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歌從山上來

2012-04-29 00:00:00盧世偉
音樂周刊 2012年22期

10月20日至11月3日,當代唯一致力于推展臺灣“原創民謠”的音樂藝術單位“野火樂集”帶領旗下的原住民歌手陳永龍、陳世川、荻部絲、張文翰、琳恩雅等,在北京、南京、上海、廈門、廣州五地舉行了一圈以“走江湖”為名的走唱會,帶來臺灣原創民謠作品代表“美麗新民謠”的系列演唱響。“走江湖”之前一個月,有著“臺灣民歌之父”之稱的胡德夫也在北京、廣州等地舉辦了一系列的LIVE演唱活動。接連兩個月內,臺灣原住民音樂之聲在整個大陸此起彼伏,所到之處,吸引了大量樂迷前往,也讓人們集中關注起“原住民音樂”這個新近崛起的特殊音樂類型。

內地樂迷最先關注“臺灣原住民”一詞,大都從臺灣天后張惠妹開始。但張惠妹們演唱的歌曲,顯然又都不是真正的臺灣原住民音樂,而真正的臺灣原住民音樂是什么樣子?讓我們一起走進神秘而特別的臺灣原住民音樂世界。

發現:娜魯灣原來不是灣

還是在2000年末,記者在一次淘碟行動中,偶然發現一張名為《野火 春風》的CD,歌手的名字叫紀曉君。封面圖片十分特別,像個原始部落的姑娘,于是馬上買了回來。一聽才知道,這位紀曉君,是出身于臺灣的一位原住民歌手。

從第一首《野火》開始,歌聲就用一種完全聽不懂的語言,咿呀啦呀地唱著,歌聲中有一種莫名的力量將聽者呆滯的神經中揪出一種生動和興奮來,而后的《蘭嶼之戀》,又是那樣遼遠的憂傷在月光海面下縈繞回旋久久不去的樣子。

這種名為原住民的歌聲,雖然來自臺灣,卻與我們通常想到的閩南語演唱的臺語歌完全不同。閩南語是臺灣普遍使用的地方方言,而原住民語言則完全是臺灣的少數民族語言,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高山族語言。

這當然不是內地聽眾第一次接觸關于臺灣少數民族的歌曲,一說到這類歌曲,內地聽眾最先會想到的是那首膾炙人口的《阿里山的姑娘》。但事實上,《阿里山的姑娘》是電影《阿里山風云》的主題歌,是一首純創作歌曲。再之后,1988年的央視春晚,臺灣“山地歌王”萬沙浪演唱了一首《娜魯灣情歌》,經隨“走江湖”活動來京的臺灣資深DJ樂評人馬世芳和著名音樂人李子恒證實,確實是一首原住民歌曲,但它的國語歌詞卻是后來填寫的。而《娜魯灣情歌》也給內地聽眾造成一個誤解,以為歌中所唱的是臺灣少數民族地區一個名叫“娜魯灣”的地方,直到10月20日晚在北京的“走江湖”演唱會上,原住民歌手陳永龍陳世川才正式澄清:“娜魯灣”在臺灣原住民語言中,就是一個語氣助詞,而并不是一個地名。馬世芳笑著說:“如果你到了臺灣跟人家說要來個娜魯灣一日游,會把人笑死的。”

“原住民”這個詞匯其實也不是到這時才第一次出現在內地聽眾眼前。實際上,1996年,歌壇天后張惠妹第一次唱著《姊妹》出道時,就已經被介紹她是一位臺灣原住民歌手。再往后動力火車、高慧君、民雄、戴愛玲等一批原住民出身的歌手相繼出現在歌壇并為大家所喜愛,此時在他們身上,“原住民”僅代表一種出身而已,他們演唱的都是主流流行歌曲,與“原住民”幾乎毫無關系。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原住民歌曲?

