇擁著一輪明月慢慢升高,把皎潔的光華灑向人間,遠遠的凝視著它,如同縹緲的仙境。
仙境下,一戶人家,一對母女。
“睡覺吧,死妮子!”媽媽粗暴地訓斥女兒。
女兒赤著腳丫站在媽媽面前,說:“媽媽,我喜歡臺風?!?/p>
媽媽有些生氣。這小妮子,簡直不知人間疾苦,每當有臺風經過的時候,會多少屋頂被掀飛,有多少道路被沖斷……而這小家伙卻說,她喜歡臺風。
“為什么?”媽媽盡力壓住性子。
“因為有一次刮臺風的時候停電……”
“你是說,你喜歡停電?”媽媽疑惑地看著晴晴。
“停電的時候,您就去找蠟燭。”
“蠟燭有什么特別嗎?”媽媽的心漸漸柔和下來。
“我拿著蠟燭在屋子里走來走去,您說我看起來像小天使……”媽媽笑了。
“你還會唱歌哄我睡覺:小天使,睡覺覺……”
她怎能忘記呢,就是那一句小天使,讓她改掉了吃飯要喂和愛哭鼻子的毛病。有一次去外婆家,吃飯時外婆習慣地端起碗喂她,她說小天使要學會自己料理生活,外婆聽了連連夸獎。還有一次學校上體育課跑600米,她一不小心摔倒了,趴地上直想哭,忽然想起媽媽的話,想,小天使怎能哭呢,于是爬起來繼續跑,雖是最后一名,卻受到老師的表揚。
晴晴見媽媽無言,又說了一句:“因為那句話,我還得過獎呢。”
這下媽媽想起來了,那一次,班上一個同學生病,睛睛就把過年的壓歲錢統統給了這個同學,年終時獲得了學校頒發的助人為樂獎。媽媽問她怎么想到這樣做的,她說小天使可不能只顧自己一個人快樂。
媽媽終于在驚訝中靜穆下來,認真地說道:“人人都能成為天使,我們的晴晴不只像小天使,其實就是小天使?!?/p>
媽媽再次唱起那首很久沒唱的歌:“小天使,睡覺覺……”
月光下,女兒在媽媽的歌聲里漸漸進入夢鄉,繼續做她天使的美夢。
那夜,有一個母親用歌聲給年幼的生命注入一種信仰,那夜,有一個生命接受了美好的信仰,正用天使的品格鍛造自己。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6分+發展等級17分=53分
言之有據:
一句“小天使”的贊語長留在孩子心間,讓她改掉一些小毛病,有了做好孩子的欲望和行動。文章通過一個童話般的故事,形象地詮釋了一個深刻的主題:要在人們的心田里種植美好的信仰。文章截取一個生活片段展開生動的描寫,對話簡潔,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E拓展應用
解讀本文題的內涵,我們可以延伸到其他相關的話題:
1.信念。在小茜爾瑪·拉格蘿芙邁出第一步的剎那間,她的頭腦里沒有“癱瘓”的意識,只有一個“信念”:看天堂鳥。正是這種信念的支撐,使她邁出了可貴的一步。信念之于人生,如梁柱之于建筑,使樓宇巍峨挺立;如甲胄之于戰將,能助你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2.迷戀。對天堂鳥的迷戀,使她邁出了癱瘓后的第一步;而她“忘我”地進行文學創作,又何嘗不是一種“迷戀”呢?迷戀是一種熱愛,一種執著。沒有任何迷戀,對什么事都不肯投入熱情的人,要想取得成功,只能是癡人說夢。
3.偶然。要不是船長太太說船長有天堂鳥,要不是保姆把她丟在甲板上,恐怕茜爾瑪·拉格蘿芙就不會有甲板上的邁步,顯然,她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其實,偶然后面隱藏著必然,如果沒有她對生活的熱愛,沒有她對天堂鳥的迷戀,沒有她骨子里的執著,偶然也不會光顧她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