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琴表(Longines)全球總裁Walter von Kaenel在浪琴表工作16載,參加巴塞爾表展更是達37年之久,是瑞士鐘表業界名副其實的“骨灰級”人物。他在巴塞爾表展上接受采訪時,談笑風生,如數家珍。
魔鏡:在2011年上海的索伊米亞發布會上,總裁特別感謝了中國及俄羅斯市場,半年過去了,這兩個市場的表現依然亮眼嗎?
Walter yon Kaenel:談到這兩個市場的情況,我們還是要比較謹慎,因為有很多表是從香港進入內地市場的。但是從瑞士官方去年發布的全球市場出口數據來看,這區域增長了48個百分點。如果單就浪琴表的情況來看,以我在浪琴表工作的十幾年經驗,我們承認浪琴表在中國地區一直呈現穩定增長。關于浪琴表在中國市場的具體表現,從百家商場銷售數據統計看,在500-10,000及10,000-30,000人民幣兩個主要價格區間里,浪琴表排名第一;而在所有價格區間的總排名中,浪琴表排第三——雖然從我們自己的統計來看應該是第二位,不管怎么樣,我們都是前三名。這要感謝我們的同事、朋友,尤其是浪琴表中國團隊的精誠合作。今天的中國市場已經非常大了,范圍不只局限于內地,還包括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此外還有大量的海外旅游者、成千上萬在海外工作的人,以及海外移民聚居社區的大量訪客,全部加起來中國的生意已超過我們業務量的50%。因為這些因素,讓浪琴表的全球銷售額在2011年達到了10億瑞郎。
魔鏡:日前,ETA打贏了官司,可以減少對集團外機芯的供應量,這對品牌來說是好消息嗎?
Walter von Kaenel:其實,我對這個消息并不太在意。很多人對一些幕后的事并不了解,三年前,我們就開始停止銷售像夾板這樣的機芯零件,而只銷售成品、半成品機芯,這是我們采取的第一步。第二步,開始減少成品機芯的供應量,主要針對的,是那些擁有自主品牌的買家,還有那些在香港地區不受控制地將機芯轉手的買家。在香港地區有人專門做這樣的事情,我們與他們斗爭,停止了對這些渠道的供應。在其他方面,還減少了15%的供應。但是,對于好的合作伙伴,卻并沒有減少供應。這些年來,ETA就像一個零件商店。我們在生產制造上進行投資,這些買家想買什么就可以買什么,我們是擔風險的人,而他們這些買家卻把ETA當成了一個超級市場,并不進行投資。我們對這些買家的要求是,希望他們也能在機芯的生產上進行投資,拿出他們自己的錢來。然而,就是這些買家把我們告上法庭的。我們ETA就像中國一樣,是一只被喚醒的老虎(大笑)。當然,希望大家能夠明白,與此同時,也有許多很好的合作伙伴,我們不會減少對他們的供應。帝舵(Tudor)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魔鏡:浪琴表去年推出索伊米亞系列,是不是代表品牌在女表市場中,將更加注重機械機芯?
Walter von Kaenel:推出新品時,考慮第一大市場中國的需求和趨勢是非常重要的。當我們在和中國同事討論產品時,充分意識了這一點,并根據中國同事的經驗和對市場的判斷做出相應的調整。我舉兩個例子,首先我們在運動系列中增加了女表款式,并使用了機械機芯;另外在索伊米亞系列,我們決定在中國只發布機械機芯的女表(除了唯一一款,因尺寸所限用了石英機芯)。浪琴表在中國的機械機芯女表市場上是非常強大的,同時我們也在逐步擴大這個份額。
魔鏡:參加了這么多屆的巴塞爾表展,和早年的參展體驗相比,有哪些不同嗎?
