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姑娘,她們有些神奇,她們還有些瘋狂;有一群姑娘,她們有些嘻哈,她們還有些才華……”她們不是還珠格格,卻如小燕子般天天嘻嘻哈哈,風風火火。在大大小小的兒童影樓中,經常會見到她們忙碌的身影。她們自嘲是“瘋姑娘”,慣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只為博得寶寶們的會心一笑。“逗笑師”、“引逗員”是她們統一的名字。
逗笑,是一種職業,也是一種本能。以此謀生的“逗笑師”們雖然自稱是“瘋子”,是“小丑”,然而,讓孩子的笑容定格于瞬間時,她們身上閃耀的卻是一種獨特的母性光輝,讓她們自己也變得格外美麗。
她“瘋”了,孩子笑了
“寶寶,看這里,看!我是小白兔,乖乖……”陶萍嘟起嘴巴,雙手擺出兔子耳朵的形狀頂在頭上,時不時地搖晃著腦袋,雙膝微曲,向前面小步地跳著。
眼前的小家伙,剛滿一周歲,正用黑漆漆的大眼睛緊盯著眼前這只“大兔子”,微張小嘴,好像有些愣神,原本緊抓著媽媽的雙手也漸漸地松了下來?!翱┲┲ā痹陔x寶寶不遠的地方,陶萍突然做出了咯吱癢癢的動作,嘴里發出快節奏的聲響。寶寶小腦袋一晃,隨即揚起小嘴笑了起來?!斑青辍?,攝影師迅速抓拍下了這一瞬間。直起腰,陶萍站了一小會,又拿起一邊的毛絨玩具,繼續逗寶寶。
幾乎每天的工作,陶萍都是這樣度過的。作為一個“逗笑師”,她的職責就是將寶寶逗笑,然后讓攝影師拍下寶寶微笑的畫面。
25歲的陶萍從2009年開始在一家大型兒童攝影公司任職,從事引逗職業已經兩年多了。在她眼里,要想做好一個稱職的“逗笑師”,很多時候就是要把自己當成一個“瘋子”,用動作和表情,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拍攝一結束,陶萍就一個勁地喝水,滿滿的一杯水,轉眼就見了底。長舒一口氣,她的聲音顯得柔和了許多。由于不停地喊話,跟孩子和家長交流,陶萍的喉嚨經常變啞、發炎。在她看來,這已經是她們這個職業的通病了。
她告訴記者,對于她們而言,逗笑的工作其實還需要很多前期準備,比如提醒客戶記得帶尿布、奶瓶、孩子喜歡的玩具、一些需要更換的衣服等。
雖然經常腰酸背疼,喉嚨發炎,但是身為一名“逗笑師”,陶萍卻覺得挺滿足。
【職業法寶】模仿、獵奇、游戲、表揚
“一般一周歲的孩子都比較認人,想把寶寶從父母手里抱過來,可父母一撒手就大哭。而且這個時期的寶寶一般都能走會爬,喜歡四處亂動,很難靜下來。”陶萍有著自己的四大法寶。
法寶一:模仿。“喜歡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在逗孩子的時候要充分利用這一點,根據拍攝需要,來示范一些動作引導孩子模仿。”
法寶二:獵奇?!八麄儗χ車鷷錆M好奇,一般的寶寶,一聽見聲音就要轉頭去尋找,一看見東西就想伸手來拿。我們就故意拿出些他們沒有見過的玩具或者發出一些怪聲,引起他們的興趣?!?/p>
法寶三:游戲?!巴ㄟ^做游戲的方法,如唱歌,跳舞等,建立寶寶對引導員的好感,拉近彼此的距離?!?/p>
法寶四:表揚。“在我們看來,百天的寶寶已經可以聽懂表揚的話,我們會適時地贊美和鼓勵,消除寶寶對我們的陌生感,從而使拍攝變得容易。”
要“逗笑”,還得“逗哭”
“哇?穿著白紗,你好像童話里的白雪公主呀。小公主,你的紅蘋果呢?”一個身穿白紗裙的小女孩羞答答地拿著蘋果,擺了一個很文靜的pose,“啪啪啪……”攝影師手中的照相機連續抓拍……整個拍攝結束,張潔一身大汗。
張潔在一家兒童影樓從事攝影助理工作,被人們親切的稱謂“逗笑師”。
