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8日至15日,全球41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815個來自鐘表、首飾、寶石和相關行業的參展商,在瑞士巴塞爾展示他們的最新產品,其中僅鐘表參展商就匯聚了多達千家品牌,媒體人數也創新紀錄,共有70個國家和地區的3,300名記者報道了本次展會,讓這一年一度的表展成為實至名歸的時間舞臺。而由專業零售和專業批發領域以及愛好者組成的10萬名參觀者,從世界各地云集巴塞爾世界鐘表珠寶博覽會,發掘鐘表和珠寶行業最新的流行趨勢和創意設計。16萬平方米的展出面積已經不足以承載如此巨大的人流,因此組委會也開始動工翻修及擴建場館,2013年將以嶄新面貌迎接世人。
2011年瑞士鐘表出口額破紀錄,約為193億瑞郎,讓人們對鐘表業的前景普遍感到樂觀。其中第四季度優勢尤為明顯,它見證了瑞士鐘表出口額表現最為突出的三個月份,達到58億瑞郎。這些成績在不景氣的經濟環境下顯然是個特例。由于瑞士法郎的強勢,對利潤和售價造成一些影響,但去年2,980萬枚的鐘表出口量仍預示著未來幾個月的良好前景。來到2012年1月,瑞士鐘表出口額同樣令人振奮,預示著良好前景。
雖然鐘表售價有所調漲,但價格并未均勻地分布到原材料中。金表就價值而言,漲幅最大有26.5%,數量則上漲了24.2%,因此造成了平均出口價格的上漲。雙金屬鐘表(主要是金和鋼),也有24.7%的增長。不銹鋼表款——每兩枚出口的鐘表中就有一枚,并沒有大幅上漲,但是也有12.8%的增長,數量上超過了1,500萬枚。由此看來,腕表出口的積極趨勢還會在2012年持續下去,步伐也許是緩慢的,但仍會有增長。
參展商咨詢委員會主席Jacques Duchene信心滿滿表示:“對于我們參展商來說今年真是一個好年景,我們非常滿意。現在,幾乎所有品牌都將參加2013年的巴塞爾世界鐘表珠寶博覽會展現創新作品,提高參展品質。”瑞士參展商委員會主席Francois Thiebaud認為2012年再次印證了這個獨特的平臺非常成功,在過去的兩年都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使組委會能夠自信地面向未來。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國際交流部主任Jasmina Steele則說:“很高興表展為我們提供了參展機會,我們明年會再來參展。”蕭邦(Chopard)聯合總裁Karl-FriedrichScheufele同樣覺得世界各地的鐘表企業在這兒都有很好的表現。
看來組委會和參展商都認可了今年表展的成果,參展商數字也有望繼續增加,而乘著鐘表市場大力發展的東風,更投入4億3千萬瑞郎重建展館。2013年由赫爾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事務所設計的數個科技含量極高的新展館將迎接世界愛表人士。今年展會期間,屹立于廣場中央高32米共三層的鋼結構建筑已搭建完成。如今,施工第一階段已完成,正在調配安裝屋頂、外墻、門廊裝飾、技術系統等,各項工程都按原計劃進行,2013年的展會時間走于4月25日至5月2日舉辦。
越來越多品牌推出自產機芯,說明品牌想擁有自主權。另外,很多人都在議論陀飛輪過時,但以往很少看到像本屆表展如此之多的陀飛輪表款,一些品牌還在陀飛輪的制作上做了革新。現在就讓我們為你梳理2012年巴塞爾世界鐘表珠寶博覽會的幾個重要趨勢。
趨勢一:技術創新
創新是鐘表發展必不可少的元素,無論是新功能、新材質、新結構或新工藝,大膽且力求突破常規的設計推動著制表業的發展。雖然不知多年后這些創新是否會繼續引領時尚,但在今天看來的確是突破之舉。今年表展值得大書特書的創新表款非常多,較有代表性的如寶璣(Breguet)發布了新的10赫茲表款,以非計時表首次展示了高振頻工藝;蕭邦推出了8赫茲表款,并通過天文臺走時認證,不能不說是項高振頻工藝的進階;豪雅(TAG Heuer)推出了精確計時至5/10,000秒的表款,不但創新使用了獨家振蕩技術代替傳統擒縱系統,同時另一枚結合了雙陀飛輪工藝和高振頻技術的計時腕表有望下半年發布;格拉蘇蒂(Glashutte Original)用六年時間研發出可同時調整兩地時間夏令時的腕表,只有25枚,反應頗好。
宇舶(Hublot)以公元前二世紀的天文計算器為藍本的表款,足以載入史冊,書寫新的制表篇章;制表師Emmanuel Bouchet為海瑞·溫斯頓(Harry Winston)研發的Opus 12再掀創意狂潮,引得參觀者一陣驚嘆;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跟進美洲杯帆船比賽新賽制,以一款創意帆船表博得掌聲;勞力士(Rolex)以至今品牌最復雜的9001機芯為基礎,發布一款調節便利的腕表,體現近年品牌罕有的大膽創新;一款話題性極強的中華萬年歷表,讓寶珀(Blancpan)備受關注,能夠顯示農歷歷法的腕表成為本次表展一大亮點;百達翡麗三款萬年歷表不但功能復雜,且有不少新表受到好評。
