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聽女主人們自己推薦,只算完成了“美味關系”中的一半步驟,要成為這段關系中的“另一半”,當然需要親身品評一下。
冰果貝果輕食館
美味點評
黃兵
■最愛甜品:茶拿鐵。不像奶茶那么甜膩,口感更偏茶味,很純粹。■印象最佳細節:門面很漂亮,讓人一看就想進來看看女主人是怎樣的人。■建議:木制的桌子椅子讓人感覺很快節奏,可以換點更溫馨的。
郭沙/宣海達
■最愛甜品:北海道戚風蛋糕,口感清淡,不會太甜,女主人保證吃了不會發胖。■印象最佳細節:盤子碟子很精致。■建議:桌子椅子有點硬,不太舒適。
陳鴻
■最愛甜品:雪綿冰。美味,沁人心脾。■印象最佳細節:開放式的操作臺很讓顧客放心。■建議:可著重宣傳甜品的無添加概念,契合人們擔心食品安全的心理。
黎崢
■最愛甜品:布丁,3種口味可以選擇,讓人好難取舍。■印象最佳細節:照片墻,手繪在墻上的相框加上各處的風景照,很美,很有文藝范。■建議:可以在桌子上鋪上碎花或者格子的桌布,會更溫馨。
王靜
■最愛甜品:北海道戚風蛋糕,不含添加劑,很適合小孩子,以后會買給兒子吃。■印象最佳細節:玻璃門上貼的桃花,很吸引人推開一探究竟。■建議:焦糖布丁太甜了一點。
王盛
■最愛甜品:北海道戚風蛋糕。■印象最佳細節:小小的店面里小桌子小椅子,很精致,也很讓人放松。■建議:可以多增加一些輕松的、跳躍的東西,比如椅子面上加個軟墊。
顏如琢
■最愛甜品:黑糖小阮。開始一直以為是“小軟”,名副其實很軟,口感細膩。■印象最佳細節:甜點和冰品都很簡單清淡,最好的味道就是最簡單的味道。■建議:甜品店的消費者相對而言年輕人比較多,在店面裝飾裝潢上可以更動感一點。
易鴻
■最愛甜品:貝果。粗纖維食物,很適合現代人的健康飲食觀。■印象最佳細節:店內陳設的植物。■建議:更多地推陳出新才能抓住更多消費者。
劉定河
■最愛菜品:蟹黃丸,外皮晶瑩,內里豐腴,口感特別好。■印象最佳細節:每人一小鍋,分餐不分桌,方便交流,氣氛很好。■建議:調味品種類多是一個優點,但也容易讓客人摸不著頭腦,可以在調味臺處設置專人指導,還可以每日推出當天的主打調配方式讓大家參考。
蘇非
■最愛菜品:面條。用清淡的菌子湯鍋作底,簡單地煮幾根面條,美味又省事。■印象最佳細節:菜品的擺盤很精制,工藝很好。■建議:選野菌湯鍋的人大多是沖著湯水好喝,一定要建議大家先喝湯,吃到后來就越沖越淡了。
楊羚
■最喜歡的菜:手打蝦滑、墨魚滑,清淡,不油膩,而且營養滋補。■印象最佳細節:調味臺。調味料品種繁多,能夠滿足各種不同類型的個性化需求。■建議:餐廳外面樹太多,停車不方便,多招點帥哥服務生。
李希
■最愛菜品:蟹黃丸,無論是形狀還是味道都很特別。■印象最佳細節:餐具別致,能夠看出女主人的品位,而且擺盤很細致。■建議:大世界商業街餐飲林立,要在店面裝潢上多增加一點吸引眼球的東西才能脫穎而出。
段齊結
■最愛菜品:滋補藥膳鍋,適合重口味愛好者。■印象最佳細節:筷子掉了,服務生很快就重新拿來了一雙干凈的。■建議:用嵌入式爐灶有點看不清楚,希望服務生能夠更細致留意到客人是否需要這方面的幫助。
陳鴻
■最愛菜品:玉米湯鍋,很特別。■印象最佳細節:擺盤精細,用料講究,味型搭配有較多選擇。■建議:活蝦上穿牙簽能夠防止蝦子亂蹦亂跳,但容易讓不留心的人劃傷嘴巴,建議將牙簽換成長一點的竹簽。
