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是實現衛生法學課程教學目標的關鍵因素之一。目前,我國醫學院校在衛生法學課程教學中已經建立了多媒體教學和課堂理論講授居主導地位,同時探索其他教學方法的教學方法體系,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應當從做好課堂理論講授,重視問題和案例教學,積極實行比較教學,適當組織模擬、實踐和診所式教學等方面開展衛生法學課程教學改革。
關鍵詞 醫學院校 衛生法學 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醫學院校開展衛生法學課程教學,既有利于拓寬學生知識領域,培養合格的醫學人才,又有利于學生了解和掌握主要的衛生法律規范,依法規范未來從事的醫療衛生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衛生法學已經成為我國絕大多數醫學院校醫學及其相關專業普遍開設的專業課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的人才觀和法律觀已經發生并將繼續發生深刻變化,對衛生法學課程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和改革是主動適應高等學校高級專業人才規格和人才培養模式變革的需要。
1 醫學院校衛生法學課程教學方法現狀及問題
1.1 教學方法多樣,多媒體教學和課堂理論講授居主導地位
多媒體技術是信息社會的產物,給高等教育教學方法帶來了深遠影響,促進了醫學院校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重大變化。一方面,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和普及大大增加了衛生法學課程教學課堂教學容量,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教師多媒體制作和使用技術的欠缺以及重視不夠,結果所謂的多媒體教學往往只是簡單地把傳統的板書轉變成幻燈,或者是播放現成的視頻錄像,遠未實現多媒體教學應當達到的教學效果。
衛生法學課程的主要內容是闡釋衛生法的基本理論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知識,在一定的意義上是通過傳授學生法律知識,教會學生如何做“法律人”的學問。課堂理論講授對于傳授學生衛生法學原理和法律制度、訓練法律思維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是衛生法學課程教學的基本方法。然而,由于教師的素質參差不齊等多方面的原因,醫學院校衛生法學課程課堂理論講授經常表現為什么內容都講但同時很多內容都講不透,導致教學既沒有針對性,也不具生動性,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1.2 探索其他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
除了采用多媒體教學、課堂理論講授等主流教學方法以外,在醫學院校衛生法學課程教學發展過程中,各醫學院校也積極探索改革衛生法學課程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試圖不斷提高衛生法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如案例教學、實踐教學等等。
法學課程的實踐性很強,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書本上的法律理論和法律制度,更要教會學生應用法律知識對社會上的有關法律現象進行分析,并能夠解決簡單的法律問題。因此,采用案例教學方法,通過案例教學過程啟發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既能了解和掌握有關法律理論和法律制度,又能遵守法律、使用法律,一直為衛生法學課程教學所重視。但是多年以來,醫學院校在衛生法學課程案例教學中,案例內容過于單一,使用隨意,案例分析缺乏啟發性等現象并不少見,甚至有部分教師將案例教學片面理解為組織課堂案例討論,缺乏對案例教學的全面、正確理解,導致案例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
我國部分醫學院校也在模擬、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衛生法學作為一門新興的法律學科,其主要任務是將衛生法學理論和法律制度運用于醫療衛生實踐,用法律手段規范醫療衛生領域的各種活動,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和有關法律權益,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角色扮演、法律咨詢等模擬、實踐教學活動能讓學生以虛擬的當事人或法律工作者的身份進入法律問題的解決過程,或以旁聽者身份切身感受法院開庭解決法律糾紛的真實場景,對于認識法律的作用和適用具有重要價值。然而,目前衛生法學模擬和實踐教學并沒有真正能夠實現與實踐的科學、有機結合,或者說很多時候模擬和實踐教學只是徒有形式,走過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2 醫學院校衛生法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自從2010年以來,我們在杭州師范大學醫學部各專業的衛生法學以及相關課程的教學活動中開展了教學方法的改革,探索建立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傳授學生法律知識,綜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綜合探究、文字表達等多方面能力的教學方法體系,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2.1 搞好課堂理論講授
