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庇茡P的惆悵之語,道出了久遠的哀思。美貌多才的李夫人病后,一直不讓漢武帝目睹自己的容顏,直至辭世,于是就有了這首漢武帝懷念早逝的李夫人之作。對最美容顏的緬懷,成為對一種審美意境的執著。
如今的美劇就像這個李夫人,喜歡在繁華處說再見,抵死不回頭,令你懷念,又引起無限的遐思。由此,不由得會聯想起美劇的取舍之道了。繼一些美劇陸續消失之后,今年5月,已經連播了八九年的《豪斯醫生》和《絕望的主婦》將不再出新劇集。它們其實還有眾多鐵桿粉絲,廣告贊助等等也還過得去,但制作方寧愿“冒著使過去8年中建立起的千百段親密的友誼崩裂的風險”(??怂闺娨暰W致《豪》劇觀眾的信),仍然堅定地作出了“再見”的決定。
不少美劇在風頭仍在時與觀眾說分手,總好過日后“韶華已去容顏老,難勝卻人間無數”的哀怨愁思,這種當機立斷的理性作派,或許正是美劇的魅力所在。美劇有著自己強大的推行邏輯,那就是讓市場和人心說話。每一部劇的選取、播出或終止,都出于對觀眾和市場的了解分析、調查取樣等等?!叭印边@個詞用在這里很奇特吧,但事實就是如此。如果一部劇播后收視率不高,這部劇可能很快就被撤下來,不管制作方已經拍了多少集投了多少資,觀眾不愛看就不用勉強看了,因為你不換劇,觀眾就可能換臺。如此,便使得美劇很少沒事找事地冗長拖沓著,在每一集的一定時間內,它必須有橋段有亮點,而在每一部熱播長劇集的背后,它還得滿足人心深處的某種精神需求。譬如說,人們可從《豪斯醫生》里學習心理學,從《緋聞女孩》那里學時尚潮流等等。
看似等閑的美劇,其實內蘊深邃。至少你無法將其臉譜化。提起日劇韓劇,你的第一印象可能是愛情家庭戲居多,如今新“崛起”的泰劇走的也是溫馨情感路線;而美劇,你很難說它的主旨和方向是什么。香港有一家電視臺曾長年播各種美劇,往往是周一科幻、周二倫理、周三情感、周四家庭等等,讓人感覺完全不搭界。若你迷上星期一的這個劇,不到國外網站下載就只能等到下周一繼續看了。好玩的是,我認識的一個老牌“美劇粉”,真的會為某劇等足一星期。可見,美劇的粉也是“鐵粉”啊,絕不亞于那些韓劇迷們。
美劇的豐富多元也恰如美國本身,兩者更深層次的共同點則在“謀略”。美劇每一個看似不經意的動作,其后都是扎實的案頭功夫與頗具前瞻性的謀略。美國也是如此,它常常以各種面目出現,譬如說并不是一味展示強國的形象,偶爾的“示弱”往往會帶來更大的收獲?,F在已有很多人在懷疑,美國在全球金融危機里,其受到的影響是否如其說的那么大。事實也確實是,美國只在金融衍生行業等方面遭到重創,其實體經濟本就未見有什么異樣。通過某種“危機渲染”,美國強力推行了量化寬松政策,通過大量加印美鈔緩解了自身的外債壓力,讓不少國家吃了啞巴虧。如今的美國,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的價格甚至比“危機”前還低,有人因此直指:部分美國人的生活比危機前更好了。
是邪,非邪?且讓我們透過美劇,看美國這個世界頭號強國如何“輸出其核心價值觀”。至于是否“韶華依舊”,那就該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