還原:唱什么,哪里唱,誰在唱,如何唱

說到臺灣原住民音樂的初始狀態,內地樂迷很容易想到這幾年興起的一個詞:原生態民歌。只是臺灣并不使用這一詞匯,與之相對應的詞叫做“古調”,也就是最早流傳于臺灣原住民居住區的各種民間歌謠。

原住民族目前在臺灣約有49萬人,占臺灣總人口的2﹪,目前認定的原住民族有阿美、泰雅、排灣、布農、卑南、魯凱、鄒、賽夏、雅美、邵、噶瑪蘭、太魯閣、撒奇萊雅及賽德克等14 個,他們在遺傳學和語言學的分類上屬于“南島語族”,屬于世界上最早的海洋民族。因此,最早的原住民歌曲從內容與功能上來講,一是與宗教信仰相關,多用于各種宗教儀式當中,二是與海洋生活相關,許多傳統的歌詞與航海技術、祖先所住的島嶼、捕魚、獨木舟的制作以及其他海洋生活經驗等有關,其他的也都產生于他們的生活、勞作。去年曾憑專輯《百年排灣 風華再現》而拿下第22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獎”的林廣財說,“歌唱在原住民的社會里是生活的一種,每晚沒事了,回到火堆旁邊,一起講今天的故事,都是用口述,音調起伏就成了歌聲。”

最早的原住民音樂器樂很少,這種情形可能與他們的自然環境有關,因為材料有限,只能依靠天然的條件制造樂器,譬如采檳榔累了就邊打檳榔葉邊唱,砍竹子空閑時就把竹子削成竹筒吹出聲響。而且這種古謠都是很隨性的,隨性到什么程度?用臺灣資深電臺DJ、樂評人馬世芳的話說,最早的原住民音樂是沒有和弦的概念的,也沒有拍子概念,只有旋律和律動,“律動是自然的東西,你是無法幫他們分割成小節的。”

早期的原住民音樂對歌唱的性別、年齡以及階層都有嚴格的限制,例如,有些歌謠只有男性可唱、有些則只有女性可唱。還有一些歌,只有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有資格唱,譬如林廣財就是排灣族的一名頭目,林廣財記得,小時候有很多老人常到家里來,吟唱一些過去的歌謠,就這樣耳濡目染,他才學會了很多古調(古謠)。

如今,原住民古調在臺灣已經很少有人會唱了,甚至很多人連聽都沒有聽過。

演變:隨歷史靠近流行

古調只是原住民歌曲最初的模樣,在臺灣有原住民歷史的幾千年,雖然也經世代傳襲,但畢竟很多已經作古,依然留存的也只有少數古稀老人依然記得它們古初的樣貎。而作為海洋文化的一種,臺灣的原住民文化其實一直呈海洋般的開放狀態,并一直在它的歷史進程中,受著各種外來的影響并逐步演變。

原住民音樂在臺灣的歷史變遷中也在漸漸轉變,并逐步靠向流行。從1624年荷蘭人來到臺灣妄圖殖民時,就有傳教士深入原住民部落布教,也帶來了教會音樂,教會了大家教會詩歌。后來西班牙人效仿荷蘭人,也開始航海,然后在臺灣的“三貂角”登陸,他們也影響了臺灣音樂的發展,帶來了西方音樂。

而到了馬關條約之后,臺灣被割讓給日本人,整個日本文化就開始深深滲透到臺灣整個的音樂當中。對臺灣閩南語歌曲熟悉的聽眾都會有這種感覺,很多臺語歌聽起來特別像日本的演歌,“像江惠這些人都有受到這個影響,”林廣財說,“就是用到很多裝飾音啦。”而他自己的專輯中收錄的《啊!情人》和《奈何》兩首,則是典型的日據時代原住民歌曲的樣子。而后美國大兵在臺灣駐守時,馬世芳這樣描述當時的情形:“漢人孩子聽什么,原住民的孩子也在聽什么,因為大家的收音機都在聽一樣的歌,所以像紀曉君陳建年胡德夫巴奈,他們都是聽英文流行歌、聽臺灣的校園民歌長大的。”

原住民音樂的變化與教育和社會環境密不可分。出生于1962年的林廣財少年上學時就被要求在學校必須講國語,不準講母語。與他同齡的胡德夫在中學上音樂課時,學校教的都是西洋音樂,而盡量會回避他們本民族音樂。林廣財在念國中時開始接觸到吉它,“吉他在村子里是很普遍的樂器,幾乎兩三戶就有一把,都是在外面打工的人帶進來的,彈的當然都是城市里的流行歌曲,我們開始學彈的時候都學的這個。”

