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有沒有創造性是他的思維方式所決定的。創造性思維是創造力的核心,是人類智慧的體現。創造性思維與一般思維之不同,就在于創造性思維不囿于成見,不因循守舊,能夠打破條條框框,在別人認為不可能的地方和別人沒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發現,有所建樹。
創造性思維常常表現為主動的、新穎性、超乎想象的和事半功倍等特性。幫助孩子在學習中進行創造性思維,可以大大提升孩子的自信心,甚至為他們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幼兒自身潛在著創造力,三至六歲的幼兒對任何事物充滿著好奇、探索的特點,他們的思維不受習慣的約束,十分靈活。因此我們要抓緊對幼兒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不要讓他們錯過了這個重要時期。
創造性思維往往來自逆向思維
有人落水,常規的思維模式是“救人離水”,而“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中,年齡還很小的司馬光,面對小伙伴落水、生命垂危,自己和小伙伴都夠不著水缸,喊大人又來不及的險情,靈機一動,果斷地用石頭把缸砸破,讓水從破缸中流出,救起了小伙伴,就是與運用了“破缸留人”的逆向思維。
古羅馬的阿基米德利用水的浮力和物體的排水量來鑒定國王的金冠。三國時的曹沖在五歲的時候也利用水的浮力稱大象的重量,都是應用了找到替代物品,“化整為零”然后“零存整取”的思維方法。孫臏用添兵減灶的辦法迷惑龐涓,造成了撤兵的假象,而諸葛亮卻用減兵增灶的辦法,擺出增兵的架勢,瞞過了司馬懿,撤軍千里。敦煌壁畫中“反彈琵琶”的舞蹈藝術造型,成了逆向思維的代名詞。
比如,聽完《龜兔賽跑》的寓言,孩子說:“烏龜真笨,本來就跑不快,還要和兔子賽跑。”如果這時教師說:“不對,是兔子太驕傲,所以烏龜先到了終點,所以你要記住好好聽老師講故事。”孩子對于你講的故事可能就會失去興趣了。如果老師說:“好孩子,你說得有道理,兔子因為一時大意才被烏龜落下了,如果它沒有睡過頭,烏龜怎么也趕不上它。所以,不要存在僥幸心理,希望人家睡過頭。”孩子對你以后的故事肯定也是興致勃勃,問個不休。
或者你可以再提出問題請幼兒想象:如果烏龜和兔子再次比賽,他們的結果會如何?孩子們的見解總是令人吃驚不小,有的說:“是兔子贏了,因為她改正了驕傲的壞毛病。”有的說:“還是烏龜贏,因為它把腦袋和四肢縮進殼里豎起來滾,比兔子還快!”哈哈,孩子們的想象力是不可限量的。
啟發幼兒學會發散性思考
在談話活動《灰姑娘》中,老師啟發道:“如果在午夜12點的時候,辛黛瑞拉沒有來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馬車,可能會出現什么情況?”引出要孩子做個言而有信、遵守約定和時間的人。“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媽,你會不會阻止辛黛瑞拉去參加王子的舞會?”引出我們看到的后媽好象都是不好的人,其實她們只是對別人不夠好,可是她們對自己的孩子卻很好,她們不是壞人,只是她們還不能夠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其它的孩子。
這些多角度的思維引導孩子能發散性的思考,這不比孩子簡單地背會了一個故事更讓人驚喜嗎?我還設計一些問題,如“上幼兒園時自己乘坐的車壞了怎么辦”“國慶節要來了我們怎樣布置教室”……
在幼兒園語言方面的傳統教學中,有不少好的經驗,其中也不乏創造性教育,但由于各種原因,實際上還是注入式多,定向思維多。在故事教學中,常見的是教師老師講,幼兒聽,然后提幾個問題,在老師指點的范圍內學習詞句、記憶情節。在詩歌教學中,有的教師只是讓小朋友一次又一次地讀,直到能背誦為止。有些本來是屬于創造性講述范疇的課型,如續編故事、生活經驗講述等,也被束縛在教師所規定的范圍里,因而限制了幼兒的思維。產生這些現象,往往是由于教師忽略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忽略了幼兒所具有的積極性、創造性的特點。
采取良好的方法和形式進行訓練
愛迪生說:應當習慣地密切地注意他人得到成功所采用的新奇有趣的創意,只有在解決本身的問題時,你才需要獨樹一幟的創意。
單向思維是低級的思維形式,它妨礙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因此我們應幫助幼兒克服單向思維形式,養成多角度、多方位、多功能、多途徑思考問題的習慣。
在進行思維訓練時,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易到難,先培養幼兒的比較概括能力,再進行分類推理訓練,兩者構成了思維的階梯,形成一個系統的序列的整體。
擴散性思維訓練,求異思維訓練……都要求“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思考方法。培養孩子的多角度思維,可以和孩子的語言學習和日常生活結合接來,讓孩子知道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入手。
實際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往往被成人用“幼稚”、“可笑”、“荒唐”等詞語壓制了,忽略了、扭曲了。所以,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首先要老師轉變觀念,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
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需要創造型老師
要培養幼兒的多角度思維能力,教師自身就是先要有多角度思維判斷能力,創造性的思維能力是一種從多角度多方位探索問題尋找答案的非常規的思考模式。知識結構的更新,要求博學多才的老師,另外,教師還要具有開拓創新的能力。
實施創造性思維的教學,并不是不要課前準備,相反,由于師生共同的腦力激蕩,教師面臨更多知識性的挑戰,唯有不斷地充實自己,獲取新知識,才能更有效的安排教學,提高教學的層次。
包靚
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有12年的幼教經驗始終懷著愛心、耐心、細心和對教育事業的專注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之中。
教育感悟 童真的孩子需要真摯的朋友!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陽光天使,我喜歡用音樂和舞蹈與孩子們交流對我來說工作是快樂的,我很享受與孩子們在一起的每一天。
我愛和他們一起游戲、聊天、笑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