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國大選結束,中國“十八大”召開。A股市場的異常波動,時刻牽動著所有投資者的心弦。特別是11月8日是一個很關鍵的一天,奧巴馬當選,美國股市暴跌。而十八大召開,換屆在即,其政治意義非同凡響。所以那一天,市場在利空利多雙重夾擊的背景下,畫出了一幅很華麗的畫面。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從1999點到現在這一波行情,市場始終維持在2000點到2150點之間徘徊,這是“十大八”前維穩因素在作怪。筆者在本刊前幾期中曾多次說過,在這里就不作具體闡明了。但有一點是需要大家值得注意,在這一波行情中,都是像金杯汽車、華銀電力、萬方地產、梅雁水電等這些超跌低價概念股在起主導作用。而真正能帶動股指上升的,招商銀行、中國石油、江西銅業、中國神華、興業證券等這些銀行、石油、有色、煤炭、券商等大盤藍籌股卻臥倒沒動。那么就給出了我們一個結論:大盤指數不會有太大的系統性風險,因為銀行、石油、有色、煤炭、券商等指標股在這一波行情中沒有漲,所以不存在過分的下跌。但是像前期漲幅比較大的超跌低價概念股就會存在著“維穩”資金“十八大”后撤離的問題,那么就需要風險釋放,這一點大家要注意。
另外,剛才說到了十八大之后,大盤指數不會有太大的系統性風險,大盤藍籌碼股還沒有漲。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下,十八大之后市場中會存在著什么樣的機會呢?我們對應的操作策略又該是什么樣的呢?
筆者認為,我們當下的策略還是分兩步走,兩手抓比較合理。一手抓布局,一手抓概念,倉位分配四二分即可。
抓“布局”就要求投資者用戰略性的眼光去投資,發掘行業拐點,尋找能夠具有高成長性類個股。筆者認為,券商行業就值得大家去研究。首先從拐點論來看,券商傳統的經紀業務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競爭狀態了,全行業處于虧損。所以這種生存的需求逼迫他們需要創新傳型開拓新業務,尋找新的商業模式;其次,國家政策開始對券商行業傾斜,放寬業務模式,支持和鼓勵行業創新,設立金融特區。使得券商在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上可大有作為,什么發行債券、資產管理品種、投融計劃等等各項創新都值得期待;其三,券商等大盤藍籌股一直處于估值水平超低的狀態,再向下的系統性風險不大,此時從“布局”的角度來看,應該是機會大于風險。當然在選擇個股時,記住一定要選擇那些具有創新能力的公司,因為這次“布局”就是布局它們的轉型。
抓“概念”就需要投資者對市場有敏銳的嗅覺,追逐市場的題材、熱點。十八大開會期間,會對未來五年各行各業做個規劃。所以期間會時不時的有一些新的政策動向出臺,這時就需要投資者去認真鑒別發掘具有市場偏向性的信息。因為只有市場偏向性的信息才可能被市場中大多數人認可,才能形成合力,才會有持續性的行情。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從這些具有市場偏向性的信息中精選出某行業的龍頭品種。當然在策略上,這種“抓概念”的玩法,只適合輕倉短線操作,有盈利吃一口就走,沒有盈利就要止損,不可戀戰。
總而言之,在市場大機會還沒有來,系統性風險沒有的背景下。筆者還是堅持自己在本刊中以前的觀點,“在戰略上做多頭,在戰術上做滑頭”,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同時時時刻刻用耐心、信心和精力準備著黎明前的決戰。
(作者系深圳市國誠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