由口琴吉它開始,西洋樂器以及當時興起的唱片工業開始逐步滲入原住民年輕人的音樂創作當中,原住民音樂也由以前以人聲為主,逐步轉變成以西洋樂器伴奏為主的音樂。“在九十年代中期之后,開始有一個比較新鮮的編曲概念,用一種比較新鮮的企劃方式來做原住民音樂,它會受到現代流行音樂元素的影響,絕對不是那種原生態的東西。”馬世芳說。而我們后來聽到的紀曉君、巴奈、陳建年、以莉·高露等人演唱的原住民歌曲,基本上都是這種模式下的產物。

窘境:我是不是原住民?

如今,很多聽過原住民歌曲的人,都會在第一時間被這種生命原動力的歌聲緊緊抓住,并感嘆,這么好聽的歌曲,為什么現在才有?我們現在才聽到?

從前,原住民是被人稱作“山胞(山地同胞)”“番仔(音hwana)”。孟庭葦就坦白地說:“早期我們平地居民把他們都趕到山上去了,所以有很多的原住民到山上之后,沒有資源,生存困難,他們就喝酒,也不工作,所以很多平地人對原住民的印象就不太好。有很多年輕的原住民來到平地后,其實外在看不出是原住民,他們自己也不太愿意講,像我念高中時,班上就有個原住民同學跟我說,她不喜歡告訴別人她是原住民,因為很多人對原住民的印象是比較負面的。”

由于歷史原因、環境的限制,早期臺灣原住民歌手一直活在華語樂壇的陰暗角落苦苦掙扎,默默無聞。唯一出過名的就是曾參加央視春晚的“山地歌王”萬沙浪,那還是在1970年代,萬沙浪在歌廳憑一首流行曲《風從哪里來》闖出一些名氣,后來被譽為“臺灣民歌之父”的胡德夫當時就是他的合音。但萬沙浪在歌壇也只是曇花一現,短暫風光之后就退出了榮耀舞臺,甚至一蹶不振晚境凄涼。

內地歌壇除鄧麗君外最早引進的臺灣歌手高勝美,也是布農族的原住民。據孟庭葦回憶,早期高勝美以口水歌出道時,還曾稱自己是“山地公主”,唱過《杵歌》等具有原住民色彩的歌曲,但成名后,就基本上讓人淡忘了她的原住民出身,基本上唱的全是主流流行歌曲,直到2005年來北京開演唱會時,才又主動說出,自己是原住民歌手。

事實上臺灣有很多知名藝人都是原住民或者有著原住民血統,除了我們前面提到的那些,像言承旭、周渝民、蔡依林、羅志祥、徐若瑄等都是。孟庭葦說:“這幾年來,因為阿妹的音樂做得非常成功,加上她的形象非常受大家喜歡,所以就開始有很多人出來說自己是原住民。譬如上世紀80年代臺灣最紅的玉女偶像楊林,就是到去年才公布自己的原住民身份的。”

出頭:胡德夫、飛魚云豹、張惠妹、郭英男

原住民音樂和原住民文化如今在臺灣乃至整個華人地區都日漸受到重視,一改從前被歧視的地位,這里,有幾個人功不可沒。

第一個就是有著“臺灣民歌之父”之稱的胡德夫,他亦被尊稱為“臺灣原住民運動先驅”。1980年,胡德夫創立了原住民權利促進會,為原住民尋求權益,而此時,民謠一半成了運動的目的,一半成了斗爭的工具,胡德夫說,那時候他寫歌唱歌,“就是想振奮人家,或者是提醒自己。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總會問我們,你們的文化在哪里,你們的歌在哪里?那時我們不能講自己的方言。而現在我就要告訴人家,我就是講文化,我要唱我的歌給你聽。”于是胡德夫寫了很多關注原住民問題的歌曲,將原住民在社會邊緣角落之悲情與苦痛注入歌中,讓整個臺灣聽到原住民的聲音,最終為他們獲得了“原住民”的官方正式稱謂。

