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常吃姜絲蒜片養胃抗衰老
很多人習慣在外面吃早餐,既方便又省事。我家卻數年如一日地堅持自己做早餐。早餐桌上,饅頭、面包、花卷、面條等等可以隨口味變換,可是有一樣小菜始終呈現在早餐桌上,那就是“姜絲大蒜片”。
“姜絲大蒜片”出現在我家餐桌上十分偶然。母親有著多年胃病,十幾年來不能沾米飯。和一個搞中醫的朋友談起,他推薦了一個方法,就是經常食用“姜絲大蒜片”,長期堅持,對身體十分有益。這是因為生姜性味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多種功效。孔子就主張:“每食不撤姜。”民間則有“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及“十月生姜小人參”之說。“每天三片姜,不勞醫生開處方”更是被人們所熟知。
大蒜具有溫中消食、行滯氣、暖脾胃、消積、解毒、殺蟲的功效,尤其是其中豐富的大蒜素,能殺死更多種致病真菌和鉤蟲、蟯蟲、滴蟲。生吃大蒜是預防流感和預防腸道感染病的有效方法。做法也很簡單,將大蒜剝皮后切成片,蒜片放置幾分種,使蒜氨酸和蒜酶在空氣中充分結合產生大蒜素,再把生姜洗凈切成絲,兩者拌在一起,放入少量的鹽,輕微地腌一下,使姜絲與大蒜片混合在一起,然后再撒上麻油,這樣,一個既養胃開胃、又消炎抗菌的可口小菜就做好了。無論是吃饅頭還是面包,或者中式的面條,“姜絲大蒜片”均可佐餐,可謂亦中亦西。
“姜絲大蒜片”還順帶有一個的美容作用,由于生姜中的姜辣素進入體內后能產生一種抗氧化本酶,具有很強的對付氧自由基的本領,所以,經常吃這個小菜還能預防衰老,老年人常吃更是可除“老年斑”。
值得注意的是,胃潰瘍患者和患有頭痛、咳嗽、牙疼等疾病時,不宜食用大蒜。陰虛內熱及邪熱亢盛者忌食生姜。
慢跑更有利于減掉腹部贅肉
最新的研究發現,慢跑能更有效地減掉腹部贅肉。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進行了為期8個月的研究,參與調查的人都超重且不愛運動,年齡在18-70歲之間。其中,進行有氧運動的人每周慢跑20公里,屬于中等強度運動,心率在最高心率的80%(最大心率=220-年齡);而參加抗阻力訓練的人每周舉重三次、每次3遍,每遍8—12次。結果發現,慢跑等有氧運動能顯著減少腰部脂肪,并能改善由此帶來的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因素。而舉重就沒有這樣的效果,但卻能夠增強力量和減輕體重。因此,如果要減肥,擺脫腹部贅肉,有氧運動是更好的選擇。
多吃豆制品降低乳癌死亡風險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近日完成一項對5000多名乳腺癌患者長達5年的跟蹤隨訪,發現豆制品的攝入不僅不會增加體內雌激素水平,還能顯著降低乳腺癌復發和死亡的危險。每天攝入11克左右大豆蛋白質(折合干豆約30克)的乳腺癌患者,其死亡率和復發率最低。增加青菜、卷心菜、花菜等黃綠色等十字花科類蔬菜和水果、豆油的攝入,可降低女性乳腺癌發生的危險性。
7種食物可以強壯骨骼
強壯骨骼離不開兩大關鍵營養:鈣和維生素D。一般而言,50歲以下的成年人每天應該攝入1000毫克鈣和5微克維生素D;而50歲以上的人需攝入1200毫克鈣和10-15微克維生素D。美國《健康》雜志最新載文推薦了7種可以強壯骨骼的食物。
1、酸奶。大多數人通過曬太陽來獲得維生素D,其實酸奶就富含維生素D。喝一杯脫脂酸奶即可以滿足人體每天30%的鈣需求量和20%的維生素D需求量。
2、牛奶。一杯(250毫升)的牛奶含熱量僅90大卡,卻能滿足每天30%的鈣需求量。選擇維生素D強化牛奶,壯骨效果更好。
3、奶酪。43克奶酪的鈣含量超過每日鈣需求量的30%。但是要注意,過量食用奶酪會導致體重增加,反而不利于關節健康。
4、雞蛋。雞蛋中的維生素D主要在蛋黃中,雖然含量只有日需求量的6%,但吃雞蛋是最方便的獲得方式。
5、菠菜。如果你不能吃奶制品,那么可以通過吃菠菜攝取鈣質。吃一小碗菠菜可補充人體鈣日需求量的25%。另外,菠菜還含有益身體健康的纖維素、鐵和維生素A。
6、谷物。谷類所含維生素D可滿足日需求量的25%。如果你沒機會吃三文魚或曬太陽,吃谷物同樣是補充的維生素D的好辦法。
