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飆的作品,令人神魂顛倒、心醉神迷。多年來,以他超現實的想象力和超強悍的創造力,建構著一個個絢麗無比的藝術現場,給觀者帶來一次次視覺震撼。
《水落石出》,參加2012年新加坡OPERA GALLERY “現實深處——鐘飆個展”。
《世外桃源》創作于2007年,并于當年在倫敦 “香格里拉中國當代藝術慈善夜”拍賣以折合人民幣82萬元成交,款項全部捐贈 “關愛兒童組織”。
《今天》,2009年作品,參加印尼雅加達余德耀美術館舉辦的“大勢——鐘飆個展”。
《一切早已存在,只有經過時顯形》2012年新作,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在當代·2012中國油畫雙年展”。
他畫技嫻熟而且專業,在其油畫的場景里面表現了物質主義給當前生活帶來的愉悅和弊端。特有的時空觀,尤為引人入勝。正如鐘飆自己所說:“過去和未來存在的全部意義,就在于激活每一個當下!”這樣獨樹一幟的作品,當然日漸受到眾多美術館和海內外收藏家的青睞。而這樣有人格魅力的藝術家,也日漸成為時尚界的寵兒。常年飛奔北京、重慶兩地的鐘飆,一面在四川美術學院從事著副教授的工作教書育人,又大部分時間居住在北京的黑橋藝術村,于親手打造的院落里享受著人生的好時節,養花、種樹、畫畫、會客。在繁忙的春拍季,與他開啟的這一次愉快對話,也拉開了關于那些典藏藝術的討論開端。
鐘飆/他面龐清秀,目光機敏。1968年生于重慶,1991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已經被理論家歸入新生代藝術家的隊伍之中,是眾人眼中年輕的“大家”。
(風尚志=FW,鐘飆=鐘)
FW:您的作品《亂》在剛剛結束的北京匡時拍賣上,以89.7萬元成交。能簡單介紹一下這件作品的構思嗎?
鐘:這件作品是我第二階段成熟期的作品,雙聯畫左邊如黑白照片,內容五味雜陳,既有長江沿岸典型的城市形態,又有充滿欲望的飲食男女,以及鵬程萬里的雄鷹和遲早會被烹飪的母雞……而右邊卻是左邊元素的聚散重組。在畫中畫里,酒吧女迎來了黎明,畫外男女交歡似乎是左圖的結果。記憶、現實、未知交集在這座長江城市萬州。事實上,不管紛呈的世相看上去如何無序,真正的“亂”,來自內心,來自我們的認知跟不上變化。
FW:與同時代的其他藝術家不同,您的作品在很早就出現了多維景觀,讓觀眾有時空交錯之感。能說說您最初這樣構思的靈感來自于什么?
鐘:交通、通訊、網絡對于生存環境的穿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造就了我的時空觀。
FW:經常能在各大拍賣場上看到您的作品。當您得知自己的作品拍出高價時,是什么感受?您如何看待藝術家與拍賣的關系?
鐘:作品就像藝術家的孩子,當他完成的那一刻,就有了自己的生命。當他被收藏家收藏那一刻,就有了獨立的屬于自己的命運。如果拍出高價說明大家喜歡,當然為孩子高興了。藝術家與拍賣的關系,就像家長與孩子的工作單位的關系一樣,雖不直接相連,卻同屬藝術生態鏈。
FW:近5年的作品中,您不再局限于架上繪畫,而是將油畫、鏡面、裝置、投影錄像和背景音樂等綜合元素組合到一起,給觀眾帶來更多維的體驗。這會是您今后創作的方向嗎?
鐘:這樣的方式還會有,但方向應該是不斷地把現實深處的秘密變成常識,然后不拘形式地呈獻給觀眾。
FW:方便透露一下,收藏您作品的人大多來自哪些行業嗎?能否講一件您的作品被收藏的趣事?
鐘:沒統計過,很多行業都有我的藏家。從地區來說,早年大多是西方的收藏家收藏我的作品,而現在,國內藏家開始多了起來。印象最深的被收藏,其一是2008年5月我從希臘雅典回到北京,立即投入汶川大地震賑災義拍作品的創作。那時,連續夜以繼日地工作,畫到精疲力竭,仿佛自己戰斗在救災第一線。我知道,以我的體力和經驗,如果到災區去救災,不僅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會添亂。而在畫室里、在大家發起的義拍平臺上,我能夠出力。最后,這件作品《體溫》在保利拍賣從無底價開拍,經過多輪競價,以遠高于我當時作品市場行情的123.2萬元成交,所得款項全部用于賑災。我很欣慰和感動,欣慰的是我真的盡到了力,感動的是藏家慷慨獻出了愛。其二是2005年,為港龍航空量身定制了4件作品。我從來沒有想到過,我的畫會出現在香港、臺北、北京、上海的機場、地鐵、公交車身等諸多城市中心的顯著位置。我當年看到時的心跳,現在都還能感受到。
FW:您的作品里有很濃的時尚氣息。您本人對時尚感興趣嗎,會常常關注時尚動態嗎?
鐘:感興趣,但不會常常關注時尚動態。因為時尚如同空氣一樣彌漫在都市,我只管呼吸就行了。
FW:近期有沒有您的展覽或值得關注的活動?
鐘:6月15日,我剛剛完成的12米長、4米高的巨幅作品《一切早已存在,只有經過時顯形》在中國美術館開幕的“在當代·2012中國油畫雙年展”上亮相。這是我最重要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