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選秀活動,在轟轟烈烈中,已經來到了第七年。這七年里,無數懷著音樂夢想的孩子被改變了命運。在這個中國平民造星運動面臨著“七年之癢”的時刻,第一代選秀出身的茍偉,已經從歌手,成功轉型為音樂制作人。
現在,他要重新介紹自己。
關于夢想
我愛Beyond我要和他們同臺
17歲那年,茍偉聽到了Beyond的歌。音樂,第一次震撼了這個成都孩子。“我愛Beyond,我要和他們同臺演出。”在吃飯時,茍偉突然抬頭,對媽媽說出了這句話。聽起來,這只是癡人說夢而已。
可是茍偉并不這樣認為,從那時起,他開始為了音樂,為了這個夢想打拼。“我當過超市的銷售員、推銷員,也到處走穴。”直到2004年,他參加了那場改變命運的比賽。
參加這場比賽前,茍偉完全沒有想到過,這就是命運的轉折。當時,聽一個朋友說,有個歌唱比賽要邀請Beyond里的黃家強來當評委。為了親眼見到偶像,茍偉想也沒想,就直接和朋友去了。“到了現場才知道要海選,海選完了之后才能看到他。”于是茍偉順手拿起了朋友的吉他,彈唱了一首《情人》。“我從來沒有想到,這是一場改變命運的比賽。”
后來,茍偉不但真的實現了與Beyond同臺演出的夢想,甚至與黃家強成了忘年交。在茍偉眼中,黃家強更像是一個情深意重的大哥,有一件事情,讓茍偉感動至今。當年,他投資的酒吧開業,請了許多圈內朋友來“扎場子”,包括當年一起在選秀比賽里打拼過的兄弟。可是酒吧開業當天,那些在外地的朋友中,只有黃家強一人專程從香港趕來。
如今,茍偉覺得自己已足夠幸福,少年時候的夢想已經實現,并且在音樂這條路上,還能繼續走著。雖然有過妥協,也有過掙扎,但是他說:“在這個時代,我們每個人都一樣,不出賣一些東西,就無法生存。值得慶幸的是,我還是我,我從來沒有出賣自己對音樂的初衷和少年時的夢。”
關于成都
I love this city
“I love this city,微笑的模樣,溫柔中堅強,手放我心上;I love this city,起舞的模樣,如清澈陽光,輕吻你的窗;love you,I love my city,就像你永遠愛我一樣……”這首由茍偉創作的成都市城市形象宣傳曲,從張靚穎的嗓中飄出,飄在成都的街巷里,飄在這座城市的上空,也飄進了每個成都人的耳朵和心里,這首歌,也成為了茍偉所創作的、傳唱度最高的歌曲之一。
“這首歌里,有我記憶里那個成都。”起初,茍偉只是想寫出他心中的那個成都,他心中的那個籠罩在清晨薄霧里的成都。最初的DEMO出來以后,是一首舒緩的、優雅的曲子。后來,經過了“音樂人必須經歷的掙扎和妥協”后,這首歌變成了“節奏明快的、正午陽光普照下那個熱情的成都”。“或許作為一首城市宣傳歌曲,本來就應該是熱烈而飽含激情的。”茍偉這樣對自己說。
“在我最初創作這首歌時,眼前浮現的,是我心中的那個成都。我心中的成都永遠籠罩在一片晨霧中,它是一座小小的城堡,那一片蒙蒙的煙霧,就是城堡的城墻。這座城堡安靜地佇立在那里,守護著它的子民。”茍偉的童年時光,都在川棉廠家屬區的大院里度過,他記憶里的成都,有小街巷、梧桐、游樂園、此起彼伏的麻將聲、蒼蠅館子里熱騰騰的肥腸粉……“現在的成都太大了,大到不再是一座城堡。這座城市變化得太陜,一切都太夢幻。仿佛一轉眼,我就長大了,像一場夢一樣不真實。小時候,夜晚抬起頭,就可以看見一閃一閃的星星,現在的夜空中,最閃耀的,永遠是斑斕的霓虹燈。”
關于音樂
音樂是把插在心間的刀
音樂于茍偉,好似那把插在心間的刀,既是他奔騰著、涌動著的情緒的出口,又不斷地逼著他,一次次挖掘內心的痛苦,去面對生命中每一個傷口。他不能像普通人一樣,選擇逃避,選擇遺忘,他必須正視,必須鉆到傷口里面去,記錄下每一次血淋淋的陣痛。所以,他的傷口一直都在,不會愈合。好友的離世、戀人的不辭而別……這些可能每個人都會遭遇的創傷,在茍偉這里永遠不能結痂。也正因為如此,他最終患上了抑郁癥,每天都需要服用安定。“我需要這些藥片,并不是因為它們能幫助我入睡,但是只有依靠它們,才能使我狂躁的心情平靜下來。”
