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之于他,是為了記憶,而記憶依存于相片。
“我在光影分明的旅館房間里,找到了微藍的背影。我在海拔四千米的公路上,找到了天堂般的親吻。我在沙峰的曲線上,找到了大風的形狀。我在大雪彌漫的曠湖邊,找到了有時漂游、有時隱現的大罹。我在麥浪起伏的田野里,找到了日光里一張喻悅的臉……這樣找著找著,一紙一紙的相片,就成了那些旅途中,偶然的記憶最初的模樣。——《漂游放蕩》
“這本書,無非是有時美好有時憂傷的感懷與感恩,停停走走的故事與獨自跳舞的情景,非常自私且毫無作秀余地,它代表的是如同我這般,用圖片和文字記敘了自身成長和經歷的少年們,用以紀念過去的青春十年。”——編號223
生活在先,有了生活才有作品
十年來他都發著同一個夢:夢見自己躺在一張可以自由飛翔的大床上,一路漂游放蕩;十年來他一直18歲,狂熱激情,他在熱烈中得到滋養,他在激奮中度日;十年來他用鏡頭強而有力地直擊觀者心頭,成為時尚與藝術界的寵兒;他鏡頭下的世界,是一種自我放縱中的沉溺,是上帝賜予人類美好的時間記憶。
“相信他城彼地,偶然是最好的際遇,毫無預知、生澀但驚奇的那種感受。偶然的一片沼澤林,偶然的一葉河舟,偶然的一塊路石,偶然的一張臉,偶然的一間旅館,偶然的一碗熱湯。”——《漂游放蕩》
這本書就是關于這些,膠片,成長,旅行和記憶。
“我的作品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在先,有了生活才有作品。而不是有了作品才去像作品一般生活。”——編號223
【編號223】其人
編號223,桃紅男,膠片控,雜志獸,創意奴。熱愛城市,又長期間斷性出行游蕩。曾經營百萬點擊的個人博客“北緯23度”。發表私人影像作品和文字,關注新生代流行文化和生活狀態。喜歡虛妄的甜蜜、少年的桀驁與絕望、曖昧尖銳的成長。他是獨具個人風格的影像創作者、自由寫作者,同時還是雜志狂人,曾經集結出版多本時尚雜志和各種攝影集,2012年于臺灣出版《No.223》個人攝影集,引起巨大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