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受當軍人的父親的影響,他從小就是一個不安分的孩子,總喜歡在屋頂上跑來蹦去,好幾次差點掉下來。
家人本以為等他再長大些,可能就會安分下來,可直到上了中學,他的“好動”特性不但沒有改變,反而愈演愈烈。他不愛上課,一個月總有幾天,想方設法地逃過老師的監管,偷跑出來閑逛。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他在街頭遇見一起綁匪槍擊事件。他親眼看到兩名綁匪將一名眼看就能逃掉的人質開槍打死,這讓他感到非常難過和遺憾。難過的是,被槍殺者和他差不多大;遺憾的是,被殺者當時只要稍微改變一下逃跑的路線,奮力地跳過一個柵欄便能逃過一劫,保住性命。若換成是他,他一定能做到。
這起街頭槍殺案很快被媒體報道,當全城人都在譴責綁匪的兇殘以及社會治安的亂、差時,他卻在思考另一個問題——人們在遭到綁架勒索,而且在無外援的情況下,如果能夠掌握一套高效的脫逃方式,那么脫離虎口、劫后余生的幾率就一定能大大提高。
也就是從那時起,他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專門研究和傳播脫逃術,然后推廣,讓人們在受到攻擊時,能像一個城市忍者,在任何環境和條件下自由奔跑,而且不會因此受到任何傷害。為此,他專門去了父親所在的軍隊,向法國陸戰隊的士官請教野戰時的各種奔跑術。
為了演練,每到上學和放學的時間,他都不坐校車,而是獨自一人穿街繞巷,像風一般一路奔跑回家,為此,他摔傷過多次。放著既安全又舒服的校車不坐,居然非要天天“自殘”,他的這一怪異行為遭到了大家的嘲笑。
然而,他并沒有因此有絲毫的放棄,反而越來越癡迷。通過反復研究、學習和訓練,他終于得出他所想要的結論——只要方法得當,任何人都能在城市里的任何一個角落實現自由奔跑。
在他看來,人們之所以在逃跑時會受傷,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正確的奔跑和落地的方法。比如,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從20米的高處奔跑落下,觸地時會產生近八百斤的力,這個力足以造成死亡或重度殘疾。但是,如果選擇正確的落地方式,斜起身體,在落地時翻一個跟頭,同時彎曲膝蓋,這樣就能將整個身體變成一個有彈性的減震器,讓人安然無恙。
當然,還需要運用一些物理定理,在奔跑時掌握好距離、速度和著力點的方式。為了再懂一些中國武術,他還專門去中國武當山拜師學了一年。
執著付出終于換來了最后的成功,通過六年多的探索,他能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在城市街頭像風一樣自由奔跑、跳躍,躲過各種追擊和圍捕。
不錯,他就是城市忍者、自由奔跑者、跑酷運動的創始人法國人大衛·貝爾。
如今,大衛·貝爾所創立的這項跑酷運動已經在全歐洲的青少年中風靡開來,由他創立的“跑酷技藝訓練營”受到青少年的歡迎。在他們看來,跑酷的魅力已遠遠超過飆車,是個性的最潮展示。
在訓練營里,每個課時的收費是200美元,一共9個課時,大衛·貝爾能從每一個學員身上獲得1000美元的利潤。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近千名學員進入“跑酷技藝訓練營”學習,這讓大衛·貝爾賺得盆溢缽滿。
更讓大衛·貝爾沒有想到的是,他又受到法國電影公司的邀請,正式進入演藝圈。他先后在有眾多驚險刺激的有跑酷鏡頭的電影,如《暴力13街區》等系列電影中擔當跑酷的動作指導,總片酬高達1200萬美元。
從人類誕生的那天起,人們就學會了奔跑,但是,沒有誰能像大衛·貝爾這樣,從奔跑中獲得無限未來。難道僅僅是因為其他人選擇的奔跑地點不夠酷,不夠吸引人嗎?如果是,那么你的奔跑地點選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