其實在很多人看來,茍偉已足夠幸運,有酒可以喝,有音樂可以玩,不用看著老板臉色過日子,有大把大把自由支配的時間,還有一小撮朋友一直無條件地支持著他。可是,“逃離”這個念頭卻常常會突襲他,黃舒駿的《改變1995》中,有一句歌詞,描寫出了茍偉現在的狀態:“天才又不夠天才,壞又不夠壞,天天都想離開,卻不知到哪里才能換骨脫胎。”
“或許是因為我身體里住著兩個靈魂吧。”有一次,凌晨4點,茍偉突然從睡夢中驚醒,他隨手拿起床邊的吉他,哼唱出了一段奇特的旋律。“那段旋律完全不是我的創作風格,非常蒼涼,好像是從遠古傳來的召喚。”一個在此岸的茍偉,一個在彼岸的茍偉,或許正是這樣兩個靈魂,才成就了現在的,完整的茍偉。
關于友誼
我認識的張杰不是一個摳門的人
閏土、一百零五萬、謝娜……最近,這些關鍵詞一直圍繞著張杰,“忘恩負義”一下子成了張杰的代名詞。作為當年一起從選秀節目里走出來的好兄弟,對于現在發生的這一切,茍偉是最有發言權的人。
當年,茍偉創作的一曲《北斗星的愛》將張杰送上了第一屆“我型我秀”冠軍的寶座。有人說,沒有茍偉,就沒有今天的張杰,也有人說茍偉傻,為什么要把一首自己創作的曲子,獻給他人做嫁衣。“關于這件事,我不后晦。《北斗星的愛》這首歌,本來就是我送給小杰的一個禮物。”
茍偉回憶,當年參加型秀比賽時,大家都是一群熱愛音樂的熱血小孩,并沒有太計較比賽的得失,張杰在他眼里就是一個天真的小弟。那個時候,張杰正在一段痛苦的愛情里掙扎,有一天,他向茍偉傾訴了自己的痛苦和掙扎,還拿出了記錄著兩個人點點滴滴的日記本給茍偉看。“當下我就決定要寫一首歌,作為禮物,獻給小杰,獻給他們的愛情。”之后的5天,茍偉和張杰一直待在賓館房間里,足不出戶,精心打磨這首歌曲。茍偉每寫好一遍曲子,就哼唱給張杰聽,由張杰來尋找旋律中是否有自己感情的縮影。“所以我更愿意說,這首歌是我和小杰共同完成的。”
在茍偉眼里,從一起參加選秀到現在的這7年里,張杰變得越來越內斂,或者沉默。“以前小杰是個非常開朗搞笑的小孩,他可以張口就給你來一個李伯清的段子,絕對要把你肚子笑痛。但是現在,他變得寡言了,也有可能是我們太久沒見面,一時間見面了也不知道還能聊些什么。”前段時間,張杰來作西域男孩演唱會嘉賓時,是兩人時隔多年后第一次見面。“我要替小杰證明一下,他絕對不是大家傳說的那么摳門。我們那次見面時,大家一起去K歌,就是小杰請客的,哈哈。”
談起這位舊友,茍偉更多的是擔心,“現在小杰要承受的東西太多了,作為兄弟,我擔心他,不知道他能不能扛得住。他的那些負面報道,我也多多少少聽說了一些,有時真的會擔心他會突然放聲大哭。”直到現在,電視里如果有張杰出現時,茍偉仍會特別留意,“從電視里,我還能看見,這小子現在在做些什么。不管怎樣,我都祝福他。音樂這條路,堅持下來,都不容易。”
男聲
愛音樂的女孩,聽我對你說
夏天來了,新一輪的選秀大戰又即將展開。在這個夏天,不少男孩女孩的音樂夢想,再次被點燃了。作為平民選秀造星運動造出的元老級人物,“老大哥”茍偉有話對這些前赴后繼的女孩們說:
電視直播的選秀比賽,已經成為了所有人都認可的、快速成名最有效的舞臺,這點我也不否認。我想說的是,女孩,如果你真的熱愛音樂,那就堅持自己,不要抱著一定會得到什么名次的心態去比賽,更不要計較在比賽中的得失。你的音樂,通過電視機屏幕,已經被更多的人聽到了,這不就已經是對你自己最好的證明了嗎?
當然,如果你并不僅僅是熱愛音樂,你還想紅的話,那么就請你加?由吧!這是個炒作的年代。
對話茍偉
請做美貌與智慧兼具的女孩
Q=《成都女報》 A=茍偉
Q:你喜歡什么樣的女孩?
A:內斂知性的女孩。
Q:成都從來都是一座“選秀之城”,許多成都女孩心里,都有一個明星夢,在娛樂圈待這么久,你有什么話要對這些想成名的女孩說?
A:努力是必要的!但請一切隨緣。
Q:在你眼里,女孩的外貌和內涵哪個更重要?
A:這是沒有可比性的,美貌與智慧可以兼具。
Q:什么樣的女孩是你認為的“有內涵”的女孩?
A:有夢想、能自律、崇尚善良并熱情滿腔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