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受邀前往瑞典斯德哥爾摩市的一個民間法律服務機構,進行業務交流活動。協會里有一位成員名叫卡斯蒂,她在斯德哥爾摩市法院工作,因為曾經在中國留過學,所以與我一見如故,活動一結束就請我去她家住幾天,她告訴我說她們法庭很快要開庭審理一個案子,所以要急著上街去找幾位“最高判官”。
我納悶地說:“法官不就是法庭里的‘最高判官嗎’?為什么要上街去找?”卡斯蒂大笑了起來并說:“法官太富有專業知識了,所以不能成為最高判官,真正的最高判官應該是陪審團的成員,而且越沒有專業知識越好!”
第二天一早,卡斯蒂帶著我來到街上,她不斷地沖到一些看上去沒有什么文化的人身邊,問一些例如“你懂法嗎、你讀書嗎、你了解國家政治嗎、你看新聞嗎”之類的奇怪問題,不過符合條件的似乎并不多。逛了一圈后,卡斯蒂帶著我走進了一家小賭場,卡斯蒂朝四周掃了一眼后,走到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賭徒”身邊說:“你懂法嗎?”“不懂?!薄澳阕x書嗎?”“不讀。”“你了解國家政治嗎?”“不了解。”“你看新聞看報紙嗎?”“不看?!?/p>
聽到這些回答,卡斯蒂的眼睛簡直大放異彩,她從隨身的包里掏出一張什么紙遞給那個人說:“后天請準時來法庭做陪審員!”對方又開心又激動地說:“一定會準時到?!彪S后,卡斯蒂又用同樣的方法,在廢品回收站、公園、街邊找到了10個人,他們都紛紛接受了邀請。
回家的路上,我好奇地問卡斯蒂:“你找的這些人有何德何能做法庭的最高判官呢?”卡斯蒂說:“正因為他們沒有知識,所以才能更加公平公正地伸張正義!”第三天早上,卡斯蒂帶我去法庭旁聽??ㄋ沟俑嬖V我說:“這個案子是一些作家起訴一家大型網站,因為這家網站的用戶能免費下載各類文學作品,于是這些作家就聯名起訴網站,要求賠償?!?/p>
庭審中,網站的四位負責人辯稱,網站服務器上不存在任何實質性的文檔,因此不能算侵權。在雙方律師一番唇槍舌劍后,進入休庭階段,10位陪審團成員進入一個小房間商議,在走出小房間的時候,我聽見那位“賭徒”義憤填膺地嘀咕著說:“他們未經過別人同意就把人家的作品拿來給網民免費分享,如果這都不算侵權的話,那如果有人去商店里未經別人同意就拿回許多商品讓人免費享用,難道他就不算是偷竊了?”
很顯然,“賭徒”這句話也正是陪審團的一致看法,最終,法官采納了這個分別由“賭徒”、拾荒漢、街邊小販等人組成的陪審團的意見,判處網站“侵犯版權罪”成立,4名負責人分別被判處一年監禁和總共3000萬瑞典克朗(約合360萬美元)賠償金。
這個結果讓我大跌眼鏡,我也終于明白了卡斯蒂的話:越是有文化有知識的人越會被一些特定環境和知識所左右,從而影響判決的公正性,而越是文盲法盲所做出的判斷則越是公正公平的,因為他們完全是根據人性中最根本的正義感和生活中最根本的常識來判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