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旭在一家外貿公司上班,近來委靡不振,工作質量差。近日來,被頭兒在季度考核表上打了不及格,小旭氣哼哼地扔下一句:“我早就不想干了!”轉回家中,曠工至今。
“上班沒勁,每天早上想起又要上班,就特別煩,干什么也提不起精神,遇上點兒麻煩事就想發脾氣,或者扔在哪兒不管。一下班,不想工作上的事,情緒就好了。”
小旭染上了職業疲倦。其實,大多數人都經歷過。
職業疲倦是指對工作內容本身和工作環境失去激情、興趣,產生無法克服的心理倦怠,強烈地希望逃避工作現狀。其表現主要有:失去工作激情,沒有成就感,不愿承擔責任,推諉,感覺壓力大,抱怨多,情緒低落。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因重復而導致失去新鮮感和挑戰;二是得不到認可,失去信心。負面作用比較多,于公:團隊士氣低落,消極情緒相互傳染,工作效率和質量不高;于私:沒有上進的動力,影響考核業績和人際關系,而且不快樂,偏離快樂工作的真諦,對健康不利。
身在職場,被職業疲倦困擾者大有人在,如何才能擺脫?不妨嘗試以下七種處方。
1 為內心驅動力輸氧
激情決定工作狀態,滿懷激情的人面臨困難和壓力時,精神狀態能夠保持得很好,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自己激發激情不容易,但要想辦法去做。
我聽朋友說,昊士宏(總經理)和譚智(副總經理)等一班高管在微軟中國公司時,曾連續加班熬夜,昊土宏和譚智的司機大龔說:
“你趕緊把Juliet勸回去吧,我們都熬不過她?!?/p>
有一次季度考核,每個部門輪班進行,從中午開始一直不間斷地進行到第二天天亮,我那個朋友本來排在傍晚,因前面的部門談得超過預定時間,等到夜里11點時,前面仍有幾個部門未談上,他便趕回家抓緊時間睡覺去了。但吳士宏卻從頭談到尾,而且是主導者,第二天早上看到她依然是神采奕奕。昊士宏向來強調工作要有激情,她就是這樣,這是一種精神。
2 調整目標和心態
職業疲倦喜愛粘上目標較高、追求完美、不墨守成規、向往新奇的人。
一般在創業時期、進入新環境、迎接重大挑戰時,人們沒有職業疲倦的工夫和感覺,也不計較苦累。進入平穩期后,隨著激情和新鮮感逝去,每天重復著同樣的工作,沒完沒了地處理著瑣事,讓人看不到希望、發展和改變,職業危機感容易滋生蔓延,失望之余職業疲倦便會出現。
遇到老板的冷淡或責備時,自尊心強的好員工容易出現焦慮和逃避情緒。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由跳槽引起:換工作上班一段時間后,逐步了解單位內情,有些關鍵真相和事前想象差之千里,無法接受,此時后悔晚矣。巨大的反差之下,情緒和信心頗受打擊,覺得沒意思,沒有工作的動力和精神,心緒浮躁,遂表現出職業疲倦的傾向。
境由心生,此時必須調整短期目標、正視現實,最可行的辦法是換個角度想問題,度過這個銜接時期。比如,大學畢業后做前臺,兩年后產生職業疲倦,暫時沒有其他更好的機會,是任由低落情緒鼓脹、逃回家避開現狀、還是調整自己的心態積極地尋找機會?當然,第三種辦法最好。此時,工作沒有難度,已經駕輕就熟,在完成本職之余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你會認識到這個崗位也有優勢,不應厭煩它。
3 適當調整、改變自己
分析職業疲倦產生的根源,如果源于和工作環境的矛盾,首先應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尋求改變,因為只能你去適應環境,不能讓大平臺產生變化來適應你。比如,老板嫌你加班少,你不妨多加些班,而且讓他看到;怪你拓展力度不夠,你就要著力去改變工作現狀,向他要求的目標靠攏,盡快將過程和結果呈現出來;認為你管理團隊的方式過于松散,你應適當調整管理辦法。總之,你應該用心地工作,切忌把負面情緒明顯地帶進來,將職業疲倦盡可能地消化在你個人范圍內。改變不難,只要想明白,凡事都是如此。
4 加強溝通
沒有成就感、情緒低落、不被認可,不妨向領導談出來,尋求勸解和理解,而且這是希冀對方改變的直接途徑,也會有實際效果。也可以向資深的同事提出來,從他們那里獲得一些寶貴的資訊,都有助于你對事情的判斷和自我調整。
5 創造新的機會點
不必被動地在平淡的工作中坐等改變,自己主動去推動變化。有一家被推上市場自謀生路的單位,全單位中只有行政部是成本中心,因為不直接創造利潤不受重視,天天重復事務性的工作,日復一日大家都有了點兒倦怠情緒。部門經理于是著力謀求改變,公司中唯一的商務崗位設在行政部,經理積極建言開辟墊資鋪貨業務。很快,有大筆銷售流水進賬,領導很高興,同事們刮目相看。行政部也因此第一次得到了業績獎金。
6 調換崗位、出差、適當休假
大劉遭受離婚的打擊,受惡劣情緒影響無心于繁忙的工作,幾次想提出辭職。這時,公司派他去云南出差。傍晚,他徜徉在麗江古鎮的小巷中,一位垂垂暮年的老婦人吸著長煙袋,坐在院門口,等待老伴歸來。夕陽下的老人顯得分外寧靜,似乎生活中的一切波瀾在這里全部歸于平淡。
看似平常的一幕深深打動了年輕人脆弱的心靈,這對老夫妻現在的生活景象就是他憧憬的未來,他要開始新生活、尋覓另一半。出差回來他竟全想明白了,職業疲憊一掃而光,因為他知道必須好好工作,才能帶來期望的好生活。
7 跳槽
這是最后一招。如果上述辦法都無法奏效,那么可以考慮跳槽,如果跳槽能夠重新帶來快樂和激情,為什么不這樣做呢?很多時候,職業疲倦是一種預示,它告訴你:你該跳了。無謂地忍受和耗費元氣并非上策。
吳小姐曾是通訊行業的知名人士,跟隨老板多年深受器重,被栽培成行業精英,熟悉的人、熟悉的做法、熟悉的流程,她閉著眼睛也知道下一步做什么,多重原因下工作激情漸逝。后來,她終于沖破種種顧慮,跳槽到一家亞洲頂級企業。再見面,她變了很多,看得出,她很滿意,又恢復了多年前的激情,開始了又一段事業上的春天。
從這個層面上來講,職業疲倦還是有積極意義的,就像俗語說的“小孩子每生病一次就長大一歲”。職業疲倦時肯定不爽快,但如果通過這段低落期的反思和另尋出路,開始一段新的滿意的生活,那也算是職業疲倦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