謝黎明
■最愛菜品:用清淡的湯鍋燙牛肉,既健康又美味。■印象最佳細節:調味品選擇多,可以讓人在飲食健康的基礎上講究口味,最大程度地將健康和美味結合在一起。■建議:一家餐廳好不好衛生間很關鍵,這里廁所小了點,可以在衛生間的器具和用品上更精制用心一點。
郭輝
■最愛菜品:湯鍋味道都還不錯。■印象最佳細節:調味品和擺盤都不錯。■建議:需要尋求差異化發展。
九一堂
美味點評
謝黎明
■印象最深的菜或細節:有道菜忘記問菜名,一半是冰淇淋,一半是胡蘿卜和牛肉。從我的職業角度出發,很喜歡這種討巧的設置,把不夠健康但美味的食品和健康的食品融合在一起,能夠滿足不同需求。這里的菜都能在吃出文化的同時吃出設計,非常有特色。■建議:增加功能性,比如跟養生結合說不定會更好。
李希
■印象最深的菜或細節:菜品是旱蒸皇帝蟹,掛在上面的壺都是有來歷的。細節是主人送出的隨手禮,那把叫打死人不償命的扇子。整個家宴的感覺很好。■建議:既然是打文化牌,可以在文化上做得更深入,比如在隨手禮上更多加一點成都元素,提升出標志性的產品,這樣才更有辨識度,便于大家提到成都私房菜就能想到九一堂。
廖暉
■印象最深的菜或細節:來過九一堂很多次,覺得這里是一個不斷做加法的結果,無論是在菜品上,還是在細節上和元素上,每次來都會有新的東西,很考究,也很有設計感,能體現出主人的用心。■建議:人們來這里最終想品味的是整體感覺,因此可以適當做一點減法,去掉繁復,返璞歸真。
楊昱
■印象最深的菜或細節:菜品好不好吃因人而異,由于地處寬窄巷子,因此不僅是做美食,更賦予了川菜以傳統四川文化精髓。外地人以為川菜僅是濃油重味,但九一堂對高端川菜做了很好的展示。■建議:想法很周全,希望能每一個細節都保持下去,并且每一個細節都能做到位,做到極致。
周東
■印象最深的菜或細節:小點心很精致,比如那道腰果薄撐。在店門外推門一入眼就是一幅畫,走進店里面更是感覺人在畫中,無論是氛圍還是細節,處處都能看出女主人的用心。■建議:可以讓午餐價格和晚餐價格有點差異,將白天的這個時段利用起來。
肖莉
■印象最深的菜或細節:擺盤很藝術,比如那道旱蒸皇帝蟹,擺盤上不僅有蟹殼,還有珊瑚、蓮蓬,有很精美的湯壺,把美食徹底藝術化了。推門進來庭院深深的感覺很好,有掩有顯,很有張力。■建議:繼續走文化餐飲路線,比如隨手禮扇面上可以印上菜譜、《周易》之類的。
遲阿娟
■印象最深的菜或細節:每道菜都是一件藝術品,整體設計感很強。九一堂把傳統文化和時尚感結合得很好,一點都不老氣,也不落俗套。■建議:可以放一點古箏、琵琶之類的古典民族音樂,更能顯出傳統文化的感覺。
岷山飯店 The River House西餐廳
美味點評
蘇非
■印象最深的菜或細節:牛仔骨,味道相當不錯,在成都所有的西餐廳里面算是味道最正宗的。整個餐廳位置便利,在成都能夠這樣俯瞰夜景的地方不多。■建議:空間太敞了,私密性差一點,適合搞公開活動,但如果要走高端路線,格局上要多考量。
包曉曼
■印象最深的菜或細節:牛仔骨,肉質細嫩,搭配時令的蘆筍,非常好。■建議:菜品能夠更豐富一點就好了。
呂靈
■印象最深的菜或細節:服務非常細致,音樂好,環境好,周末過來和朋友聚會以及享受美食否不錯。■建議:很滿意!沒有意見。
張越婷
