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日本和中國一樣,按農歷的春節過年。明治維新起仿效西方,過起了西方新年,即元旦。為迎新送舊,日本人在12月31日這天,虔誠而熱鬧,其隆重程度不亞于中國除夕。雖然泡溫泉是日本人長久以來的習慣,但對于日本人淡路正夫來說,“過年泡溫泉,可以洗去前一年的不幸,干凈地迎來下一年。”
每逢過年,日本人成群結隊地到溫泉地,—邊品嘗熱辣的日本酒,一邊享受溫泉帶來的舒適。已經62歲的淡路正夫一直鐘情于木質的“場內溫泉”:“聞著原木的淡淡香氣,一邊泡湯,一邊品酒,抬頭便仰望到白雪皚皚。忘掉前一年的煩惱,洗掉這一年身上的灰塵,在新年,這真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再者,冬季也可以說是泡溫泉的最佳季節,當我們的身體浸泡在露天的溫泉池里,卻絲毫感受不到—絲的寒冷,這種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必須親自體驗—番。
中國過年都要吃最好的東西,正月的飯菜也是最豐盛的。而日本則不然,在年末,家庭主婦們都在忙著做過年吃的燉菜,主要有栗子、海帶、魔芋、蘿卜、蕎面。黑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料理,日語中黑豆稱為mame,和日語中”誠實認真”的發音相似,過年吃黑豆就是為了告訴人們,下一年的生活和工作一定要認真啊!吃彎彎的蝦則是為了鼓勵人們,下一年要辛勤得累彎了腰。餐桌上的年糕就像中國年三十少不了的魚,預示著年年有余。大年夜,全家人在洋室或和室里,吃著放進年糕的雜煮火鍋燉菜,一邊喝著清酒,欣賞著”紅白歌會戰”辭舊迎新,聽候著新年鐘聲的敲響。
24時,終于到了新年鐘聲報響的時刻。電視節目播送著全國各地寺院報鐘的概況,人們都在猜想今年到底哪個寺院的鐘聲第一個敲響在電視屏幕上,108下的鐘聲,每一聲響間隔時間都很長,既挽留了過去的一年,又迎接著新的一年。隨著鐘聲的響起,各個寺廟都涌起了人潮,四面八方的人都開始了新年的朝拜。祈福安排在1月1日至1月3日,這三天的祈福,被稱為初詣。初詣的人們會去殿堂抽簽,預卜自己和家人一年的運氣。
在日本泡溫泉和許多國家不同。許多中國人選擇過年赴日泡湯都是為了從日本的溫泉文化感受日本人生活的精致和細膩。大家會觀察著日本人的泡湯程序方可行動,在進入浴池前,先在池外將身體沖洗干凈,將毛巾帶進溫泉池內,折起來放在頭頂,在湯池內保持安靜,像日本人一樣,品嘗美酒、欣賞美景,輕輕撩起湯水灑在身上,心中揣壞對新一年的祈愿,洗去前一年的浮塵。記者在日本生活的兩年里,兩度新年都來到了日本的泡湯圣地,許多慕名而來的中國游客也令記者感到了他鄉遇故知的喜悅。畢竟,感受了那樣富有日本特色的濃厚節日氣氛,內心依然渴望的是一個國際電話、幾句鄉音。
日式溫泉旅館久負盛名,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體驗。它最早起源于民間,從前一到農閑期,農民們便帶著大米、豆醬、醬油、被褥涌向附近的溫泉。他們每天悠閑地泡在溫泉里,住上一周甚至一個月,只為休養身體。
進入現代,溫泉旅館興起的初期是公司獎勵員工、舉辦會議、洽談生意的場所,但隨著社會結構的轉型,如今的溫泉旅館則成為女性白領、家庭主婦青睞的地方。在一些老牌的溫泉旅館,身著傳統和服的中老年女性服務員成為了一道獨特風景。
在溫泉旅館里,有—套傳統的泡湯方法:
客房里會備有浴衣,旅客應換上干凈、方便的浴衣前去泡溫泉。在溫泉的更衣室,將脫下的衣物放在籃子里,只拿一條毛巾進入。在淋浴間用肥皂將身體洗干凈;如果淋浴間是公用的,要坐在小椅子上用小盆按水沖洗,不要站起來,以免水濺在別人身上。洗凈身體之后光腳進入溫泉。總之,溫泉只是用來浸泡身體的,不是用來洗浴的。
穿梭于山腰小道,別府的路窄小而幽靜。入住的杉乃井酉店位于半山坡,最大的賣點就是屋頂的露天溫泉,是日本最大的露天溫泉。
走進酒店,到處是穿著淺綠色和服和深藍色短褂的女人、男人,魚群般穿梭。他們不是去泡溫泉,就是泡完溫泉回來。濕漉漉的頭發、紅撲撲的臉蛋,透露著心滿意足。從他們的語言判斷,除了日本人外,還有非常多的韓國人。導游說,每年有25萬韓國人到別府旅游,而中國人只有8干人到別府旅游。
放下行李,迫不及待地換上房間內早已準備好的和服,奔向那個傳說中的屋頂溫泉。
穿過長長的通道,走上木質臺階,拉開木格的移門,撲面而來濃濃的硫磺味道。在酒店的資料中,已經明確告知,泡溫泉被稱為“泡湯”,分“男湯”和“女湯”,都要有三個步驟,即“沐浴一泡湯一沐浴”。
日本的沐浴方法和中國有所差別。不是站著,而是一人一個小板凳坐著。對于不習慣坐著的客人,也另外有淋浴房,但是,多數客人都還是入鄉隨俗地坐著。當然,一旦客人離開,就會有清潔工人來清洗小板凳,保持干凈。
沐浴完拉開隔離門的剎那,一股初秋的風迎面吹來,加上淅淅瀝瀝的小雨,裸露的身體頓時感到了一絲寒意。趕緊踩進水里,43℃的水溫從腳底一下子涌上身體,立刻有了暖意。
屋頂溫泉像梯田,層層疊疊,水流順勢而下,直至漫過屋頂邊際,流入山際。我像魚兒一樣,慢慢到了溫泉的邊緣,趴在屋頂張望。海岸線和藹藹的夜色此時已經融為一體,山腳下的居民區發出昏黃的燈光,露著家的溫馨。
夜深人靜,仰面躺在水中,閉上眼睛,放松身體,任憑雨點打在已經被熱氣蒸騰得泛紅的臉上,只剩下酣暢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