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收縮乏力
子宮收縮乏力多見于初產婦,尤其是高齡初產婦。胎位不正、內分泌失調、精神緊張、體質虛弱都可能導致宮縮乏力。宮縮乏力使產程延長,致使產婦乏力,嚴重時引起脫水、酸中毒、低鉀血癥。產程延長還易發生胎兒窘迫,手術助產率增加,造成新生兒產傷、窒息、顱內出血、吸入性肺炎等。為加強宮縮,產婦應放松心情,多進食,多休息,及時排尿、排便,若宮縮仍然乏力,醫生會采取人工破膜、注射促宮縮藥物來加強宮縮力度。
子宮收縮過強
子宮收縮過強指宮腔內壓力過高,宮縮持續時間過長,間歇時間過短,可造成急產、痙攣性縮窄環,對母兒均不利。急產易誘發羊水栓塞,可致產婦嚴重軟產道裂傷及出血,還可能導致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臍帶斷裂、顱內出血等。在宮縮過強時,醫生會給產婦注射宮縮抑制劑,若還無法緩解,就要進行剖宮產手術。
胎位異常
胎位異常中胎頭位置異常居多,屬頭位難產,主要的致病因有骨盆異常、胎頭俯屈不良、子宮收縮乏力等。胎位異常導致繼發性宮縮乏力,產程延長,常需手術助產,易發生軟產道損傷,增加產后出血及產褥感染的幾率。而產程延長與手術助產常引起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和產傷。為糾正胎位,產婦存妊娠期內可作膝胸臥位或臀高臥位,借胎兒重心的改變完成胎兒轉位。分娩時胎位不正,若產婦骨盆正常、產力強、胎兒不大,醫生會讓產婦試產,試產失敗就要盡快剖宮產。
產道異常
產道異常包括骨產道異常和軟產道異常,前者較為常見。骨產道異常分為骨盆入口平面狹窄、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狹窄、骨盆三個平面狹窄和畸形骨盆。扁平骨盆是骨盆入口平面狹窄最常見的類型。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狹窄中最常見的是漏斗骨盆。骨盆有無異常是判斷分娩能否順利進行的首要因素。明顯的骨盆入口平面狹窄會影響胎先露銜接,易發生胎位異常,引起胎膜早破和臍帶脫垂,導致胎兒窘迫甚至死亡,也會引起宮縮乏力,導致產程延長或停止,增加手術及感染的幾率。
軟產道異常可能由先天性發育異常及后天疾病因素引起,包括外陰異常(外陰水腫、外陰瘢痕、會陰堅韌)、陰道異常(陰道橫隔、陰道縱隔、陰道狹窄、陰道囊腫、外陰及陰道濕疣)、宮頸異常(宮頸瘢痕、宮頸水腫、宮頸堅韌、宮頸癌)和子宮異常(雙角子宮、雙子宮)。建議孕婦在妊娠早期做陰道檢查,了解軟產道有無異常。
胎兒發育異常
胎兒發育異常表現為巨大兒、腦積水、無腦兒等。腦積水、無腦兒確診后需做引產。巨大兒通常由于孕婦患糖尿病、超重與肥胖、過期妊娠、羊水過多等原因造成。孕婦在妊娠期內應定期檢查,控制好營養,防止體重過度增長,糖尿病產婦應積極治療,控制血糖。分娩時,醫生會嚴密觀察與監護產婦,胎兒過大,臀娩出困難則需剖宮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