浩浩是張潔的另一位顧客,雖然只是一個3個月大的小不點兒,張潔還是和他提前溝通起了感情,“小浩浩,我們拍個百歲照好不好?”張潔熟練地托著浩浩的頭,雖然浩浩并不知道接下來要干什么,但張潔還是一遍一遍地重復著。燈光、布景、攝影師全部到位,就在馬上進行拍攝的時候,“看這里”,攝影師一聲令下,浩浩小嘴向下一撇,哭了起來。嗓門洪亮的浩浩,引得其他影棚的小朋友也一起鬧了起來。張潔馬上抱起浩浩安撫一陣,“可能是困了吧?!睆垵崙{著經驗告訴浩浩的媽媽。四五個人一頓準備后,最終只得看著小浩浩進入甜甜的夢鄉?!斑@種情況太常見了,尤其是這么小的寶寶,大家就等他睡醒了再拍吧。”張潔說,他和同事們的工作進程完全要“聽從”小顧客們的心情而定。
張潔說,小朋友的臉說變就變,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會突然哭起來。有時候,你無論做什么,他們都不會買帳,所以只能使出“殺手锏”,學著小朋友的樣子也“哭”起來,他們一般便會停止哭泣,甚至笑出來。
“逗笑師”不僅要逗笑,還得逗哭,因為兒童的表情豐富,所以家長的要求也不同。大笑、微笑、壞笑、吃手、哭鼻子,兒童攝影就是捕捉孩子們不同的表情,這對“逗笑師”來說也是不小的挑戰。
作為一名“逗笑師”,張潔從工作中也常收獲感動,一些孩子從滿月就開始拍照,每隔一段時間都來拍照,看著孩子慢慢成長,心里有說不出的感慨和感動。
【職業要求】愛心和耐心
“逗笑師”每天都要接觸不同性格的孩子,開朗的、任性的、靦腆的,孩子的性格多種多樣,為了能博得他們一笑,“逗笑師”工作之余要做很多“功課”,比如要看最流行的動畫片,學唱兒歌,設計好玩的游戲。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最短的時間里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從而讓他們留下最開心的笑容。
要成為一名專業的“逗笑師”,其實要求很高:需要學習過幼師專業,懂得兒童心理,年齡也有限制,有從業經驗。最重要的是,“逗笑師”作為一個特別的職業,更需要愛心和耐心。
既當“保姆”,又做“親戚”
“逗笑師”不僅要逗寶寶笑,在拍攝過程中也要做個很稱職的“保姆”,給寶寶換衣服也要小心翼翼。在為小孩留下美好片刻后,
“逗笑師”的快樂和心酸卻是普通人所不知的?!岸盒煛崩莻€20歲的姑娘,做這行的時間不長。
“來呀,這是小烏龜,小老虎笑笑,寶寶笑一笑,啦啦啦……”剛滿三個月的熙熙正在鏡頭前不停變化著表情和姿勢,熙熙父母在一旁不停地笑。而除了不停按動快門的攝影師外,還有兩位身著鮮艷顏色衣服的人在忙碌:一邊拿著玩具不?;蝿又贿呑鲋鞣N奇怪動作,嘴里還不停發出大人聽不懂的聲音。
正是這兩位不斷做著奇怪動作的“魔法師”,讓熙熙瞬間好像著了魔一般。剛當上媽媽的孔小姐在攝影棚中一直表現出不可思議的表情,她告訴記者,孩子到了這里不僅笑得特別好看,而且能擺出各種POSE,“剛看到他趴著,小臉架在手上笑,我都快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拉拉告訴記者,最難忘的還是第一次“逗笑”的經歷,“當時害怕逗不笑,反而逗哭了。”她說,小孩雖然不會說話,但他們的表情是最為豐富的,喜怒哀樂很容易就表現出來,“逗笑師”要引導他們,但也要跟著小孩的節奏走,不能打亂他們。
雖然對備年齡段的小孩都能“逗”得出神入化,但拉拉坦言,一歲左右的孩子是最難搞定的,“一歲孩子對世界是最好奇的,很容易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也很難能接受我們的指令,甚至會有些叛逆。”這就要求在最短時間內找到小孩的興奮點,因為每個小孩總會有感覺到有興趣的東西。