趨勢二:復古成風
表款復古風潮已持續好幾年,為增加表款特色,新表在回歸本源的同時也會反映出現代的設計風格。無論表殼是單色或雙色,腕表多為黑、白和銀色,藍色也出現得越來越頻繁。表殼尺寸更為適中,表盤則精雕細琢,也有采用開放或者鏤空設計。美度(Mido)今年的不是復刻某個舊款,而是以中國長城為設計靈感推出系列腕表;Bedat&Co.新推的表款中也有復古設計,無論酒桶形或者圓形都有當年表款的影子:真力時(Zenith)以“航空之父”布萊里奧的冒險事跡為靈感,設計出直徑50毫米的飛行器腕表,頗具收藏價值;格拉蘇蒂則向朱麗亞斯·阿斯曼和羅爾德·阿蒙森的探險精神致敬,推出觀測表,其原型曾被使用于羅爾德·阿蒙森的探險旅程;Heritage Black Bay腕表是帝舵(Tudor)一款1954年潛水腕表的復刻版,復古設計躍然盤面,很有當年潛水表風范。
保時捷(Porsche Design)迎來創立40周年,并以一枚P'6510黑色計時碼表引起關注,雖然全黑表款如今很常見,但在40年前卻是相當大膽的嘗試,全新表款于原有基礎上做了相應改進;經過20多年的發展,Diagono系列已成為寶格麗(Bulgari)招牌表款,今年將陶瓷這種越來越受歡迎的制表材質與不銹鋼或玫瑰金混搭,推出了帶有復古風格的男女對表;此外為迎接奧運的到來,歐米茄(Omega)推出了一枚靈感來自1932年懷表的復刻懷表,因為1932年正是歐米茄首次擔任奧運會指定計時。
趨勢三:實用設計
今年表款較以往更加凸顯不同領域的特色,并由此帶來極為特殊的功能和設計。例如賽車、航空、航海和極限運動等領域,就偏愛計時和帶有測速功能的腕表;結合了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單按鈕計時碼表更重磅回歸。經常滿世界跑的人對GMT功能大多非常感興趣,由于這些表款擁有兩地時、三時區甚至世界時功能,讓旅游時查閱不同地區時間變得更加輕松……種種實用表款源自大量的市場空缺,鐘表品牌也意識到只有功能實用、材質堅固、設計新穎的腕表才是市場主力,因此本次表展能看到大量實用性很強的新表。如百年靈(Breitling)在計時表上加入世界時功能,還為中國市場推出全中文時區表圈;艾美(Maurice Lacroix)推出一款兩地時區腕表,不但清晰易讀且調校方便。
瑞士雷達表(Rado)多款新作均很實用,且材質更為輕盈和抗磨損,R-One就是一款使用多種高科技材質、帶有計時功能的前衛腕表;去年下半年浪琴表(Longines)重磅推出了全部搭載機械機芯的全新系列——索伊米亞,當時只有大三針加日歷的基本款及計時款,今年則引進逆跳與月相功能,尺寸上也有了更多選擇;豪雅Carrera Calibre 1887 43毫米計時碼表,將表殼直徑由41毫米擴大到43毫米,并取消了外緣的測速儀刻度,改為1/4秒刻度,讓盤面更顯簡約利落;寶路華·臻創(Bulova Accutron)推出了配有外部精確調整系統的Calibrator精準者系列腕表,讓佩戴者能夠自行調校走時快慢而無需專業人員協助:路易威登多款防水表涉及帆船、潛水等運動,顯示出品牌對實用路線的著力。
趨勢四:女表熱潮
近幾年,女表在緩沖經濟危機方面立下了“赫赫戰功”,也是眾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新女性看重兩類型女表:第一類是配飾型女表,女性本就喜歡珠寶配飾,結合這種特性后的女表更易受到女性青睞;第二類是功能型女表,相比以往女性有了更多選擇。從今年表展來看,幾乎沒有一家不推出女表,甚至女表數量在少數品牌中占據了一半比例。如迪奧(Dior)就貢獻了多枚女表,其中不乏經典款式,也有新設計引入表款;今年正值那不勒斯王后卡洛琳·繆拉向寶璣(Breguet)定制世界上第一塊高級復雜腕表200周年,也是ReiRe deNaples那不勒斯王后系列發布10周年慶,該系列推出的新表款已獲得女性市場肯定。此外,還有多枚高級珠寶腕表值得關注:寶珀以詩意打造的新款女表使用了母貝鑲嵌工藝,發布現場即有客人訂貨;在男表領域游刃有余的百達翡麗近年也在女表領域大施拳腳,Ladies First腕表是品牌近年的主力女表,而今年超級復雜功能計時系列7140R為萬年歷表,也是品牌繼計時、三問后的女表新作,其他女表款式也會陸續發布。豪雅推出了全新Link系列女表,請來了好萊塢女星Cameron Diaz代言。
勞力士今年多個系列皆推出了女表,不但有多種材質設計,更有各式尺寸以供選擇;香奈兒(Chanel)J12繼續發力,除Chromatic鈦陶瓷腕表有新作外,Premiere浮動式陀飛輪腕表再以山茶花造型詮釋陀飛輪之美;另外海瑞·溫斯頓以羽毛作為設計推出的Ultimate Adornment時計,創意獨特,造型極為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