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好萊塢難以計數的電影中,主角當然總是人類,畢竟那里是人類當道的世界。但是,在各種重要的『跑龍套』角色中,喵星人卻當仁不讓地占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不止這樣,如果你夠留心就會發現,它們是僅次于人類的,跑龍套次數最多的配角群體。
所以,如果在好萊塢的電影中看到喵星人,請叫它們——跑龍套的喵大牌!
好萊塢的喵文化
對美國甚至整個美洲來講,貓文化這種東西并不存在,貓咪進駐美洲大陸,幾乎和歐洲人開始移民美國在同一個時間,只有短短幾百年,相關的神話、傳說寥寥無幾。但好萊塢不同,這里匯聚了世界各地會講故事的人,他們將自己國家關于貓的傳奇在這里渲染,放大,最終形成了一種匯聚了五花八門的思想、傳說、神話于一體的統一而又矛盾的獨特貓文化。
Part 1 來自歐洲
貓咪曾經是歐洲的神族,在歐洲,南至地中海,北至挪威、瑞典、丹麥和冰島,都有關于貓神的傳說流傳。其中,至今仍被好萊塢津津樂道的當屬北歐神話中的美與愛之神Freyja。在挪威、瑞典、丹麥和冰島,她是獨立的主神,有著女性的美和兒女情長的愛情,同時也有著極純正的陽剛的性格。貓是Freyja的圣獸,為Freyja拖拉戰車,沖鋒陷陣。基督教盛行后,Freyja淪為傳說中的女巫,貓兒們也由圣獸淪為女巫的助手,并因此遭受了長達幾百年的悲慘詛咒。在好萊塢的影視作品中,貓經常會以巫師的寵物、助手的形象出現,也正是源于歐洲的這種貓文化。
Part 2 來自亞洲
亞洲是貓咪最早棲息的一塊大陸,在這片大陸上,關于貓的神話和傳說很多。有趣的是,雖同屬一塊大陸,在不同的文明中,人們對貓咪的認知差別卻很大。在東亞,貓咪被人寵愛,同時卻也有大量神話傳說暗示它們擁有極強的復仇心,是不可碰觸的復仇者。在泰國,貓咪是守護者,而在中亞,希伯來民間傳說和《死海文書》中,LiLith為亞當的第一個妻子,是智慧的象征。對上帝的不公平對待而感到憤怒的LiLith離開伊甸園,化身成為名叫El Broosha的黑貓。之后,LiLith遇到Caine(傳說中第一個吸血鬼),便成為他的妻子,以吸食新生嬰孩的鮮血為樂。
好萊塢的影視作品中,同時吸收了東亞和中亞的貓文化,因此,我們的“龍套貓”們總是擁有亦正亦邪的多重性格,讓人永遠都捉摸不透。
Part 3 來自非洲
在非洲,貓咪是太陽神Ra的伙伴,象征拯救者,眼中保管生命之光。它在陰間斬下毒蛇Apep的蛇首,埃及人因此才能重見天日。同時,貓是月亮女神Bast的化身和象征,代表溫暖和生命力量,人們對她的崇拜可以追溯到埃及第二王朝Bubastis 的三角洲城。在埃及的神話中,Bast描繪成人身貓頭,有貓群相伴,敏捷與力量皆為人贊賞。貓咪變成寵物后,Bast便成為埃及人家中很重要的神靈。在好萊塢的“大片”中,貓咪往往以此形象出現,成為來往于不同世界的使者、拯救者。
龍套貓 巫師陪同者
源于歐洲貓文化的角色代表。歐洲神話中曾經把貓奉為神靈,但隨著中世紀教會對女性地位的禁錮和打擊,象征高貴女性的貓咪也一同被趕下神壇,成為女巫身邊邪惡的寵物。雖然如今貓咪的地位已經得以平反,但在相關的影視作品中,貓咪依然會以巫師陪同者的角色出現——當然,根據導演們的愛好不同,作為“陪同者”,貓咪也亦正亦邪。
女巫的寵物
出自電影:《哈利 · 波特》系列
角 色:赫敏的寵物貓
在《哈利 · 波特》的一系列電影中,女巫赫敏(雖然這個頭銜貌似和她不太相稱)的寵物就是一只叫作“克魯克山”的貓。在《哈利 · 波特》的作品中,克魯克山不是一只一般意義上的貓,而是有一半“貓貍子”血統的魔法動物。這類動物很聰明,喜歡獨來獨往,偶爾也會攻擊人。但假如它喜歡上了某個巫師,就會成為他一個了不起的寵物。貓貍子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能力,可以探察出誰是品德敗壞或是涉嫌的人。而如果主人迷路了,它還能領他回家。在電影中,克魯克山由兩只波斯貓扮演,一只叫Pumpkin,另一只叫Crackerjack。關于這兩只喵星人的分工,估計一個是正式龍套,一個是替補龍套吧!