■印象最深的菜或細節:前湯很好,乍一看以為是普通的滋補調理湯,細品有松茸的味道,很清淡,但也不膩。餐廳視野好,同時也有私密性,談事和聚會兩相宜。■建議:一切都很周到了,硬要說建議的話,能給客人準備點驚喜就更好了。
付濤波
■印象最深的菜或細節:檸檬三文魚,口味清淡,但很特別。環境好,很通透,很小資,又能鳥瞰成都,特別適合帶外地朋友過來。■建議:多增加一點器皿,比如哪種杯子適合喝哪種酒,區分開來,更顯得專業。
陳默
■印象最深的菜或細節:整體氛圍不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老板是女性,所以特別有女人味,很浪漫。搭配音樂演奏的點子也很好。■建議:空間格局上還可以改進。
寬云窄雨
美味點評
趙艷斌
■最愛菜品:大烤雪花牛肉,不僅好吃,而且意境好,我們開玩笑地說應該用女主人的新書命名叫“留守男人”。■印象最佳細節:菜品都很有意境,比如雪花牛肉讓我想起“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建議:菜品可以和行酒令聯系起來,這樣不僅能吸引更多人來消費酒水,而且能夠增加顧客的互動。
郭燕
■最愛菜品:寬云雞片。端上來時云霧繚繞的感覺很吸引人,讓人遺憾沒有穿旗袍來吃它。■印象最佳細節:墻上掛著很多作品原作,有置身展覽廳的感覺,很有文化感藝術感。■建議:整體色彩很重,所以桌布用淺色更好,配上頂上的射燈,更能吸引人們對菜品的注意。
楊昱
■最愛菜品:巴山雀舌,不油膩,而且鴨舌頭很精心地剪下舌尖,喜歡吃舌尖的人可以很方便很優雅地吃,喜歡啃鴨舌后面分又的人也可以單獨取那部分來啃,可以各取所需。■印象最佳細節:午餐和晚餐價位不同,讓游人能以很低廉的價格享受到成都的文化和風景,雖然是高級會所,但能讓更多人一起分享。■建議:保持這種風格就很好。
肖莉
■最愛菜品:那道叫滿園春色的春卷特別不錯,爽口,健康,適合女性。■印象最佳細節:很喜歡這里房間的頂,很高,有空間感,陽光也能從上面流瀉而入。盛菜的器皿都很精制,為每一道菜量身訂做,顯出女主人的品位。■建議:一桌菜里只有一道菜相對較沒有特色,尤其是和別的精彩菜品對比起來顯得特別弱,有時候寧可不要這些湊數的菜。
李希
■最愛菜品:炒飯,只加了一點點橄欖油來炒,很清爽,一點都不油膩。■印象最佳細節:器皿都很漂亮,天井喝茶的感覺很好。■建議:龍眼生茶湯很好喝,而且養顏、滋補,很有特色,但是盛在普通的青花茶杯里端上來,人們出于心理定勢會以為是普通的茶水而忽略其中的特別內容。器皿包裝上可以更分類明確一點。
樊曉彬
■最愛菜品:撈汁海螺。口味特別,調料和配菜都很香,擺盤也很有文化元素。■印象最佳細節:做的是有文化的美食,每一個細節都很有文化感覺匯聚其中。■建議:既然做的是文化,器皿包裝上可以更有文化元素一點,像竹梅車厘子和龍眼生茶湯可以包裝得更精致,以突出其特色。
鄒敏
■最愛菜品:湘情鹿耳,色香味俱全,一看就引人食欲,吃起來軟硬適中。富含膠原蛋白,有養顏美膚的作用。■印象最佳細節:在天井喝茶感覺很好,有水有天,四四方方,有禪意。■建議:服務可以更細致和人性化一點,比如在介紹菜品的時候主動加入食材來歷的介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