Walter von Kaenel:是的,我已經參加了37屆巴塞爾表展了。最開始,我還記得浪琴表第一次參展時,展位還不是在這里,而是在三層,面積也很小。當時浪琴表只有兩個系列的表款,只有些銷售代理商來參展。而現在,感謝我們成功的分銷策略,很多零售商可以直接過來參展,不再是代理商了。同時我可以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和媒體的溝通上,而現在的媒體,尤其是來自中國的記者編輯,教育程度都很高,準備很充分,提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專業,針對性更強。不得不說,這對于我而言,是件好事。
產能決定增長
身兼寶璣(Breguet)、寶珀(Blancpain)、雅克德羅(Jaquet Droz)三個歷史悠久品牌的全球總裁,MarcA.Hayek真可謂“三頭六臂”。斯沃琪集團(Swatch Group)去年銷售額超過70億,在談到如何看待自己主導的三個品牌對集團的貢獻,他自信爽朗地表示,三個品牌貢獻都很大,對比2010年,每個品牌在2011年都有很大的增長,并希望今年還能保持這樣的高增長。
魔鏡:在過去一年里你面對的最大挑戰是什么?
Marc A.Hayek:最大的挑戰是根據市場需求提高產量,并將每年研發的新款投放到市場中進行銷售,比如Classique 5717 Hora Mundi世界時腕表。
魔鏡:你如何評估2012年的市場?
Marc A.Hayek:對于2012年我還是比較樂觀的。在2012年第一個季度的增長率勢頭不減,表款依然供不應求。我們還有許多尚未完成的訂單,所以還會有增長空間。如果產能不是問題,在經濟環境良好的情況下,我們每年能有50%、60%,甚至70%的增長空間,就算經濟環境不理想,增長率也能保持15-20%。
魔鏡:日前ETA打贏官司,可減少對集團外供應機芯,這對斯沃琪集團來說是好消息嗎?
Marc A.Hayek:這不僅對斯沃琪集團來說是好消息,對整個制表工業來說也是必要的。有人批評這是壟斷,但對我們來說,我們在機芯方面投資了很多,每年ETA賣出近百萬枚瑞士機芯,然后這些機芯有很大一部分被出口轉賣到別的品牌,他們不愿在機芯研發上投入,只注重市場營銷,反過來以低價成為我們的競爭對手,這對我們來說很不公平。研發機芯很重要,如果大家都不投資研發機芯,這個產業就會衰退,所以我們要轉變這種單純依賴的模式。斯沃琪集團并沒有壟斷,如果產量允許為他們供應機芯,我們會供應,但不能說我們必須供應,不供應就是壟斷。今后ETA機芯會更多地供應給集團內的品牌和長久以來維持良好關系的客戶。
魔鏡:你剛剛提到了交貨問題,在過去,我們看到雙陀飛輪、三問等腕表時都曾出現過延遲交貨。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Marc A.Hayek:確實,這個問題存在,而且非常復雜。作為一家任重道遠的鐘表制造工廠,我們不想冒險把一些不成熟的產品交付給客人。很多客人都想早點拿到新表,他們希望我們每年都有新機芯推出。我們工作非常努力,在研發方面也有很大的投入,但一些在巴塞爾發布的新表款只能在來年投放市場。我們努力縮短客人的等待時間,但不能百分百保證。這種情況很難避免,比如一款表,一開始我們覺得是完美的,但可能在巴塞爾表展后兩個月要發布時,卻發現一些設計和技術的細節可以改良,精益求精是寶璣的追求。
魔鏡:寶璣是否和一些獨立制表師合作,推出特別的腕表?
Marc A.Hayek:目前,寶璣沒有和獨立制表師合作,今年所有的新品百分百由寶璣內部研發而成。
魔鏡:寶璣在歷史上曾是復雜腕表結合琺瑯工藝的先驅,擁有美麗藝術風格,以后會考慮寶璣品牌加大琺瑯腕表的比例嗎?
Marc A.Hayek:我認為各品牌都有不同的工藝側重點,琺瑯的確是寶璣表盤的一項傳統工藝,但更鮮明的是標志性手工鐫刻表盤。去年一款寶璣月相表里就運用了琺瑯工藝,同時琺瑯工藝也是雅克德羅表款的特色,琺瑯表在雅克德羅的表款里占有很大比重。當然,未來寶璣還是會推出琺瑯表款。
魔鏡:沒有出席特定的品牌活動時,你如何選擇佩戴的腕表?
Marc A.Hayek:我會根據出席不同活動而選擇表款。比如賽車運動時,我就會戴寶珀的Split-second計時碼表,而通常隨心情而定,在過去一年半時間,我比較喜歡戴寶璣7047陀飛輪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