【職業苦樂】咽喉炎和感動
“工資不高,但每天都會很開心。最感動的是有的小孩走之前抓著我的衣服不放,哭鬧著不走?!崩Q,“逗笑師”最大的榮耀便是讓孩子很快就喜歡上自己,并聽從自己的指揮。但每次下班后都感覺累得受不了,嗓子也很痛,“十個‘逗笑師’九個有咽喉炎。”
快樂和辛酸之外,
“逗笑師”收獲最多的還有感動。拉拉說,有些孩子從滿月開始就來拍照,幾年下來自己也見證了孩子的成長經歷,和他們的情感不止是鏡頭前后,甚至延續到生活中,“常有孩子經過我們影樓,就拉著媽媽一定要進來看我們,就像親戚串門一樣,沒有了商業關系,感情更單純?!?/p>
前景不理想要轉行
由于該職業工資低又較辛苦,且發展前景不理想,多數人做一段時間后就想更換職業,導致專業的“兒童逗笑師”成稀缺職業。
薪水:普遍兩三千元
成為“逗笑師”需要什么條件、有什么要求呢?一家兒童影樓負責人坦言,最理想的當然是有專業背景,例如經過幼師教育或學過心理學,年齡一般要求在20歲~25歲之間,此年齡段容易和孩子溝通,培訓入手也較快,最主要是要有愛心、耐心和責任心,“這其實也算是個體力活,一個小孩照顧下來要一兩個小時,有時候一天多的要照顧七八個”。
大部分專業兒童影樓都配有“逗笑師”,一般都是年齡18歲到25歲之間的年輕女孩子,男性較少。他們多是幼師專業畢業或從事過一段時間的幼師工作,月收入一般在2000元左右。
據介紹,逗笑師也并非一直呆在基層,不少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也逐漸成為助理攝影師或專業攝影師,個人價值得到提升,薪酬也相對更高。但一般剛來的引導師工資不算高,即便資深的只在3000元左右。
“所以在招聘的時候,我們都會事先解釋清楚,這個工作并非只是一味逗小孩,未來還有很多機會。”
“逗笑師”:大多“自我培養”
據了解,“逗笑師”這個職業目前還沒有專業的從業資格證,對于他們的培養,大多是通過兩種途徑:一種是在一些兒童攝影培訓機構學習培訓,一種是由影樓自己培養。
“逗笑師”的學習,很容易上手,一般一兩個月就可以,但更重要的還是實際操作,在平時的工作中慢慢摸索積累?!薄岸盒煛碧掌几嬖V記者,她是從2009年開始接觸這個行業的。
合肥一家影樓的負責人陳森也表示:“目前引導師基本都是我們自家培養出來的,有時我們也會和同行交流,到上海這樣有專業培訓機構的城市進行學習。對于從事兒童引導師工作的人來說,這一行的門檻不高,許多引導師也都是在工作中慢慢成長起來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學習之后,有的會直接晉升為攝影師?!?/p>
大多數“逗笑師”并不看好自己行業的前景?!拔艺趯W習攝影,學得差不多了就直接去拍照?!闭f起這個工作,當了半年多“逗笑師”的添田也是有不少的“怨言”:工資不高,每天逗小孩子還挺辛苦,最重要的是,這個行業發展前景太差。添田說,她做這個行業的最終目的還是想做一個攝影師。
專家:完善“職業規劃”
“這是順應社會服務發展而出現的新現象。”對于這種職業,青島社科院研究員孫旭告訴記者,這個職業是從攝影師助理分離出來的,最初他們主要是給攝影師“打雜”,配合攝影師引導寶寶展露笑臉等。但隨著近幾年兒童攝影被細分出來,這些攝影助理也獨立出來,成為職業逗笑師。
而對“因前景不理想,而導致這方面人才奇缺”的情況,專家建議攝影店應為逗笑師設立完善的“職業規劃”:比如,可以先讓攝影實習生來做,做一段時間后轉型為攝影師;而對于這方面的專業人才,也可以讓其慢慢學習其他業務;另外,不能忽略的一點,就是提高他們的薪資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