7、橙汁。橙汁雖然不含有鈣和維生素D,但其中豐富的維生素C可促進人體對鈣質的吸收。
巧使水仙花久開不敗
春節期間開花的水仙花,在養殖水中放入1~2片阿司匹林,能使花兒長得粗壯而茂盛。當花全部盛開時,再在水里放少許食鹽,能使花開得持久。
柿子護肝解酒
金黃色的大柿子掛滿枝頭,是秋天一道獨特的風景。天津市營養學會理事長付金如告訴記者,柿子營養豐富,更是“天然的醒酒藥”,古時就被用作防醉和消除宿醉的有效食品。柿子中的有機酸和鞣酸能促進消化,加速酒精分解,柿子中的豐富維生素C則能增強肝臟功能,有護肝的作用。“柿子雖營養豐富、口味甘甜,但因含有鞣質、果膠,與胃酸或蛋白質結合可形成柿結石,造成消化道疾患,因此不宜空腹或過多食用。”付金如指出。
另據了解,一些帶酸味、富含果糖、有利尿作用的水果,都有解酒的作用。水果含有機酸,如蘋果含有蘋果酸,柑橘含有檸檬酸,葡萄含有酒石酸等,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機酸能與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類物質,從而達到解酒的目的。而像西瓜水分多,能加速酒精從尿液中排出,避免其被機體吸收而引起全身發熱。
更年期減肥或加重脫發癥狀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更年期近半數女性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脫發。倫敦診所皮膚科專家塔比·萊斯利博士表示,更年期是女性脫發的一大常見病因。一般情況下,近50%的女性在更年期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脫發,其誘因有:更年期生理變化、身心壓力以及不良飲食。
萊斯利博士表示,處于更年期的女性,其體內雌激素和孕酮激素水平下降,而睪丸激素有時會增加,這會影響發囊,導致頭發變稀。激素替代療法有助于糾正更年期女性激素失衡的問題,但并不適合所有女性。此外,很多更年期女性因減肥而節食,但節食會導致體內鐵水平下降,進而導致發囊受損。萊斯利博士建議發現脫發應及時到醫院接受鐵蛋白檢測,如果鐵蛋白水平較低,就要多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
吃羊肉配白蘿卜祛火除膻
俗話說,“秋冬羊肉賽金丹”。每到秋冬季節,鮮美的羊肉就會被視做滋補佳品,備受青睞。但有人認為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出現口舌生瘡的癥狀。
那么,怎樣吃才能減輕上火的癥狀呢?根據中醫理論,羊肉配著豆腐和白蘿卜吃最好。中醫講究“熱則寒之”的食療方法,所以吃羊肉應該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祛火的作用,而豆腐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的石膏還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同時,蘿卜性涼,可消積滯、化痰熱,還可除羊肉膻味。
準媽媽多讀書可降低產后抑郁
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學歷較高的準媽媽,經常讀書看報、上網研究孕育知識,與較低學歷的準媽媽相比,產后更少出現暴躁、厭食、失眠等抑郁癥狀。
這項調查在2003年10月~2004年7月里進行,調查組隨訪了248名準媽媽,調查她們孕前、生產直到產后的精神和生活狀態。她們都是小學以上文化程度,無精神疾病。最終,產后出現1例重度抑郁者、37例輕中度抑郁者及81例疑似抑郁者,接近一半。
專家們對比發現,輕中度抑郁產婦平均約受教育9.9年,而無抑郁的產婦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2.3年。專家認為,文化程度較高的婦女懷孕后,會積極上網、讀書、看報紙,多方面學習生產、育兒信息,對這一特殊時期的相關情況有所了解,一旦遇到問題,可幫助緩沖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