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清是哪位哲人說過:“世界之所以生機勃勃,蓋源于愛的存在。愛是一切力量的源泉。”
我很贊同這位哲人的觀點。于是,我在師范畢業后走上講臺的第一節課上,便向35名小學生分發了一張考卷,以圖了解他們內心之所愛。 我的考卷上是這樣寫的:
請你在下面5個選項中,挑選出你唯一的“真愛”,把其他的4項劃掉:上學、時光、太陽、朋友、金錢。如果你有勝過這5項的“真愛”,請把5項全都劃掉,并在后面寫出你的“真愛”。
教室里一片寂靜。筆尖的沙沙聲表達著孩子們各自的心靈選擇。
5分鐘的限定時間結束,答卷一一收了上來。我一看,吃了一驚:35人中,34人劃掉了考卷上所有的選項,不約而同地填寫了一個相同的新選項:媽媽。
我問周欣:“你為什么要填寫‘媽媽’?”
“媽媽最辛苦,她用汗水換來了我們一家的幸福。”
我問趙亮:“你為什么要填寫‘媽媽’?”
“媽媽是最無私的。她把愛給了我,卻從來不想回報。”
我問章炯:“你為什么要填寫‘媽媽’?”
“媽媽給了我生命,世界上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嗎?”
孩子們的回答,每一個字都是對那位哲人名言的最生動的注釋啊!
最后,我的目光落在了第35名一個叫魯瀅的小女孩的答卷上。她的答案上的5個選項也全部劃掉了,卻沒有填寫自己的新選項。
“魯瀅,難道你沒有‘真愛’嗎?”我問。
“有。”魯瀅答。
“那你為什么沒有寫出來呢?”
“因為現在又失去了。”
“是什么?”
“‘媽媽’。可惜她與爸爸離婚走了。”
“既是這樣,那你還認為她是你的‘真愛’嗎?”
“是的。”
“為什么?”
“因為——如果她知道了您今天對我們的考試,她一定會回來的!”
我心頭一陣戰栗,忙說:“那么,就請你把她寫上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