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應(yīng)首先是關(guān)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輪的心靈。”在這里,誰有細心和耐心誰就能獲得成功。因此,對差生的教育必須具有潤物細無聲的春雨精神。差生犯錯誤是難免的,老師給予矯正是必需的。但是,如果不注意方式,任性、解氣地狠訓一通,往往會適得其反,甚至會激起他們的逆反情緒。因此,我們在矯正時要在尊重他們的基礎(chǔ)上,真心實意地選擇角度和時機,耐心地誘導他們認識自己的錯誤。
記得開學初,我正在上晨會課,忽然,我的余光中出現(xiàn)了一個小紙團,在空中一閃,很快落在王軒軒的課桌上,面對突然出現(xiàn)的紙團,面對我疑惑的目光,王軒軒急得語無倫次:“老……老師,這不是我的!”此時,我完全明白:這個紙團是從他后面拋過來的,扔紙團的人就是裴小佳。我打開這個小紙團,發(fā)現(xiàn)上面畫了一塊墓碑,旁邊寫著一句話:此墓是王軒軒的!一看到這樣的內(nèi)容,我火冒三丈。我看著裴小佳,只見他的臉微微發(fā)紅,非常鎮(zhèn)定地說:“這也不是我的,我沒有這樣的紙,老師,這個肯定是后面的同學扔過來的。”聽到他這樣說,我非常驚訝,驚訝他的沉著與推卸責任。但此時,我如果直接戳穿他,他肯定不會承認,因為他的性格非常倔強。這時鮑小松竟然說是他干的。面對鮑小松的沖動與無知,我又好氣又好笑,走到他身邊摸摸他的頭說:“孩子,能為別人著想的品質(zhì)是好的,可是,別人犯了錯,你為他頂錯,那犯錯的同學就沒有機會承認錯誤了,甚至會縱容他犯更大的錯,同學們,你們同意他這樣做嗎?”其他同學異口同聲地回答:“不同意!”鮑小松低著頭輕聲說:“老師,對不起。”我再次把目光瞟向裴小佳,只見他帶著微笑,一副與他毫不相干的樣子。我想:這樣僵持下去也不是辦法,但我一定要讓裴小佳自己承認錯誤。我決定耐心地等待。于是我對著全班同學說:“其實我已經(jīng)知道他是誰,我想再給他一次機會,在今天放學之前向我說明情況,我會替他保密。”可是,到放學時,裴小佳一直沒來找我。
第二天(星期五),我在晨會課上繼續(xù)說:“看來這個同學還沒想清楚自己該怎么做,我還在等,希望這個同學在今天放學前能和我說清楚。”但等來的依然是失望。
這個雙休日我在忐忑不安中度過,我準備星期一進學校后就找裴小佳談話。
星期一早上,我到教室轉(zhuǎn)了一圈,就走出了教室,向辦公室走去。忽然,我聽到背后有人喊:“樊老師,等等我。”我停下了腳步,回頭一看,原來是裴小佳。他快速遞給我一張紙條,低著頭輕聲說:“老師,對不起,那天的紙條是我畫的。”看到他終于戰(zhàn)勝了自己,站到我面前承認錯誤,我的內(nèi)心一陣喜悅。紙條上寫著這樣一段話:“老師,我要向您認錯。那天,我撕下一小塊紙,畫了一塊墓碑,寫上‘此墓是王軒軒的’,再彈給王軒軒,心想,一定很好玩!沒想到事情越鬧越大,我怕在同學面前丟臉,不得已撒了謊。后來,鮑小松竟然說是他干的。我回家后,兩天沒有睡好覺,良心一直在訓誡我……老師,我希望您能原諒我,希望同學們能原諒我。請務(wù)必保密!”于是,我把他帶到辦公室,語重心長地教育了一番。同時,我也答應(yīng)他絕不在同學面前說。第二天的晨會課上,我告訴全班學生:“那個寫紙條的學生已經(jīng)向我承認了錯誤,但我已答應(yīng)他不能告訴你們他是誰。這位同學希望得到你們的諒解,你們能原諒他嗎?”其他學生都樂意原諒他,并希望他以后不要再在課堂上做無聊的事情。此時,裴小佳向我投來感激的目光。從此,他學會了約束自己、控制自己,變得愛學習了……
在這件事情發(fā)生以后,我更加確信,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教育學生應(yīng)多一分耐心,多一分寬容。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宜興市大浦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