在整個原住民運動中,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組織,叫“飛魚云豹音樂工團”。它成立于1999年臺灣“9·21”大地震之后,當時,原住民部落受到大地震的重創,有一支結合漢人和原住民的救災隊伍“部落工作隊”走進原住民部落協助救災,在此過程中,部落工作隊發現原住民的傳統歌謠早已式微,于是,隊員們開始向部落老人學習模糊記憶里的千年古調,“飛魚云豹音樂工團”自此成立。樂團的主要成員有胡德夫、云力思、林廣財等人(這三人也被并稱為“臺灣當代最美的聲音”)。林廣財說:“它是部落工作隊的一個分支,宗旨就是替民眾請命,會去抗議政府對原住民的不公,主要是靠音樂來完成。因為我們的語言都不一樣,只有歌才能讓大家團結起來,歌聲就是我們的武器。”樂團成立后,在離開災區之前,他們在距離部落60公里的空地上辦了一個演唱會。一把大提琴、幾個麥克風、一個音響監聽就是演唱會的全部設備。幾百號村莊族人聚集過來,云力思唱了《泰雅古訓》,林廣財唱了《來蘇》,這兩首原住民古調歌曲都成為了后來廣為流傳的原住民音樂中最重要的作品。2008年,“飛魚云豹”還在臺灣著名藝人高金素梅(泰雅族)的帶領下,作為惟一受邀的臺灣表演團體參加了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演出。

而原住民音樂真正開始受到世界的關注,則源自于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那屆奧運會的宣傳片主題曲用的是德國Enigma樂團的《Return to Innocence返璞歸真》,而該樂曲中貫穿始終的老人吟唱和旋律取樣自中國臺灣阿美族馬蘭社部落的原住民藝術家郭英男。郭英男從小就把唱歌當成生活,為了讓阿美族的歌聲繼續流傳,還教會了自己的妻子、弟弟、妹妹和親戚演唱,組建了“馬蘭吟唱隊”,并且先后赴法國、日本參加了演出,均在當地造成轟動。1993年Enigma引用郭英男演唱的《老人飲酒歌》創作了《返璞歸真》這首歌,這首歌作為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宣傳片主題歌全球熱傳,也讓世界人民首次聆聽到來自臺灣原住民的美麗聲音。因為Enigma以這首歌出版的各種專輯中都沒有注明演唱者郭英男夫婦的名字,因此還引發了一場新世紀音樂界最為著名的一場官司。

1996年,后來成長為華語歌壇天后的卑南族歌手張惠妹發表了首張專輯《姊妹》,一下子轟動華語樂壇。張惠妹嗓音中驚人的爆發力、寬廣的音域與蒼勁的音色質感,是當時整個臺灣歌壇多年都不曾見過的,而這一切,不能不說與她的原住民血統天賦大有關系。張惠妹也是臺灣歌壇第一個公開以原住民身份出道的主流流行歌手。而正如孟庭葦在采訪中所講,正是因為她在歌壇的成功,才直接影響到在她之后,越來越多原住民歌手涌現在主流歌壇當中,并以天生的好嗓音與出色的唱功,引起歌壇廣泛的關注。此時的他們,大多都不再隱瞞自己的原住民身份,相反,甚至會主動以“原住民”為標簽來推廣自己,此時,“原住民”這個身份已經等同于“好唱功”“爆發力”“原動力”“高音漂亮”“表演熱辣”等好歌手的標簽了。

盛放:野火燎原,兩種風采

胡德夫、郭英男、張惠妹,這幾股合力聚在一起,持續點燃,終于讓原住民這把來自山野部落里的音樂野火,在整個華語歌壇熊熊燃燒起來。

而當下備受關注的的臺灣原住民音樂現象,其實是以兩種不同的形態并存于臺灣歌壇的。一種是像張惠妹這種出身原住民的歌手,直接進入了臺灣的主流歌壇,演唱主流的流行歌曲,以出色唱功獲得主流的成功,像張震岳、高慧君、戴愛玲、溫嵐、呂建中、梁文音、Alin/賴銘偉、黃美珍等人。他們在歌壇的表現與成功,這里已經無須贅述。

