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到孩子打鼾,可能不少家長不當回事,甚至還覺得孩子睡覺挺香。其實,打鼾背后暗藏了一些健康隱患。日前,芬蘭研究人員發現,3~6歲的兒童如果在睡眠時打鼾,那么他們出現抑郁、焦慮、急躁等情緒問題,甚至在認知和學習語言上出現問題的概率,都要高于不打鼾的同齡兒。
對學習健康影響甚大
孩子長時間在夜里打鼾,可能是患上睡眠窒息癥的癥狀,他們除了學習會受影響,在成年后也將比一般人更容易得高血壓癥、心臟病和中風。
為何會這樣?專家解釋說,睡眠窒息癥可導致一連串不良后果,其中較嚴重的包括睡眠時間里身體所獲供氧量減少。大腦缺氧時間一長,孩子大腦和智力發育必然受影響,表現為注意力、記憶力、思考能力及認知功能下降等。如果任其進一步發展,還會損害孩子心理健康,引發焦慮、抑郁、易激惹、焦躁等情緒問題。
一旦孩子白天經常性情緒低落、抑郁或焦躁,除考慮有無不當教養方式或孩子是否遭遇什么事件外,還要觀察他睡眠質量的好壞特別是打不打鼾。
長期打鼾還會使心臟因氧氣不足而工作量加重,如果情況惡劣,可能導致血壓失常和心臟衰竭。這就是打鼾的孩子,將來比一般人更容易得高血壓癥、心臟病的原因?!八咧舷Y之父”格力米納特(Guilleminault)教授也認同這個觀點,他認為,長期打鼾可能是睡眠窒息癥的癥狀,如果不及早治療,除了學習受影響,這類人在成年后將比平常人更容易得高血壓癥、心臟病或中風。
格力米納特教授說,美國的一項醫學調查顯示,那些學業成績較差,學習較緩慢的學生,很多都與打鼾或一些耳鼻喉問題有關。進行上述調查的美國醫生,花了3年的時間觀察一批學生。“那些接受手術治療的學生,學業成績就有良好的進展,智商平均提高了10分,至于未曾接受手術的,似乎就不見有起色。”
洞悉孩子打鼾的緣由
醫生表示,孩子長期打鼾,最常見的導因是扁桃體和增殖腺肥大,體胖也是主因之一,其它的原因包括鼻子敏感和長期鼻竇炎。尤其5~12歲的孩子比較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本身就存在扁桃體、腺樣體生理性肥大的問題,如果再反復發炎,就會導致后鼻孔堵塞,引發呼吸通道狹窄或部分狹窄。這時,當氣流通過這些狹窄的通道,鼻腔黏膜就會受振動,發出“哼、哼、哼”的打鼾聲。
因此,發現孩子鼾聲如雷,尤其出現呼吸暫停(表現為睡眠時憋氣、煩躁、出汗、臉紅等),要趕緊到醫院拍CT檢查。
格力米納特教授說,治療睡眠窒息癥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可用藥物,或切除扁桃體及增殖腺,也就是把呼吸管道內多余的,阻礙呼吸的組織除去。
他強調,幼兒患上睡眠窒息癥,最好是在22個月到24個月大的時候接受治療,到四五歲已算太遲。
另外,孩子長期打鼾也有遺傳因素。那些長期打鼾的孩子,父母常是鼻子敏感或鼻竇炎患者,或者是扁桃體和增殖腺肥大或染疾者,這些敏感問題、炎癥和病征,常會引發哮喘病或引起哮喘發作。
對患有哮喘的孩童來說,長期打鼾將使哮喘情況加劇或發作得更頻繁,其中的一個原因是,鼻子是肺的過濾器,孩子打鼾是用口呼吸,用口呼吸就失去了過濾空氣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