巫師的幫兇
出自電影:《藍精靈》系列
角 色:阿茲貓
電影《藍精靈》里眾所周知的大反派之一,格格巫的幫手阿茲貓,在真人版的電影里,跑龍套的演員當然也是貨真價實的喵星人。當然,和貓大牌在一起拍戲并不那么容易,聽聽“格格巫”的說法就知道了。
格格巫的扮演者表示,和喵星人一起表演太不容易了!在片場的時候,它總是抱著那些藍精靈玩偶。和貓在一起工作可不像是和狗或者是猩猩在一起工作那么簡單,最難的是想讓貓來舔自己臉的時候,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把貓食涂抹在自己的臉上。而劇組在這只超級龍套貓身上下的功夫也不少,他們為這只貓打造了大量的特技和虛擬場景,有一些鏡頭中,觀眾看到的不是真貓,而有些鏡頭中,貓是真的,但是它的尾巴卻經過后期制作,這樣,一只完美的阿茲貓才最終出現在觀眾面前。
龍套貓 異度空間見證者
很多文明的神話傳說中都認為貓咪能通靈,而它們之所以擁有這種能力,是因為它們讓人難以捉摸、變幻莫測的眼睛。這種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埃及,在古埃及,人們就已經認為貓咪的眼中藏有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入口。而在好萊塢的影視作品中,只要出現兩個世界相互碰撞的場景,其中大半都會設計一只作為使者的貓。
通往地獄之門
出自電影:《地獄神探》
角 色:女主角家里的貓duck
人類中,天堂的使者與地獄的使者隱藏在人群中。康斯坦丁從小就有陰陽眼,并因此成為了地獄神探,徘徊于天堂和地獄的邊界上,徒勞地想以自己的方式去把魔鬼送回地獄,拯救人類——單看這個介紹,就能料定其中一定會有一只龍套貓出現!
沒錯,在電影中作為通往地獄使者的貓咪,就是女主角家中養的俄羅斯藍貓“duck”。雖然出場次數不多,但是電影中對“duck”那雙魅惑的綠眼睛的特寫還是瞬間秒殺了絕大多數愛貓人。
重生使者
出自電影:《貓女》
角 色:帕蒂恩斯救過的埃及貓
帕蒂恩斯是個柔弱敏感的女人,她在鹽湖城過著平靜的日子。無意中,帕蒂恩斯發現了公司老板的犯罪秘密,并慘死于老板娘派出的殺手之手。這時,一只曾被帕蒂恩斯救過的埃及貓出現,施展法力使帕蒂恩斯獲得重生。復活后的她更是被一股神秘且強大的力量所籠罩,動作敏捷,身懷絕技且具備了同貓一般超凡的洞察力和直覺——她成了神奇的貓女。
與一只真正的貓配角相比,這只埃及貓的戲份似乎少了點,但作為帶有龍套貓特色的影片,《貓女》更大的看點在于女主角哈利 · 貝瑞對于貓咪姿態的揣摩和模仿。她身上流露出的“貓咪氣質”,使她成為難得一見的“貓主角”喲!
異世界引導者
出自電影:《鬼媽媽》
角 色:瓦比的黑貓
雖然是一部動畫片,但《鬼媽媽》顯然并不只是簡單的兒童片那么簡單。這部影片背后含有很多宗教范疇內的隱含情節。
對于母親的厭惡在《鬼媽媽》中導致了對男性的“推崇”,片中的男性(雄性)形象沒有絕對的負面,比如片中的黑貓先生,一開始被卡洛琳當成是母貓,因而是邪惡的,一旦黑貓開口說話發出男聲,它就成了正義使者,引導卡洛琳走出困境。因此,在《鬼媽媽》中,黑貓不僅是異世界引導者,還代表更多,它的背后包含了更為復雜的關于男性與女性、宗教與哲學范疇的問題,需要一一品味才能明白其中原委。
龍套貓 “邪惡”力量
在不同文明的貓文化中,貓咪除了是正義的化身,有時候也會被描述成邪惡的化身,比如東方文化里的復仇貓,歐洲文化中邪惡巫師的陪伴者。因此,在好萊塢的電影中,貓咪以邪惡的龍套角色出現的次數也很多。
不過,無辜的貓咪真的被毫無扭轉余地地當成壞蛋了嗎?那倒不一定,仔細看看導演們費盡心思的完美設定吧!
笨蛋集合體
出自動畫片:
《貓和老鼠》
角 色:貓咪湯姆
湯姆和杰瑞,世界上最有名的貓和老鼠,也是最長壽的一對——它們已經存活了70余年。
在《貓和老鼠》的動畫片中,湯姆往往以一只被主人嬌壞了的藍色家貓形象出現,杰瑞是一只常常和湯姆作鄰居的棕色小老鼠。湯姆易怒而敏感,杰瑞則獨立且投機。精力過剩而頑固的湯姆通常被擁有聰明大腦的杰瑞算計。在每集動畫片的結尾,杰瑞常會被表現為揚揚得意的勝利者,湯姆則是悲壯的失敗者。
這么看來,湯姆不僅是邪惡的一只貓,而且簡直是一個“笨蛋集合體”。但這樣的設置并不能讓這一對形象流行幾十年之久。事實上,和老鼠杰瑞不同的是,貓咪湯姆有著非常強大的同情心,如果它認為杰瑞受了重傷、垂死或死亡了,它會驚慌失措。杰瑞有時就會利用這一點來取得優勢喲!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
高智商陰謀家
出自電影:《貓狗大戰2》
角 色:Kitty Galore及其他貓類
貓咪間諜組織的頂級特工Kitty Galore順利地竊取到了狗狗組織的核心機密,并且為了報復狗狗組織和人類,它設計了一個恐怖而毒辣的計劃意圖控制全世界。貓與狗萬不得已選擇結成同盟——這還是這兩種生物歷史上的第一次。在這個由一只貓所制造的浩劫當中,它們需要拯救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它們深愛著的人類,它們必須得將身體里潛藏的一切生物本能發揮到極致才行!
事實上,這部影片從龍套到主角都是貓咪,拍攝過程一共動用了27只狗和33只貓,27名訓獸員和數以噸計的寵物食品,導演才得以把亙古以久的兩大對峙族群的秘密戰爭搬上銀幕。當然,在電影中,貓咪也不能說是絕對的壞蛋——除了那一只陰謀家外,其他的貓咪都是和人類同心的!這也說明,深諳觀眾心理的大師級導演,在關于愛貓和仇貓的“對峙”中,總是能選對陣營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