而我們重點要介紹的是另一種形態,就是以林廣財、云力思、紀曉君、陳建年、巴奈、以莉·高露等為代表的另一批原住民歌手,他們堅持以原住民母語演唱或者原住民相關生活演唱為主要表演內容,或者直接演繹原住民古調,或者對原住民部落中流傳的歌謠進行重新的現代流行方式的編曲改編,讓原來隱匿于部落深處的原住民音樂和風貌得以更廣范圍的傳播,同時,亦會以他們天賦的嗓音條件與音樂領悟力,進入到主流流行歌曲的演唱當中。這一批原住民特色的歌手,在近幾年的各大音樂獎項中屢有大的斬獲,無論是他們聲音的質感還是演唱內容的深厚,都得到了各方肯定,并漸漸形成了臺灣歌壇的又一重要分支。

第11屆臺灣金曲獎上,陶喆、王力宏、張學友齊齊向一位原住民歌手陳建年握手道賀,這一年,他憑一首為紀曉君創作的《神話》獲得了最佳作曲獎。而在第20屆臺灣金曲獎頒獎禮上,紀曉君姐妹、南王姐妹花、鄒女、云力思、巴奈、胡德夫等原住民歌手成了紅毯主角,并集體獻唱,最終南王姐妹花連獲最佳重唱組合獎、最佳原住民專輯獎,陳建年也獲得最佳專輯制作人獎。

只是,要說到原住民音樂的興盛和廣泛傳播,有一個音樂廠牌不得不提——野火樂集。野火樂集是一個關注臺灣原住民音樂及臺灣民謠的廠牌,它的創辦人及音樂總監熊儒賢曾是臺灣主流樂壇的一名幕后重將,先后擔任過點將、飛碟、百代及魔巖唱片的統籌與音樂會制作人。野火樂集從1999年接觸臺灣原住民音樂。2002年開始為自己的樂集做好準備,有出版專輯、演出、音樂節的制作。野火樂集致力于把原住民的歌曲、歌謠,不管新的、舊的、甚或年輕人創作的做一個整理,讓人們聽見原住民奔放于山谷與海浪之間的歌聲,聽見家鄉的民謠,透露著臺灣土地的母性與原住民生命的張力。

野火樂集首張唱片就是胡德夫的《匆匆》,之后就有了《鄒之春神高一生》《敬!李雙澤唱自己的歌》《八部傳說布農》《美麗心民謠》《日光雨中》《練習曲》等。同時,野火樂集也帶著原住民部落里的那些有才華的年輕人和歌手們,一步步走下高山走出部落,走進臺灣城市,走進祖國大陸城市,讓更多人接觸并喜歡上這種音樂,此次野火樂集的大陸巡演,首站北京大獲成功。也正是在這樣不遺余力的推動下,原住民歌曲才能“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并漸成燎原之勢。

關注原住民音樂,建議您聽:

1《原浪潮》

2001年4月發行。這是一張臺灣音樂史上絕無僅有的精選輯,也是臺灣音樂史上首次跨廠牌的結合,收錄14首歌,均是來自各族群的歌謠,也是原住民音樂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除了陳建年的《海洋》、紀曉君的《南王系之歌》和《搖電話鈴》、郭英男的《老人飲酒歌》及《迎賓歌》的舞曲版外,還包括胡德夫的《美麗的稻穗》和《美麗島》、Am合唱團的《漂泊之愛》、巴奈的《臺東人》。尤其是云力思的《泰雅古訓》及林廣財的《來蘇》,兩首歌跨越了數個世紀。

2紀曉君

卑南族原住民女歌手,父親是布農族、母親是卑南族。祖母曾修花女士為目前卑南歌謠的傳承代表,祖母教導紀曉君唱傳統原住民的歌,且對發音咬字、聲調韻律都非常講究,從小耳濡目染下,奠定歌唱的基礎。一直以來,紀曉君堅持以母語演唱原住民歌謠的表演方式,堪稱原住民音樂中的一員重將,1999年出版專輯《太陽 風 草原的聲音》,獲第11屆金曲獎流行音樂最佳新人獎,2000年推出《野火 春風》專輯,再度提名金曲獎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獎。

