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底至2012年1月舉辦的多個房地產業論壇上,眾多開發企業負責人無不表示了今年樓市的悲觀看法。大家如今已不再糾結于房價是否會降的爭論,而是“房價將降多少”,四大銀行掌門人給出的初步預期是:不會少于30%。
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高企
從近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金融工作會議上可以發現,溫家寶總理有兩大愿望:降房價、升股價。股市近期已走在反彈的路上,而樓市調控政策鐵腕依舊,并沒有松動跡象。
“房價下行預期的影響下,房產市場尤其是住宅市場幾乎全線冰凍,一貫遮遮掩掩的開發商也爭先恐后地打出降價的招牌,借此招徠顧客,但效果并不明顯。”業內人士黃先生說。
最新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京滬深穗等1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為14.4,再度創下近兩年來的新高。在中央政府堅持調控政策不放松的情況下,預期2012年這—供求趨勢還將延續,這就意味著在建工程存量很大,從而會推高未來可售住宅規模,至少2012年上半年多數城市住宅存銷比仍將有所高企。
存銷比是指在一個周期內,商品庫存與之前一定時期內銷量的比值,用來反映商品的即時庫存狀況的相對數。而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是月末新建商品住宅存量和連續6個月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量移動平均值的比。和普通商品—樣,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能夠衡量開發住宅產品的資金利用效率。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過大,可以直接反映出投資住宅產品的資金回籠狀況欠佳。
黃先生認為,“庫存的居高不下意味著開發商資金鏈的緊張,而債務償還高峰將于2012年來臨。在這種情況下,不是比誰價格穩,而是比誰能夠賣得動。雖然,暫時擺脫了業績壓力的開發商喪失了年尾“降價回款”的沖動,但沒有一個誘人的價格,仍然難以撬動深陷觀望情緒的市場需求。降價與觀望中的博弈
中國指數研究院1月4日發布報告顯示,2011年12月,全國100個城市住宅平均價格為8809元/平方米,環比11月下降0.25%,為連續第四個月環比下降。有市場觀察人士認為,在2012年春節前后,房價很可能會出現同比下降。出于降價趨勢的判斷,房地產市場的交易量持續走低,持幣觀望情緒濃厚。
在一個下行的市場里,單純的降價已經難以激發投資者的熱情。福建本土某開發商在南京開發的商品住宅項目進入第五期銷售,售價從第四期的一萬二三千元每平米逐漸降至七千多元每平米,但依然乏人問津。“以前是有人找關系要買房,現在卻是有人找關系想退房。”該項目一負責人無奈表示。“還會繼續降價到位嗎?”面對記者的提問,他表示,“降是可以降,但是看不到效果降價也沒有意義。房價只要不穩定,投資者永遠不會入場。”
另一方面,房地產投資的需求仍然十分旺盛,只是更多資金從住宅中扎堆到了不限購的商業地產,比如商鋪、寫字樓等。12月,福州二環路內某寫字樓項目的火爆銷售可見一斑。不限購、小戶型、低總價,銷售價格較周邊新建樓盤又低了數千元,還推出了高額的返租優惠,該項目開盤首日即售出500多套房源中的480百套,剩下均為高層、稍大面積戶型。
樓市曾經的火爆持續數年,如今的冰凍也不會是三日之寒。2012年的樓市,無論是開發商還是購房者都在等待:開發商在等著年后兩會的風向,購房者在等著房價的底部。而等不等得起,則要看各自的需求和籌碼。堅冰何時打破
持續穩定的下行預期,房產交易的堅冰將牢不可破。不過,堅冰的打破也許并不遙遠,不少行業機構和人士給出了房價可能在2012年中企穩的預測。
首先是調控政策已經穩定了一段時間,各種利空似乎暫告一段落,而地方政府面對劇降的土地收入有強烈的松動意愿。再是狹義貨幣(M1)觸底反彈。根據經濟規律,—般M1觸底反彈后,房價會在滯后數月止跌回升,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
有分析人士指出,房地產市場總的走勢趨于平緩,因為房產市場的變化會對整個宏觀經濟產生影響,中央的政策不是為了打壓房地產市場,而是希望房地產市場能相對平穩地發展。此外,地方政府也不希望房市大起大落。“只有在收入增長的同時保持房價不漲,才能達到相對房價下降的目的。”
在宏觀調控的背景下,2011年房地產市場遭受了巨大的沖擊,記者手中有這樣一組數據,2011年房地產業投資增長超過30%,看似情形不壞,不過仔細分析可以發現,這是因為2009至2010年暴增的土地購置,其集中建設期就在2011年。對比2011年以來土地購置增速的一路下滑,直至目前已基本為零,可以預見,2012年房地產業投資增速將很可能大幅下滑。
投資增幅下滑,意味著未來幾年內的商品住宅供應將持續減少,如果把目光放得更遠一些,這也將有利于房產價格的止跌回升。去投資屬性的住宅
政府高層曾多次公開表示,此番調控意欲擠壓房地產市場的泡沫風險,另一方面,就是希望讓住宅去投資屬性。
受房地產宏觀調控和限購政策影響,住房市場已逐步向居住屬性回歸。2011年,北京當地居民家庭首次購房比重連續9個月維持在九成左右。另一方面,全國各大中城市正大力推進各類保障房建設。
雙重擠壓下,有悲觀的投資者認為,住宅從此將不再適合投資。更多地投資者關注著未來的限購政策是否變化、將如何變化,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什么時候建立,房產稅會不會推廣、何時推廣、如何推廣。
在現有的高壓調控下,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適度去投資屬性是必然的。不過,穿過這些紛繁復雜的博弈和反博弈的表象,中國房地產市場自住需求的缺口仍然十分龐大,盡管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空前,但保障性住房面對的是中低收人家庭,不可能只通過保障房解決快速城鎮化進程中的大部分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