課堂理論講授在任何情況下都是衛生法學課程教學的基礎,關鍵是教學過程中必須突出其針對性、實用性和適時性,做到深入淺出。首先,突出針對性。要根據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衛生管理等不同學生的專業特點,有選擇地確定不同專業的主要教學內容,突出重點法律知識,做到教學的有的放矢,避免空對空。其次,突出實用性。要考慮衛生法學課程教學如何服務于醫療服務、公共衛生等衛生法律實踐工作,給學生傳授解決實際問題的法律知識。最后,突出適時性。衛生法學課程教學內容要與衛生法律制度發展步伐協調一致,與時俱進,及時充實新的衛生法學理論成果和法律規定。比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正式頒布之后,如果教材未能及時修訂,講授醫療事故處理法律制度時要著重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實施對于醫療糾紛處理帶來的重要影響以及在有關制度上發生的重大變化。
由于相對一般的法學專業學生而言,醫學院校學生法律知識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因此衛生法學課堂理論講授更需要做到深入淺出,對教師的理論水平、教學藝術等均有很高要求。它既要求教師必須熟練掌握衛生法學法律知識,又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能夠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比如舉例、釋疑、比較等等,以便于既能激發學生興趣,又能使得學生融會貫通地掌握法律知識,獲得一定的運用法律規范分析案例和解決法律問題的能力。
2.2 重視問題和案例教學
通過不斷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使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能夠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因此問題教學也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就衛生法學課程而言,問題教學法的使用有助于教給學生學會法律的思維,能動態地學習法律并運用法律分析、解決各種法律問題。問題教學可以作為其他教學方法的輔助手段采用,教師通過教學過程中的設疑答問和案例分析,巧妙地運用有關法學理論和法律制度剖析各類典型案例和各種大大小小的社會熱點和難點問題,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思考,開拓學生的法律視野。問題教學還可以采用研究性教學的方式,由教師設計具有開放性、理論性和實踐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并通過課外研究、課堂討論、教師總結等前后相續的教學過程,達成問題教學的目的。
案例教學是一種將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有機結合起來的有效方法,具有以案論理、教學相長、注重分析、培養能力的特點,可以讓學生把需要學習的法律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案例教學中案例的選擇與組織是教學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的關鍵,既可以由教師選擇能夠把所學知識系統聯系起來的真實案例,尤其是媒體廣為報道的社會熱點事件,也可以由教師指定主題,學生自行查找并撰寫用于分析研究的案例。
2.3 積極實行比較教學
衛生法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部門法,內容涵蓋了民法、刑法、行政法、三大訴訟法等基本法律部門的理論和制度,因此衛生法學課程教學體系非常龐雜。如果僅就課程內容而講授課程內容,泛泛而談有關衛生法律知識和法律制度,無疑將無助于學生全面理解、吸收有關法律知識以及衛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因此,“在法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對于不同課程和同一課程的相關、交叉甚至存在沖突的法律理論或法律制度應進行適當比較,廓清各理論、制度間的區別與聯系,以利于學生正確理解和吸收。”①
2.4 適當組織模擬、實踐和診所式教學
由于醫學院校學生大多對衛生法在醫療衛生實踐的現實運用缺乏認識,為此衛生法學課程應當重視對現實法律問題的教學,強化他們的感知認識。模擬角色扮演和法律咨詢服務等教學活動對于讓學生以虛擬的當事人或法律工作者的身份進入法律問題的解決過程,感受法院解決法律糾紛的真實場景,認識法律的作用和適用具有重要價值。此類教學最好能夠結合醫療衛生領域的典型案例、熱點、難點法律問題或當地重要活動進行。觀摩衛生執法活動與旁聽法庭審判有利于直觀地演示適用法律制度和有關法律規范以及解決法律糾紛的真實過程,條件具備的學校還可以帶學生到醫療衛生活動一線開設實踐課堂,讓學生領會衛生法律知識的實踐運用。
此外,條件較好的醫學院校在衛生法學課程教學中還可積極嘗試診所式法律教學。源自美國的診所式法律教學借用了醫學上的診所概念及其方法,業已成為當今美國最具活力的法律教育模式。近年來,我國部分法律院系也開展了診所式法律教學。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診所式法律教學“需要學生運用自己的判斷能力,自行研究如何發現事實,尋找或創造事實,從而大大有利于學生所學知識的融通,有助于學生的判斷力、獨立性和自我思考能力的培養。此外,診所式法律教學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領域,使其得以在社會中以一個提供法律服務的專業人員觀察社會,思考社會,以醫生的細心、耐心、責任心和敏銳力來處理治病和醫患關系。”②適當開展采用診所式法律教學無疑將有助于培養人格健全的、具有法律意識的醫學及其相關專業的專門人才。
注釋
① 陳仕學,楊金鳳.高等醫藥院校法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芻議.西北醫學教育,2006(4).
② 王自力.析醫科院校衛生法學教學實踐與改革.醫學教育探索,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