3陳建年

一位來自臺灣卑南族的青年警察,紀曉君的舅舅,從小與張惠妹同一個部落長大,也是卑南族歌謠大師陸森寶的傳人,推出自己的音樂創作專輯《海洋》,堪稱臺灣原住民音樂界的天王。曾先后獲得第9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第11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第18屆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制作人獎和第20屆金曲獎演唱類最佳專輯制作人獎,也是臺灣金曲獎史上唯一的警察歌手,同時也是金曲獎歌王中少見的帶著淳樸鄉土氣息的民謠歌手。

4 巴奈

卑南族與阿美族的混血兒,臺灣角頭音樂旗下的流浪女歌手,同時也是臺灣最優秀的Singer-Songwriters之一。巴奈的嗓音中帶有如黑人女歌手那樣的醇厚中性特質,在她的歌聲中,經常能聽到一種臺灣原住民成長的心酸與坎坷,但有具有普遍性的感染力。曾推出專輯《泥娃娃》《勇士與稻穗(與陳建年合出)》《停在那片藍》。

5 《百年排灣 風華再現》

臺灣排灣族頭目林廣財首張個人專輯,2011年8月在內地發行。這是一張全面展示臺灣原住民音樂風貌的專輯,從最早的原住民古調,到原住民進入城市生活后流傳的林班歌,再到回顧歷史重新創作的原住民新歌謠,盡收其中,堪稱排灣族的一部音樂史書。林廣財憑借此專輯獲得金曲獎2011年“最佳原住民歌手獎”,專輯還獲得2011華語音樂傳媒獎“最佳制作人”和“最佳錄音”兩項大獎。

6 云力思

泰雅族女歌手,原住民運動的老兵,“飛魚云豹音樂工團”創始人之一,也是目前臺灣唯一采集泰雅歌謠并重新詮釋的女性歌者,曾數度代表臺灣參與世界各地音樂節,她的嗓音更被稱為臺灣省省寶之一。演唱泰雅古調十年的她,推出首張專輯《GAGA》即入圍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成為“最佳民族音樂藝人”的熱門。曾獲第20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

7《美麗新民謠》系列

野火樂集推出的系列臺灣原住民新民謠專輯,集結了從胡德夫到陳永龍、小美、姜圣民、陳世川等一批新老臺灣原住民歌者及新舊原住民歌謠,可以全面了解到臺灣原住民音樂當下的現狀。2006年推出第一張《美麗新民謠》,2011年推出第二張《美麗新民謠 出發》。

8 音樂劇《好久沒敬我了你》

2010年2月28日,臺灣第一部原住民音樂劇《好久沒敬我了你》在臺灣兩廳院首演,由胡德夫、紀曉君等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出。許多媒體報道,觀眾在觀賞演出時,被來自屬于臺灣的大地之歌原住民音樂感動不已。這部音樂劇同時配合多媒體影片演出,讓原住民音樂的延續注入新的創作元素,令人印象深刻。該劇的原聲音樂已推出同名專輯。

原來,他們也是原住民!

梁文音:父親魯凱族+母親泰雅族

袁惟仁:1/2卑南族

溫嵐:泰雅族

徐若瑄:泰雅族1/4混血

言承旭:泰雅族1/2混血

周渝民:泰雅族1/4混血

張雨生:泰雅族1/2混血

沈雁:泰雅族(臺灣第一代玉女歌手,代表作有《一串心》《踏浪》等)

楊林:1/2泰雅族

范逸臣:阿美族

張震岳:阿美族1/2混血

羅志祥:阿美族1/2混血

小美:阿美族(香港歌手、作詞家,郭富城經紀人)

蕭敬騰:阿美族1/2混血

曾淑勤:排灣族1/2混血

潘美辰:歌手,西拉雅族

蔡依林:巴布拉族1/4混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成人一区在线|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国产成人免费|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中文字幕无码制服中字| 中文字幕资源站|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 中文纯内无码H|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国产视频欧美|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日韩成人高清无码|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婷婷亚洲视频|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午夜欧美在线|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国产欧美自拍视频|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无码内射在线|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七页|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国产成人无码播放| 日韩第九页|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鸭|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 伊人福利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在线一级毛片| 免费看美女自慰的网站| 免费在线a视频| 日韩天堂网| 国产综合网站| AV熟女乱|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一区在线|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福利片91|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